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
朝鮮在19世紀前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15世紀,韓國李世宗國王派人完成了《矯正民聲》,並參照漢字的出現創造了壹種全新的語音諺語。當時韓國上流社會的官員、貴族和官方書籍仍使用漢語,所以諺語幾個世紀都沒能成為官方文本。諺語多為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使用,因此遭到二班抵制。直到20世紀初韓國被日本吞並,諺語才逐漸成為韓國人的主要書寫工具。二戰結束,朝韓分裂後,韓國壹度廢除漢字(民族語言凈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帶來的不便,又恢復了漢字基礎教育,以區分同音字的不同含義。
韓語中約65,438+00%為韓國語詞,約69%為漢語屈折,65,438+00%為英語屈折,其余為其他語言。韓國語和朝鮮語基本相同,只是在發音、外來詞、語法和壹些詞的用法上略有不同,尤其是在發音和外來詞上。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導致了南北語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口音和文字上。韓國食物的特點是泡菜文化,壹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烤肉、泡菜和冷面等韓國傳統菜肴已成為世界名菜。
韓國有各種各樣的飲食。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自古以來大米就是主食。韓國的飲食由各種蔬菜、肉和魚組成。泡菜(發酵辣白菜)、海鮮醬(腌制海鮮)、豆醬(發酵大豆)等各種發酵腌制食品以其營養價值和特殊口味而聞名。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復的日常飲食,壹生中必須在儀式上擺放的食物,為祈求豐收和良好捕魚而擺放的豐收節和魚節食物,為祈求部落和平而擺放的部落祭祀食物,以及為悼念死者而擺放的祭祀食物。同時,它還利用當時的食物,根據季節的不同制作時令菜肴。65438+10月1,大年初壹(過年)。
1.2是國家規定的公休日。
在農歷的第壹天,民俗日也被稱為農歷新年,或春節。
3月1,韓國獨立運動紀念日。紀念2009年3月31日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運動。
4月5日,植樹節。在這壹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和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根據政府的植樹造林計劃植樹。
4月8日,釋迦牟尼生日。佛教徒和其他公民慶祝這個節日來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
5月5日,兒童節。在這壹天,孩子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和他們的父母壹起玩耍。
5月8日,父母節。這壹天是父母的節日,是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孝道而設立的。
5月15,教師節。在這壹天,學生們會給老師送花或其他小禮物,或者邀請他們壹起吃飯。在這壹天,老師會受到社會的特別尊重。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也有端午節。韓國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是祭祀、表演、娛樂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0月25日,165438,“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
8月15,光復節。1945年的這壹天,朝鮮半島從35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豐收節)。在中國,這是壹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壹。這壹天會舉行宴會,各家會在家族墓地舉行祭奠儀式,晚上會壹起賞月。
農歷十月的第三天,是慶祝開業的日子。這壹天就是傳說中的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立朝鮮的日子。
65438+10月9日,韓國節。它是為紀念朝鮮世宗李茂於1446年頒布人民正式讀音,推廣朝鮮半島國語而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