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解釋發燒,以及如何治療。
也分為低熱和高熱。
(高燒)
例1王XX,男,11歲。高燒持續了壹個多月,最高體溫達到42℃。用各種抗生素和退燒藥治療後,沒有發現效果。癥狀表現為:每天中午15: 00以後熱勢上升兩次,第二天早上稍有下降。雖然體溫在40℃以上,但患者自覺無發熱感,且脈澀,舌暗,面不熱,右脅痛持續,口不渴,大便自律,小便有利。體溫雖高,自覺抗熱,無表熱可識;口不渴則不結,故無上火而知。脈澀,脅痛持續,舌淡為瘀血發熱,可用於征信。建議用活血化瘀法加減血府逐瘀湯。當歸尾、赤芍、川芎、藏紅花、炒枳殼、柴胡、沒藥各4.5克,川牛膝、幹地龍各6克,桔梗、甘草各3克,連續服用壹周,期間加生鱉甲、生牡蠣,或加元胡、血竭,下午稍退熱。早上吃壹片,晚上吃壹片。兩周後退燒,疼痛減輕;三周後下午退燒,脅痛消失,大便中已見黑色糞便,舌略沈,脈細,故改為兩天壹劑,延期續藥,使瘀血無傷。二十天後,我回來拜訪。退燒兩周多了,停藥壹周。患者從29.5 kg增加到31kg。他的舌色鮮紅而不暗,脈搏溫和而不澀,精神和體力恢復正常。蒲福州醫案》)
病例2是壹名男性慢性粒細胞性自體血患者。每天晚上發燒開始到40℃,半夜出汗感覺冷,這種情況有半年的起伏。平時手心微熱,腳不溫,腰特別酸,大便幾天壹次。舌苔厚膩,脈沈細無力。被診斷為下焦陰陽兩虛,中焦虛弱。用黃芪、生地、當歸、肉蓯蓉、升麻、白術、澤瀉去熱,第二天晚上熱就平息了。
(秦伯未《錢齋醫學講義》)
病例3劉Xx,男,17歲,門診號:565375。初診日期:1965 65438+10月21。月中工作後,患者淋浴時感覺冷,發熱(39℃)。經過兩個星期的西醫治療,發燒仍然持續。住院期間,每天下午體溫都在38℃左右波動。西醫的各種檢查都沒有確診。發燒已經運了三個多月。來門診的時候每天下午4點到2點發燒(38.5℃)。發燒前有惡寒,其次是體熱,無汗,頭暈,咽幹,胸部隱痛,其次是出汗發熱,飲食尚可,大便壹般。舌苔厚而紅。脈略細,微浮。辨證;陰虛發熱,營衛不和。治法:滋陰清熱,調和營衛。處方:青蒿10g龜鱉10g秦蟲6g地骨皮12g玄參12g金銀花15g天花粉15g生地12g牡丹皮10g赤芍各10。g 65438+10月25日:服用上述4劑後,熱勢略有下降。下午體溫38.9℃,胸痛,脈微滑。服用上述4劑後,再加入桂枝3.5g、柴胡3.5g,分6劑服用。165438+10月1:服藥後兩天體溫正常,昨天達到38℃。皮毛又白又厚,脈搏很快。患者天天吃發熱,屬於陽明氣滯,熱結不清。頂部加焦檳榔10g,蟬蛻3.5g,分6劑服用。165438+10月8日。發燒不嚴重。昨天氣溫37。st,右耳疼痛,流黃水(稱為中耳炎),無不適。脈細略數,舌苔白。上面加了四劑。月亮12:最近沒發燒,壹般情況不錯。關友博臨床經驗選)【點評】內傷發熱是指臟腑氣血虧虛或失調而引起的發熱。虛熱是陰陽氣血兩虛所致;實熱是氣滯、血瘀、食積所致。這組疾病
所有病例均為持續高熱,與下段“低熱”壹起,均屬於內傷發熱範疇。
例1:午後發熱,脈澀,舌暗,脅痛不止,無表熱證,無裏熱證。證候為血瘀發熱。活血化瘀時,可用血府逐瘀湯,療效顯著。
案例二:陰陽兩虛,中氣不足,立即用溫補清熱法治療。
例3發熱三個多月。因其夜熱早寒,咽幹,舌紅,脈數,證屬陰虛發熱。故青蒿甲魚湯、清骨散加減,清陰散熱。因為是深秋,有惡寒發熱多汗,所以合用桂枝湯調和營衛。全方還是以解肌、祛邪、養陰、清熱為主。後加常山、蛟龍、蟬蛻,化痰導滯,行氣,內外調和。
(低燒)
例1黃xX,女,39歲。初診日期:1976 11.6。今年五壹假期過後,我感冒生病了,高燒38度以上。之後退燒了,但是壹直沒有退,半年來每天都在低。
