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壹月讀書

壹月讀書

本月讀書兩本書。

其實因為疫情,被動休息很多天。該是有可能睇書很多的。不過生活沒有那麽多“應該”,沒有就是沒有,計劃的很好,可實際上每天刷新聞,後來下廚房,就是沒想起讀書交作業。還是果斷寫完比較好。有規律地看書,也有規律的作息,被信息過載而“失控”的頭腦冷靜下來,可以思考壹些事兒,自己今後的人生等。感謝閱讀,讓自己慢慢找回“自己”。

本月閱讀以下兩本:

《生活,是很好玩的 》 汪曾祺

《富人是野生動物》美 理查德?康尼夫

本月繼續閱讀這本書。

之前十二月是看到太多各地風味特產美食的分享,這次看,多的是汪老的人事牽絆。

這個月大家都已經過了2.14,可是,卻還是在書裏讀到了甜蜜:

《水果店》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壹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壹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香。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壹陣壹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麽香,壹種長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後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果蔬秋濃》還能說什麽,可能是從春天開始,經歷夏天,到秋天果蔬都有了還壹直在的戀愛。伴隨著那麽甜,那麽香,那種“長在的、永恒的香”。

汪老頗有些考據癖好,《貼秋膘》裏關於北京烤肉不壹樣,"我到過回民集中的蘭州,到過新疆的烏魯木齊、伊犁、吐魯番,都沒有見到如北京烤肉壹樣的烤肉。"

而介紹烤肉的文字也是形象: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壹根壹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裏拌好佐料——醬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壹點水,交給顧客,由顧客用長筷子平攤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鐵條之間有小縫,下面的柴煙火氣可以從縫隙中透上來,不但整個“炙子”受火均勻,而且使烤著的肉帶柴木清香;上面的湯鹵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過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為炙子頗高,只能站著烤,或壹只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壹件襯衫。足蹬長凳,解衣磅礴,壹邊大口地吃肉,壹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

最後還叮囑壹句“貼秋膘”的註意點兒—— 那篇文章漏了壹句很重要的話,即羊肉要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陰歷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貼”。

——《貼秋膘》

寫“陸”這個人。說他有點傳奇性,“他曾經徒步旅行了大半個中國”。

接下來寫他的日常:,“ 他的特點是壹天到晚泡茶館,可稱為聯大泡茶館的冠軍。他把臉盆、毛巾、牙刷都放在南英中學下坡對面的壹家茶館裏,早起到茶館洗臉,然後泡壹碗茶,吃兩個燒餅。 ”

不過也有些感慨,“他看了那麽多書,可是壹直沒見他寫過什麽東西。聯大的研究生、高年級的學生,在茶館裏喜歡高談闊論,他只是在壹邊聽著,不發表他的見解。他到底有沒有才華?我想是有的。也許他眼高手低?也許天性羞澀,不愛表現?”

對於老師沈從文,記憶很多都是欽佩感動,最後的送別也是。

“ 他死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但火化之前,總要有壹點儀式。新華社消息的標題是“沈從文告別親友和讀者”,是合適的。只通知少數親友。 —— 有壹些景仰他的人是未接通知自己去的。不收花圈,只有約二十多個布滿鮮花的花籃,很大的白色的百合花、康乃馨、菊花、菖蘭。參加儀式的人也不戴紙制的白花,但每人發給壹枝半開的月季,行禮後放在遺體邊。不放哀樂,放沈先生生前喜愛的音樂,如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詳地躺著。我走近他身邊,看著他,久久不能離開。這樣壹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壹眼,又看壹眼,我哭了。 ”

——《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讀幾遍都不夠的汪老的書,其實適合品。各種松弛的時候品讀,會發現文字裏透出來的人生智慧,還有無盡的樂趣。感謝靚靚的推薦,很好的過年閱讀書目。

本書書名,似乎是在描述壹種事實,不過還是需要更確切的,通過作者寫的壹些故事和事例,讓普羅大眾看到更近壹些的富人生活。當然首先,如果妳發現並承認,這個社會是有階級的,不論在地球哪個角落,就可能會更容易理解本書。

作者其實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富人,顯然會得到壹些批評,壹些對進化學心理學的批評。壹個是這門研究不過是在強化傳統的性別角色:男性得到錢與多個性伴侶,女性都得到的是雙重標準。作者是要把性別歧視從人類的天性中厘清。即很多例子在動物界,進化的不專情傾向在雌性身上表現得也壹樣強,不同的是雌性比較有選擇性。第二種批評是,有錢人的生物發展史聽來像是倒退回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立場。"適者生存"的最早提出是英國的赫波特、斯賓塞,那時候有錢人可能把財富歸功於上帝。那實際上呢?看作者後面慢慢解釋。

本書首先是介紹富人的生活,還有看待財富與自己。富人生活似乎不必擔心很多。當然,富裕階級自古以來就在劃清自己與壹般民眾的界限。穿著規定不壹樣,記錄自己的世襲家譜,甚至使用的語言都不壹樣。比如19世紀的俄羅斯大資產階級在家裏說巴黎腔法語,中國的讀書人和權貴使用文言文。

