智能自動化養蠶設備技術助力養蠶業高質量發展。
當人們聽到“養蠶”的時候,很多人會想到“苦”、“累”、“難”。傳統養蠶有哪些「苦」、「累」、「難」?1-2歲的蠶容易感染病蟲害,成片死亡。當它們長到1-3歲時,需要剪桑葉來餵養,但手工剪桑葉速度慢。當它們長到4-5歲時,壹個4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也會占到整個養蠶期餵葉總量的85%左右。上了蠶繭,就得轉頭連夜挑蠶。結繭後,妳得用手壹個壹個地摘繭。慢了就變成飛蛾了。很多蠶農為了降低成本,仍然使用原始的傳統結繭方式,比如用稻草或者麥稭做蠶繭,導致蠶繭質量很差,市場上按質定價,黃斑繭和小繭賣不出去。防病消毒必須貫穿蠶業生產的全過程。傳統養蠶用石灰消毒,需要用簸箕篩過的石灰消毒。工作量很大,揚起的灰塵影響人的健康。正是這壹系列原因,讓很多農民放棄了這個傳統行業。
2017年底,為推進繭絲綢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蠶桑生產基礎,提升繭絲綢產品質量、產出效益和行業國際競爭力,商務部決定開展規模化集約化蠶桑示範基地建設,並下發《關於開展規模化集約化蠶桑示範基地建設促進繭絲綢行業提質增效的通知》。這項工作的目標是:到2020年,規模化集約化基地蠶繭產量占全國蠶繭產量的10%以上;基地植桑養蠶機械普及率和繭絲等級明顯優於其他產區;絲綢產品質量提高,出口競爭力增強;繭絲綢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新創業、脫貧致富的作用顯著增強,形成了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2020年,工信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指出,推進農業現代化,為蠶桑絲綢產業提供基礎保障。同時,文件中提到的重點任務是: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發展省力化蠶桑機械,建設規模化集約化蠶桑基地,探索推廣蠶桑產業化發展新模式。“十五”計劃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建設智慧農業,將有利於促進蠶種繁育的規模化和自動化。
根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關於公布2021年廣西農業主要推廣技術的通知》(桂農業農村廳發[2021]34號)精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1年廣西蠶桑生產主要推廣技術,為全區蠶桑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提供指導意見。通知摘錄的部分內容為:集約省力高效養蠶技術:2。小蠶集約化飼養:采用專業化集中飼養,小蠶4歲出糧後發放,配備小蠶房、溫控器、專用蠶具等專用設施設備,通過疊架控制、消毒防病、溫濕度控制、飼養操作,通過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供健壯的商品小蠶。3.大蠶地面飼養輕便簡易:地面飼養4只5歲大蠶,35㎡40 ㎡/ 40㎡/只的大蠶房,安裝軌道式飼養平臺,進行餵葉、撒石灰、擴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飼養效率。4.自動給繭和機械摘繭:成蠶給繭采用網格繭和配套的升降架,升降架可實現成蠶自動給繭和集中清理蠶沙;采用摘繭機實現機械化摘繭,有利於提高蠶繭質量和摘繭效率。
以下是目前選用的智能自動養蠶設備技術,僅供參考!
采摘桑葉壹直是壹個常見的問題。目前采桑葉的問題可以通過養桑葉來有效解決。1壯勞力日采葉量為100-150公斤。如果手工采摘桑葉,效率可提高5-65,438+00倍,手工采摘效率可提高20-30倍以上。
通過標準的小蠶房、飼養小蠶的加熱補水系統和全自動養蠶機實現了小蠶的自動化飼養。
自動飼養小蠶:(1)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飼養小蠶可以節省桑葉、人工、燃料和蠶;(2)有利於科學養蠶技術的實施。養蠶可以集中技術水平高的人員,選擇保溫保濕好的小蠶房,精心飼養小蠶。同時,有利於規範實施技術處理,科學飼養小蠶,為高產穩產奠定基礎。(3)有利於消毒防病。養蠶可以對蠶房、蠶具進行徹底消毒,環境汙染小,感染病原體的機會少,可以有效控制蠶病的發生,降低養蠶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推廣新技術把小蠶養到4齡,提高養蠶成功率。)
