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麽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國各地元宵佳節的***同風俗,早在漢朝就存在了,和春節、中秋節被稱之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每當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象征團圓吉利,闔家團圓,湯圓和團圓的音相近,因此吃湯圓也代表了人們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向往團聚,以及對未來生活寄予的美好期望。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壹首詩說:“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壹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壹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裏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壹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壹樣的味道。
另外,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