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皮革牛奶新聞事件

皮革牛奶新聞事件

《復興》是不實報道。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皮革水解蛋白的檢測是農業部門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操作的。近年來,農業部門每年都對這種物質進行檢測,今年的檢測計劃只是例行檢測。”2010農業領域尚未發現含有該物質的生鮮乳制品,媒體報道的“皮革奶”死灰復燃不實。

該工作人員表示,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確實在2011下發了《農業部關於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的通知》。皮革水解蛋白是農業部門檢測的項目之壹,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有含皮革水解蛋白的新鮮乳制品。

《2011國家原料奶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顯示,農業部將在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原料奶禁用添加劑專項監測,其中檢測項目為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堿性物質,所有樣品均檢測三聚氰胺,30%樣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和堿性物質。

原料奶質量總體良好。

農業部在官網表示,2010年度,共抽查生鮮乳樣品7406批次,奶站4778批次,運輸車輛2628批次。三聚氰胺全部符合臨時管理限量,未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等禁用添加劑。原料奶的質量和安全性總體良好。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國內生鮮乳制品安全形勢已進入非常好的階段,農業部門將繼續加強管理和排查,確保生鮮乳制品安全。

農業部將通過常規監測、飛行抽檢、隱患排查等方式,進壹步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如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決打擊,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針對媒體報道的“皮革奶”問題,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昨天明確表示,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檢部門結合日常監管和食品風險監測,加強執法檢查,註意收集相關線索。壹旦發現企業存在非法生產加工“皮革奶”的行為,將嚴厲打擊,嚴懲不貸。質檢總局歡迎社會各界撥打投訴熱線12365提供線索或直接向當地質監部門舉報。

據國家質檢總局專家介紹,所謂“皮革奶”,是指利用廢棄的動物皮革制品和動物毛發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摻入牛奶中,提高產品中的蛋白質含量。

李元平表示,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關註此事。他們和相關部門壹直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行為。皮革水解蛋白粉會是另壹個三聚氰胺嗎?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表示,不排除部分乳酸飲料企業違規使用不合格水解蛋白,但乳制品企業大規模使用水解蛋白的可能性不大。

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水解蛋白已經被用作乳制品添加劑。早在2005年,山東等地就曝光了“正規生產的乳制品難以進入市場,但水解蛋白制成的牛奶卻賣得很好”的事件。當時,山東省工商部門查獲了至少2.8萬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以及200多家從事此類生產的小工廠。但是2005年以後,情況就好了很多。

與乳制品中的違規使用相比,飼料行業中的違規使用更早,也更復雜。比如在進口魚粉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在飼料行業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在廣東省也發現了非法使用水解蛋白添加劑的情況。王丁棉說,2006年全國有38家企業被查出非法添加糠氨酸,廣東至少有3家。

“三聚氰胺事件後,不排除部分企業會再次使用水解蛋白作為替代添加劑。”王丁棉說,比如2009年浙江金華發現的非法添加事件,就是香港媒體報道的主要新聞來源。“但不太可能大規模使用”,因為2009年金華奶粉事件後,水解蛋白已經成為乳制品中明令禁止添加的物質,也是強制項目。之所以禁止添加水解蛋白,是因為現有的檢測手段只能檢測乳制品中是否添加了水解蛋白,而無法檢測水解蛋白中是否存在“致癌物質”,只能通過單獨的重金屬檢測來確定是否添加不合格的水解蛋白。

“但真的不能完全排除還是有乳品企業違規使用水解蛋白,”王丁棉說,比如在飼料行業,或者壹些不法企業違規使用,以保證蛋白質含量達標。王丁棉也認為,在蛋白質含量達標的情況下,其實沒必要添加水解蛋白。且不說增加成本,還會改變產品質量。很多專家都表示,乳制品行業確實存在“皮奶”現象,但屬於少數中小企業的行為。自2005年“皮革奶”事件首次被媒體報道後,乳制品行業下大力氣進行整治。現在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除了2009年浙江發現的這壹例外,再沒聽說過類似事件發生。

“皮奶”多出現在沒有奶源或奶源質量差的地方,如南方非重點奶制品產地,對企業的監管不夠重視,導致不法分子鉆空子。而北方產奶優勢地區,奶源好,監控全面,幾乎不會出現這個問題。雖然消費者自己無法辨別什麽是“皮革奶”,但完全沒有必要恐慌,購買知名、有信譽的奶企的產品即可。2065 438+01 5月5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張勇認為,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饅頭就是非法添加的典型案例。國務院近日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部署,國務院辦公廳也下發了相關通知。