(37.2℃ ~ 37.3℃),口幹鼻塞,口幹怕冷,後半夜熱不安,面紅,頭上出汗,手腳無汗,周身無汗,口渴多飲,咳嗽痰多,便秘,脈細數,舌色正確,苔居中黃,舌邊有毛囊。辨證:寒邪失於汗液,寒滯化為熱,邪在氣中纏綿。外感病不是骨蒸潮熱。治療。表裏雙解,仿防風散法。處方:柴胡4.5克,黃芩9克,知母9克,石膏12克,角山梔子9克,炒豆豉9克,甘草4.5克,魚腥草30克,赤芍9克,枳殼9克,大黃9克,姜半夏12克,劑A . 58 A 11月1日
(M型診斷):服藥後感覺出汗,大便通暢,不再怕冷,口幹減少,痰減少,鼻子還幹,右頸感覺腫。祛邪仍用原法,處方如下:柴胡4.5g,葛根9g,黃芩9g,角山梔子9g,炒豆豉9g,赤芍9g,枳殼9g,姜半夏9g,魚腥草30g,杏仁9g,夏枯草9g,甘草3g,65438+10月14。
(三診):外邪已解,低燒已止。.....隨訪患者不再低燒,逐漸恢復健康,上班。
(金壽山主治,吳傑等整理:高熱低燒,新中醫))227,1979)
例=郭xx,女,40歲。首次診斷日期:1973年6月17日。近三年來,患者午後低燒,常達37.7℃ ~ 37.8℃。每天晚上,他雙腿麻木,精神萎靡。經檢查,原因不明,長期治療無效。脈細而略數,左側略弦,舌略紅無苔。辨證:陰虛肝旺。治法:養陰調肝。處方: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牡丹皮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柴胡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肉桂6克6月26日隨訪:低燒已降至37℃,要求我前面服用10多劑鞏固療效。嶽美忠醫案》)
例3龔撒X,男,58歲。初診日期:1965 3月5日。兩年多低燒,手腳發熱,下午很熱,體溫高,經常自汗-59-出,頭暈,全身酸困,咳嗽,排便正常,脈遲,舌淡,苔薄白。辨證;氣液不足。治療:益氣養陰。方子:面粉小麥12g,炙甘草6g,大棗(切)5g,黃芪12g,北五味(打)3g,天冬9g,地骨皮6g,3月9日。
(二次診斷):服藥後低熱消退,出汗減少,頭暈咳嗽也減少,但夜間手腳仍發熱,排便正常,脈搏、舌象正常,停藥觀察。三月12
(第三次診斷):停藥兩天出現低燒,宗元方又服了5劑。3月20日
(四診):服藥後偶爾低燒。最近幾天胃不好,有時候半夜腹痛,大便稀。飯後氣短,腸鳴微弱,脈沈細,舌無苔,屬脾氣虛弱。治療要益氣疏肝。處方:黨參炒白術6克茯苓3克炙甘草1.5克陳皮2.4克木瓜3克炒小麥9克五味子(打)3克大棗(切)3枚4月2日。
(5診斷):低燒已退,食欲好轉。原方已服5劑,癥狀皆平。(蒲福洲從醫經歷)
據低熱,是常見的證候之壹,可見多種疾病。UI很難通過檢查確診,所以西醫常貼上“低熱待查”的標簽中醫認為,部分患者是外感邪熱失於發汗,產生余熱糾纏所致。外感發熱,如果邪在肌表,壹出汗就能解決。聯系法是否有效,關鍵在於莖的辨證是否準確,方藥是否得當。發燒的話要用清熱解毒的藥劑,不符合病機,會導致誤治。
例1,金認為“發汗發熱,非壹般止汗藥所能治,須用柴胡、葛根舒筋透表,尚可發汗”。這個例子說明鼻子幹燥堵塞,口幹打結,說明熱的比較嚴重。外感寒邪失於發汗,化熱為內熱,用清熱祛邪之法治療,表裏兼施。服藥後,汗液會放松,大便會通,表裏會緩解,熱郁會消退。
第二證屬陰虛肝旺,以養陰調肝為主,巧用肉桂使火歸本,可消退久病虛寒低熱。蒲認為,低燒的原因很多。外感發熱治療不當,食欲不振,或體質不足,常導致低熱其他如中氣不足、肝脾不和、陰虛、氣虛、血虛等均可引起內傷低燒。在治療方面,他認為苦寒藥不宜多用。苦寒用多了,不僅傷脾胃,還容易把燥變成陰。內傷低燒,脾胃虛弱,劑量要輕。再服壹劑總比服壹劑重的好。否則容易傷氣,加重癥狀。
案例三:氣陰兩虛。甘麥大棗湯加黃芪的方子,也是溫補清熱之法;另加生津增液之品,益氣養陰,清熱。這是壹個嚴格的處方和適當的藥物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