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胃痛詳細資料大全

胃痛詳細資料大全

胃痛,中醫病證名。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誌不暢和脾胃素虛等病因而引發。胃是主要病變臟腑,常與肝脾等臟有密切關系。胃氣郁滯、失於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機。治療以理氣和胃為大法,根據不同證候,采取相應治法。

基本介紹 中醫學名 :胃痛 發病部位 :胃脘 相關西醫疾病 :急慢性胃炎等 其他名稱 :胃脘痛 多發群體 :所有人 疾病分類 :內科-脾胃 傳染性 :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胃痛與西醫病名的關系,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鑒別,辨證論治,辨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癥狀的病證。 歷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記載於《內經》,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內經》首先提出胃痛的發生與肝、脾有關,還提出寒邪、傷食致病說。 2、唐宋以前文獻多把屬於胃脘痛的心痛和屬於心經本身病變的心痛混為壹談,直至金元時代李杲《蘭室秘藏》首立“胃脘痛”壹門,將胃脘痛明確區分於心痛,使胃痛成為獨立的病證。 3、明清時代進壹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療大法,《醫學正傳》說:“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也。”“氣在上者湧之,清氣在下者提之,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培之,實者瀉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醫學真傳·心腹痛》還指出了要從辨證去理解和運用“通則不痛”之法。 胃痛與西醫病名的關系 西醫學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屬於中醫學胃痛範疇。 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濕熱諸邪,內客於胃,皆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其中尤以寒邪為多。 2、飲食傷胃 飲食不節,過饑過飽,損傷脾胃,胃氣壅滯,不通則痛。 3、情誌不暢 憂思惱怒,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胃痛。 4、素體脾虛 脾胃為倉稟之官,主受納運化水谷,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陽而發胃痛。 病機 胃痛的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基本病機為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氣滯、寒凝、熱郁、濕阻、血瘀。病理性質:早期多為實證;後期常為脾胃虛弱,但往往虛實夾雜。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其疼痛有脹痛、刺痛、隱痛、劇痛等性質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吐腐等上胃腸道癥狀。 3、發病特點: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復發作病史,發病前多有明顯的誘因,如天氣變化、惱怒、勞累、暴飲暴食、饑餓、飲食生冷幹硬、辛辣菸酒或服用有損脾胃的藥物等。 病證鑒別 1、胃痛與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變所引起的心痛證,多見於老年人,為當胸而痛,其多刺痛,動輒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氣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變部位、疼痛程度與特征、伴隨癥狀及其預後等方面,與胃痛有明顯區別。 2、胃痛與脅痛 脅痛是以脅部疼痛為癥狀,可伴發熱惡寒,或目黃膚黃,或胸悶太息,極少伴嘈雜泛酸,噯氣吐腐。肝氣犯胃的胃痛有時亦可攻痛連脅,但仍以胃脘部疼痛為癥狀。兩者具有明顯的區別。 3、胃痛與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恥骨毛際以上整個位置疼痛為癥狀。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癥狀。兩者僅就疼痛部位來說,是有區別的。但胃處腹中,與腸相連,因而在個別特殊病證中,胃痛可以影響及腹,而腹痛亦可牽連於胃,這就要從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來加以辨別。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應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實者多痛劇,固定不移,拒按,脈盛;虛者多痛勢徐緩,痛處不定,喜按,脈虛。遇寒則痛甚,得溫則痛減,為寒證;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遇熱則痛甚,得寒則痛減,為熱證。壹般初病在氣,久病在血。 治療原則 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再分虛實施治。屬於胃寒者,散寒即所謂通;屬於食停者,消食即所謂通;屬於氣滯者,理氣即所謂通;屬於熱郁者,泄熱即所謂通;屬於血瘀者,化瘀即所謂通;屬於陰虛者,益胃養陰即所謂通;屬於陽虛者,溫運脾陽即所謂通。根據不同病機而采取相應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證治分類 (壹)寒邪客胃 癥狀:胃痛暴作,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香蘇散合良附丸加減。 常用藥:高良姜、吳茱萸、香附、烏藥、陳皮、木香。 (二)飲食傷胃 癥狀: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方藥: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茯苓、半夏、陳皮、連翹。 (三)肝氣犯胃 癥狀: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遇煩惱則痛作或痛甚,噯氣、矢氣則痛舒,胸悶噯氣,喜長嘆息,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芍藥、川芎、郁金、香附、陳皮、枳殼、佛手、甘草。 (四)濕熱中阻 癥狀:胃脘疼痛,痛勢急迫,脘悶灼熱,口幹口苦,口渴而不欲飲,身重疲倦,納呆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方藥:清中湯加減。 常用藥:黃連、梔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陳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癥狀:胃脘疼痛,如針刺、似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食後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常用藥:蒲黃、五靈脂、丹參、檀香、砂仁。 (六)胃陰虧耗 癥狀: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幹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壹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當歸、川楝子、芍藥、甘草。 (七)脾胃虛寒 癥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桂枝、生姜、芍藥、炙甘草、飴糖、大棗。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1、針刺:內關,中脘,足三裏。適用於各種胃痛。實證用瀉法,虛痛用補法。 2、艾灸:中脘,足三裏,神厥。適用於虛寒性胃痛。 轉歸預後 胃痛可衍生變證,如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血不循經;或脾氣虛弱,不能統血,均可致便血、嘔血。大量出血,可致氣隨血脫,危及生命。 若脾胃運化失職,濕濁內生,郁而化熱,火熱內結,導致腑氣不通,可見腹痛劇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脫危證;或日久成瘀,氣機壅塞,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致嘔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由氣分深入血分,久痛入絡致瘀,瘀結胃脘,可形成噎膈。 預防調護 本病在預防上要重視精神與飲食的調攝。患者要註意有規律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忌暴飲暴食、饑飽不勻;胃痛持續不已者,應在壹定時期內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宜;忌粗糙多纖維飲食,盡量避免食用濃茶、咖啡、菸酒和辛辣等,進食宜細嚼慢咽,慎用水楊酸、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西藥。同時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與緊張,也是預防本病復發的關鍵。 文獻摘要 1、《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 2、《三因極壹病證方論·九痛敘論》:“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總而言之曰心痛,其實非心痛也,……若十二經絡外感六淫,則其氣閉塞,郁於中焦,氣與邪爭,發為疼痛,屬外所因;若五臟內動,汨以七情,則其氣痞結,聚於中脘,氣與血搏,發為疼痛,屬內所因;飲食勞逸,觸忤非類,使臟氣不平,痞隔於中,食飲遁疰,變亂腸胃,發為疼痛,屬不內外因。” 3、《景嶽全書·心腹痛》:“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於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屬實邪,皆當以理氣為主。” 4、《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初病在經,久痛人絡,以經主氣,絡主血,則可知其治血之當然也,凡氣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脈絡自痹,而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對待必然之理。” 5、《顧氏醫鏡·胃脘痛》:“須知拒按者為實,可按者為虛;痛而脹閉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喜寒者多實,愛熱者多虛;飽則甚者多實,饑則甚者多虛;脈實氣粗者多實,脈少氣虛者多虛;新病年壯者多實,久病年老者多虛;補而不效者多實,攻而愈劇者多虛。必以望、聞、問、切四者詳辨,則虛實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