高速切葉機高速運轉,將寬度為8mm、1.6mm、32mm的葉片切割成小尺寸單片桑葉,比傳統人工切葉速度快20倍以上,產量高達1,000kg/小時。切好的桑葉不傷葉、不蹭葉,采用多規格刀組設計,可快速更換刀組盒,易於維修保養。
高速切葉機(1-3歲壹次性切葉成型)
20F自動養蠶生產線(幼蠶)可實現20層塑腿木蠶架自動堆垛、自動噴石灰消毒、自動餵葉、自動擡架。節省養蠶用地面積,智能控制,流水線飼養。自動噴石灰滅菌器壹次可噴800幀,中間不加石灰,噴石灰均勻不揚塵。自動送葉機下料均勻,厚度可調,無級調速,方便快捷。散落的桑葉由桑葉檢漏儀收集再利用,三個人即可操作。效率高達312幀/小時,比傳統手工快20倍,人力成本節省壹半以上。
隨著蠶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蠶業勞動強度不斷增加,傳統的養蠶方法已難以滿足現代蠶業規模發展的需要。因此,全國大部分蠶桑區都在大力推廣蠶桑智能化、自動化、省力化的養蠶模式。主要通過自動餵蠶、自動消毒、自動聚類、快速挑繭、智能自動養蠶生產線等養蠶設備,從餵蠶、消毒、餵繭、挑繭各個環節實現智能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餵蠶、消毒效率提高5-10倍,聚類、挑繭效率提高20倍,有效降低養蠶的人工成本。平均每批蠶繭壹斤節省1-2元成本。此外,通過優質方格蠶繭和標準化養殖模式,蠶繭質量從4A提升到5A-6A,為桑蠶產業提質增效、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裝載有桑葉的移動餵蠶車或自動餵蠶機可以通過無線遙控驅動到需要餵桑葉的蠶面上。通過人工或自動將桑葉撒在養蠶均勻的地面上,養蠶效率提高5倍,養蠶過程中不與蠶直接接觸,減少了病菌的感染和蠶病的發生。占用人行道少,增加養蠶面積,可實現蠶室養蠶區全覆蓋,高效快捷。
自動撒石灰器安裝在自動給蠶器或電動給蠶器上,通過小車的前後移動對蠶體、蠶座、蠶房進行全覆蓋消毒(自動撒石灰器可在自動給蠶器或自動給蠶器上左右移動)。壹臺D-2M自動撒石灰機可以在壹小時內對1200平米的蠶房進行消毒,效果驚人,並且可以在蠶房外遠程操作,讓人們遠離灰塵的困擾。
325孔塑框木方格盒,由100%原木制成,吸水性好,利用原木的滲透性、吸濕性、保溫性,營造100%自然幹燥舒適的結繭環境。成繭層厚,繭色白,能有效提高蠶繭質量,蠶繭質量可達到5A-6A絲標準。不用翻,聚類率高達95%;可用藥液浸泡消毒,清洗方便;不要陽光暴曬,在陰涼處晾幹即可;可拆卸維修。使用壽命長達10年。
快速摘繭機有氣動和腳踏兩種,采用弧形頂齒設計,模擬人工摘繭。繭自上而下彈出,繭色潔白,繭不變形。氣動挑繭效率每小時300公斤以上,腳踏挑繭效率每小時200公斤以上。摘繭機同時清理網格內的浮絲,避免後期清理網格,摘繭效率是人工摘繭的20倍以上。
方案二:智能立體養蠶方案
01,智能立體自動養蠶生產線
12F全自動蠶種生產線(大蠶)可實現12層塑足木蠶架自動堆垛、自動噴石灰消毒、自動餵葉、自動提架。比地面養蠶區節省5倍,智能控制,流水線飼養。自動撒石灰消毒機壹次可撒800幀,不需要中途加石灰,撒石灰均勻,不揚塵。自動送葉機下料均勻,厚度可調,無級調速,方便快捷。6人操作,效率高達400幀/小時,比傳統人工操作快20倍,人力成本節省壹半以上。
四、宜州區蠶桑大數據雲計算平臺
該平臺利用大數據適度調整蠶桑產業管理,利用數據信息助力蠶桑產業智能監管、智能生產、智能預警、智能評估、權限管理、移動管理等壹系列智能農業技術服務,打造廣西“互聯網加蠶桑”、“農業信息化”戰略高地,助推現代蠶桑產業化。利用這個平臺和標準化、流程化的現代蠶桑技術體系,實現蠶桑技術的普及,利用平臺及時有效的優勢,將蠶桑基地(戶)納入農業農村局、蠶桑站、公司等單位的管理範圍,助推現代蠶桑產業化,促進蠶桑產業轉型升級,增加蠶農收入,振興農村建設。
前景
智能自動化養蠶解決方案,通過先進的養蠶設備,有效降低養蠶人力成本,從源頭上提高蠶繭質量,推動蠶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助力“十四五”期間蠶業高質量發展,為富農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END——
文章轉載自廣西林生堂蠶具有限公司,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