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種魚?
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建德縣誌記載,硬骨魚類有青魚、鯿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鯰魚、青魚、鯡魚、石鯉、鱸魚等。《民國蕭山縣誌》記載有鯉魚、鯽魚、鰱魚、鱅魚、青魚、草魚、鯿魚、黑魚(即黃顙魚)、舌鰨(比目魚)、沙鰨(踏土魚)。沿岸有四鰓(俗稱火折頭),還有銀魚、鰣魚、鯰魚、鯔魚、鰻魚、鱖魚、鯖魚、鱅魚、嘉魚、梅子魚(又稱梅工頭或日本麋魚)、石頭魚。解放後,從國外和省外引進新品種近10個,包括白鯽、革胡子鯰、加州鱸魚、尼羅羅非魚、虹鱒魚、鯿魚等。根據80年代初的調查資料,全市共有魚類142種,分屬於12目,31科。其中鯉形目分為3科83種,占總種數的58.19%,鱸形目占14.9%,鮎形目占10.6%,其他9目占15.6%。主要經濟魚類有40多種,養殖魚類主要有鰱魚、鱅魚、草魚、鯿魚、鱅魚、長春魚、鯉魚、鯽魚、白鯽、尼羅羅非魚、黃尾魚、鰱魚、烏魚等。杭州水域自然魚類的構成有三個特點:壹是以江河慢流魚和湖泊定居魚為主;其次,錢塘江淡水魚類較多,其中淡水魚類119種,河口魚類23種,其中洄遊魚類14種。第三,運河段的魚類有80多種,僅次於錢塘江水系。東苕溪河床比降大,溪水短而急。大部分是山溪魚,純淡水魚有56種。水和水文條件的變化對魚類種群有很大影響。新安江水庫蓄水以來,魚類種群由河流型向湖泊型轉變,光帶石斑魚(即石斑魚)和相思魚(即軍艦魚)等河流魚類多棲息於水庫支流淺水區,由於上遊河岸不斷發生施藥、炸魚、投毒事件,這兩種魚類瀕臨滅絕。新安江水庫、富春江水庫相繼建成,魚類洄遊路線被隔斷。庫區的鮎、鰱魚、鱸魚、鰈魚、鰻魚等河口及溯河魚類和珍貴水產品紫菱魚已經消失或瀕臨滅絕,鮎、魚骨、鮎等潮間帶及河口魚類已經消失。根據1958,新安江大壩至馬牧23km段有61種,1975後數量減少到39種。其中,鱖魚、鱖魚、鮎、鸛等兇猛魚類由於棲息地條件的改善,種群數量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