張勇說,關於食品安全的報道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有的客觀反映存在的問題,如瘦肉精、染色饅頭等。還有壹些是誇大其詞或者沒有事實依據的,比如聖元奶粉、皮革奶、牛肉醬等問題的報道,最後經過核實都是誇大其詞或者不真實的。這樣的報道在短時間內集中出現,容易產生放大效應。群眾看了之後往往信以為真,焦慮不安,自然會產生“我還能吃什麽”的想法

他說,當前中國食品安全總體上是有保障的,絕不是掩蓋矛盾、粉飾太平。

雖然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但與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龐大規模相比,所占比例很小,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對於為什麽媒體總是先於監管部門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張勇表示,很多案件都是監管部門調查並公布,然後相關媒體跟進,比如假土豆粉、問題奶粉等。還有壹些問題是在媒體最先發現並報道後,才被監管部門查處的。他不贊成在事件的性質、危害和範圍尚未查明和核實之前,就將食品安全問題報道為“致癌”、“致命”和“劇毒”。

關於三鹿、雙匯和染色饅頭,張勇認為,壹方面說明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確實需要完善。監管鏈條長,環節多,存在政策多、責任不清、銜接不暢、檢測檢驗手段薄弱、基層監管薄弱、個別執法人員監管不嚴甚至枉法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盡快解決。

另壹方面,這些事件的發生凸顯了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重要性。因此,不僅要加強監督檢查,還要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做到企業誠信,行業自律,這才是食品安全的基石。“買洋奶”熱引發“限購令”

由於內地奶粉的安全問題,內地遊客在境外特別是港澳地區大量購買進口奶粉,引發了壹系列連鎖反應。繼香港部分藥房限制每人限購兩罐奶粉後,澳門特區政府官網2月15日發布公告稱,鑒於奶粉短缺,本地供應不足,澳門限制大量奶粉購買,預留給本地居民。“春節期間,確實有不少港澳團的湖南遊客去那裏購買進口奶粉,但經常缺貨。”新康匯國際旅行社導遊小林說。除了貨源緊張,數量有限之外,小林說,帶奶粉出關也很麻煩。有壹次,壹個導遊幫人代購了壹箱港版美贊臣奶粉,過海關時被抽檢沒收。

根據大眾資訊網站等相關網站的調查,傾向於在港澳購買進口奶粉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壹個是港版奶粉質量比內地版好;第二,港版奶粉比內地版便宜1-20%。當地“奶粉荒”和“限購令”的消息讓這群人憂心忡忡:“國產奶粉不敢吃,進口奶粉買不到。寶寶該吃什麽?”

“以前大家總覺得香港進口奶粉比內地便宜,但現在奶粉緊缺,港澳很多商家都漲價了,可能比內地還貴。”有網友說,日本“雪印”奶粉在內地港貨專營店的單價是140多元,而在香港萬寧要201港幣,約合158元,貴了40多元。她認為,如果能在當地找到壹家口碑好的進口奶粉批發商或零售商,就可以避免東奔西跑的痛苦。

在某論壇做代購新西蘭Karicare奶粉直郵的“葉媽媽”直言,因為邀請學生購買,所以團購價是以“壹盒6罐+郵費70新西蘭元+代購費200人民幣”為標準。經過核算,每箱運費和代購費達到360元左右,並不便宜。英國常德淘寶店主瑛子也證實,2011元旦後英國奶粉開始漲價,運費也有所上漲。店裏原價促銷的奶粉是之前的庫存。

同時,長沙的超市和母嬰店的進口奶粉供應正常,價格也比較穩定。春節期間不缺貨不漲價。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當地經銷商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洋奶粉質量是值得信賴的,售後服務也更有保障。”

港澳呼籲征收“離境稅”

澳門的藥店很多奶粉都被內地顧客買走了。春節前夕爆發的“奶粉荒”導致港澳地區奶粉短缺,部分進口奶粉早已斷貨。何時恢復供應不得而知。

壹方面,內地客戶的瘋狂搶購導致奶粉供不應求,同時在利益驅動下,部分奶粉代理商開始借機漲價,引發港澳民怨。盡管相關部門多次公開表示將采取措施保證供應商的奶粉供應,但公眾的不滿情緒並未減少。

據了解,香港部分家長已開始在網上發起“史上最大聯合行動”,呼籲特區政府向內地遊客征收“奶粉離境稅”,要求稅額為奶粉原價的10倍。香港居民的這壹舉動得到了澳門人民的積極響應。除了繼續參與搶購,澳門部分家長也開始向當地海關發起倡議,提出開征離境稅,以緩解當地奶粉供應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