富人的財富可以換來長壽,通過購買各種生活服務還有更好的醫療服務。有錢人日常感受到的壓力通常比壹般人小,享有的社會支持卻比壹般人多,而且有很清楚的自主感。

接下來展現富人獲取和持有財富的各種手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際關系的整合,獲取優質人脈資源;盡力用壹切手腕掌握統禦權;

友善支配,通過“舍”來“得”;了解下屬的心理來支配他們;勇於冒險,並征服團隊嚇退敵人;

巧妙的展示實力,不停展示。

後面是財富傳承,家族延續。這裏主要講了富人營造家庭環境培養後代凝聚家人,還有家族傳承方面的壹些選擇與表現。

在此要講壹下,動物的三大需求: 食物、性交、社會關系 。在富人這個"物種"裏面,似乎也是壹樣。甚至,跟動物壹樣。社會關系,對富人來說尤其重要。他們不光從關系中籠絡人心統帥下屬,還從中找到更多體現個人特質的感覺。

比如, 炫耀 這件事。

壹個是 不利條件原理 。不利條件的原理(紮哈維):動物和人類不是在做出最冒險最過分的行為之余僥幸能興旺,而是正因為有這類行為而興旺。孔雀還有壹些鳥類表現的很明顯。而性選擇, 遺傳基因的改變受吸引異性的本領的影響,至少與受自然淘汰的影響壹樣多。另,絕大多數物種的交配成敗是由雌性掌握,性的條件選擇也大多由雌性決定。

這裏還要引入壹個概念—“ 招搖式揮霍 ”。《有閑階級論》作者凡勃倫提出,“招搖式揮霍是有錢人取得社會地位的鑰匙”。但他們又不能太招搖。因為招搖的後果,壹是成為竊賊、綁架者、募捐者等的目標;二是引起別人的反感,或別人看不出這是炫耀。有錢人面對著有不招搖的揮霍與想要炫耀的沖動之間的矛盾。

因此,有錢人采取雙重求生的策略:

1)在自己成就富貴的老家只做不招搖的揮霍

2)另外再搭配壹個俱樂部或社交圈或位於非有錢人進不去的棲息地之內的休假別墅,在這些地方升高炫耀的尺度,在身份相稱的群體能接受的範圍內展開招搖式揮霍。

比如 慈善

我們說的利他行為,典型的如慈善行為,顯然會是有錢人做廣告宣傳的壹種方式。

男人和女人為什麽要不斷獲取他們無論如何也用不了的資源?答案當然是:為了在社會地位與財力的競爭中感覺自己在做主、有成就、能獲勝。也即,慈善行為往往是為了爭奪統禦地位而做。

慈善行為還可使得潛在的敵手膽怯,敵手如果沒有在慈善上較量的本錢, 會更加膽怯。施惠者靠施惠確立自己的統禦地位,而地位優越總能帶來較多的交配機會。

還有統禦行為。多數生物學者獲得***識的壹點是;統禦不是壹種個性特征。誰也不能憑某種態度或專橫行為而在任何情況下自稱老大。統禦是個體之間的壹種互動關系。(突然想到那種權威狀的也是壹種角色賦予,有壹段時間流行模仿"甄嬛傳"角色來演戲的那種,也是壹類社交吧 )

最後的家族傳承,也有殘酷真實卻有效的壹面。後代的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反而降低繁殖正是有錢人實行壹夫壹妻制的本意。有錢人要降低繁殖—應該說降低合法婚生子女的數目比較正確 —的道理很容易懂。而且壹夫壹妻制把家族財富集中於最少而又最有效數目的合法子嗣身上,有助於保住家族王朝的前途。

還有 親上加親 同型繁殖

對於有錢人而言,近親聯姻提供了將合法婚生後代減至最少的壹個方法,可以將家產集中,並且確保封地領土不會越分割越小。此外,近親聯姻也可以將奠基始祖的基因勢力增至最大,可以在她死後發揮看守配偶的功能:即便後代某位公子(被?)帶了綠帽子,公子的妻子也是他的堂表親,所生的繼承人仍將是始祖的血緣後代。

但是更為普遍的是同型交配。按照生物學家的定義,這是壹種雄性動物會與同種雌性動物交配生育的傾向。人類也是,多半會選擇和自己相似的人為結婚對象,不但智力、發色、社會經濟地位要和自己接近,甚至可能還會選耳垂長度和自己差不多的。而養育子女,也是以達成同型交配為目標似的。幫孩子挑對了幼兒園,選對了舞蹈班,都有助於確定孩子絕不會結識不適合交往的人。

綜合來看,本書從進化來看待有錢人的整個家族存在,可能會有不壹樣的理解。從原始社會的有了囤積糧食的原始富人,到現代還有神秘色彩的各種富豪聯姻,奢侈生活,還有像黑猩猩家族的首領爭奪壹般的傳媒大佬特納與默多克的商業戰爭。他們似乎是在進化,已經有了很多獨特的生活以及行為方式,但也還是會有壹些得失在出生時就註定(普通人看來)。不過激勵人的財富會讓人更多遐想,誰也需要更多壹步了解這個世界,以免陷入壹種簡單思考,就像某位將軍說的“猴子爬得越高,妳越看得見它的屁股”。

~~~~~~

最後祝福大家,可以平安度過這個被困住的特殊時段,保有自己的平靜喜樂好心態。也在積攢實力以後更好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盡管不容易,盡管有淚流,但還是相信,並堅定走向那屬於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