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黃芪和炙黃芪的區別
生黃芪和烤黃芪是不壹樣的,那麽兩者有什麽區別呢?讓媽媽來。com百科回答妳的問題。
生黃芪:生黃芪又稱膜莢黃芪或膜莢黃芪。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長,圓柱形,稍木質化,質外體黃色或棕紅色。黃芪味甘,性微溫,屬脾肺經,為補氣之藥。
在臨床應用中,習慣分為生、蜜炙、麩炒三種,功效各有不同。生黃芪多用於固表、托瘡、利水。生黃芪具有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生瘡生肌的功效。藥理實驗表明,黃芪具有強心、利尿、降血壓、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擴張血管,改善皮膚和血液循環及良好的營養;對腎炎蛋白尿有壹定的消除作用。適用於氣虛、乏力、自汗、易感冒者;婦女中氣不足、厭食、便溏、胃下垂、脫肛、便血、子宮脫垂、崩漏;瘡癰腫毒,膿不潰,或久不潰;氣虛水腫及所有氣虛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排膿生肌。壹般保健或治療用的黃芪是指生黃芪,即黃芪的幹燥切片。
炙黃芪:又名蜜炙黃芪、蜜炙黃芪。將黃芪切片與蜂蜜混合,炒至不粘手,取出晾幹,然後入藥。增強了益氣潤肺的功效。炙黃芪多用於補中益氣,炙黃芪多為蜂蜜,增強了生品的滋補作用。
原料,益氣健脾,升陽解郁,益胃固表,利尿消腫,托毒生肌。炙黃芪的功效與作用:益氣固表,利水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中氣不下、泄瀉不止、崩漏便血、表虛自汗、氣虛黃芪水腫、癰腫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軟、內熱消渴等癥;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炙黃芪用蜂蜜炮制,醫生常給“中氣不足,臟腑下垂”的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