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關於農民的古詩
唐·沈李
夏天的中午,太陽很熱,農民們還在勞作,珠子滴進泥土裏。
誰想,我們的壹碗飯,壹粒粒糧食都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翻譯
農民們在正午的陽光下除草,汗水從他們身上滴落在秧苗生長的土地上。
誰知道盤子裏的每壹頓飯都是農民辛辛苦苦買來的?
給…作註解
草:谷類植物的通稱。
飯:壹頓“飯”。熟食的通稱。
作品介紹
《悲憫農民(下)》這首詩描繪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在農民地裏勞動的情景,大體表現了農民壹年四季的艱苦生活。最後以“誰知每頓飯都辛苦”為座右銘,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
作品欣賞
這首詩描繪了在烈日下的中午在農民的地裏勞動的場景。
前兩句“除草時已是中午,汗水滴下泥土。”描繪在正午烈日下,農民們還在地裏勞作,滴滴汗水灑在灼熱的土地上。大體表現了農民壹年四季不避寒暑雨雪風霜的艱苦生活。
最後兩句“誰知道每壹粒中餐都是辛苦的”,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無病呻吟。它們類似於意義深遠的格言警句,但它們不僅以其說服力取勝,還在這深深的嘆息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怨恨和真摯的同情。
詩人在闡述上述內容時,並不空泛抽象,而是用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說明原因,使人易於接受和理解。
創作背景
根據唐代樊綱《雲溪友誼》和舊唐陸淑《魏傳》的記載,大致可以推斷這組詩是沈李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作者簡介
沈李(772-846),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譙區)人,後遷居無錫(今江蘇省)。唐朝宰相,詩人,李的曾孫,中央書記處書記。他壹生參與了牛李之爭,是李黨內的重要人物。
沈李與元稹、白居易交遊密切,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關於樂府的新詩有二十首,已失傳。年輕的時候,我親眼目睹農民整日勞作,衣食無著。懷著悲憤之情,我寫下了《悲憫農民詩二首》,廣為流傳,千古傳誦,被譽為悲憫農民的詩人。《全唐詩》記載了三卷《追思詩》和壹卷《雜詩》,現編為四卷。還有壹首鶯鶯之歌,保存在西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