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4 柴胡桂枝幹姜湯
第壹節 方藥組成寒熱錯雜
柴胡桂枝幹姜湯的組成為: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兩,幹姜二兩,栝樓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熬)三兩,甘草(炙)二兩。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的變劑,即去人參、大棗、半夏、生姜,加栝樓根、桂枝、幹姜、牡蠣而成。方中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與黃芩為伍解煩熱,而治胸脅苦滿;栝樓根之潤得牡蠣之收,能滋液解渴;黃芩苦寒,伍幹姜之辛溫以理微結;桂枝、甘草治氣沖並兼和外;甘草、幹姜理中氣以復津液;原有人參補中、大棗致壅滿均非微結所宜,故去之,故此治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證、氣上沖有微結或外不和者。《醫宗金鑒》認為:“少陽表裏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劑而治之,即小柴胡之變法也。去人參者,因其氣不虛;減半夏者,以其不嘔恐助燥也;加栝樓根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陽之表,加牡蠣以軟少陽之結;幹姜佐桂枝,以散往來之寒;黃芩佐柴胡,以除往來之熱,上可制幹姜不益心煩也。諸藥寒溫不壹,必需甘草以和之”。
柯韻伯認為:“此方全是柴胡加減法,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樓根;胸脅滿而微結,故去棗加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悸,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雖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參而加桂,以幹姜易生姜,散胸脅之滿結也”。認為本方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來,諸家看法是壹致的。
《醫宗金鑒》提出其為柴胡、桂枝合劑,提示了本方適應於半表半裏證,但認為散結不在幹姜而在牡蠣,輕視幹姜易生姜。而柯氏註意到幹姜易生姜,是為散胸脅之滿結,註意到了寒飲在下是滿結的主因,故不能用生姜之散,而必用幹姜之溫,因此幹姜易生姜是柴胡桂枝幹姜湯區別於小柴胡湯的大眼目,提示後人,小柴胡湯重在和解半表半裏熱,而柴胡桂枝幹姜湯偏於祛半表半裏寒(厥陰?)。
第二節 病位在半表半裏
小柴胡湯方證屬半表半裏,這是人們的***識。柴胡桂枝幹姜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來,由以上各家對其方解可知,該方證的病位仍與小柴胡湯壹樣屬半表半裏。
而且不少人看到了兩者的不同,如《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記有:“當年劉渡舟老師與經方名家陳慎吾先生請教本方的運用時,陳老指出,柴胡桂枝幹姜湯治療少陽病而又兼見陰證機轉者,用之最恰”。
張路玉指出:“小柴胡湯本陰陽二停之方,可隨瘧之進退,加桂枝、幹姜,則進而從陽;若加栝樓、石膏,則進而從陰”。陰證機轉是什麽?從陰從陽是什麽?未曾說明。
經方大師胡希恕壹語道破了其機關,在所著《傷寒約言錄》中,把柴胡桂枝幹姜湯放在少陽病篇講解,在講解柴胡桂枝幹姜湯方證時明確指出:傷寒五六日,為表病常傳少陽之期,因已發汗而復下之,使津液大傷,使半表半裏的陽證變為半表半裏的陰證。可知小柴胡湯從陰,是治療半表半裏陽證,從陽則治療半表半裏陰證。也可知,陰證機轉是指病位在半表半裏由陽證轉為陰證。再看有關仲景的論述則更清楚,《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熱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便不利、渴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是說傷寒五六日,雖已發汗,病不解則常轉入少陽柴胡湯證,醫者不詳查,而又誤用下法,因使邪熱內陷,雖胸脅滿未去,但呈現微結。
汗、下、邪熱皆傷津液,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虛少、熱傷津致燥,故渴而不嘔。氣沖於上,故但頭汗出。往來寒熱,為邪還在半表半裏。心煩,為上有熱。這裏的微結,是針對大陷胸湯證說的,即是說此結輕微,與大陷胸湯證結如石硬為陽明證者顯異。此即由半表半裏陽證轉為半表半裏陰證,呈上熱下寒的柴胡桂枝幹姜湯的方證。
《金匱要略?瘧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湯方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壹劑如神效”,瘧病是往來寒熱為特點的疾病,柴胡桂枝幹姜湯適用於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之瘧疾,說明該方重在溫下祛寒。
有關仲景對本條的論述,僅此二條,並未直接指明治六經何病,但可得知該方的主要適應證是“但寒不熱”及“往來寒熱、心煩”者。這裏可看出該方與小柴胡湯證的相類與不同:相類者,病位相同,皆用於半表半裏證;不同者,病性不同,小柴胡湯用於陽證,而柴胡桂枝幹姜湯用於陰證。
第三節 病情符厥陰提綱
經方家認為,六經來自八綱,即人體病位表、裏、半表半裏的病性分陰陽。半表半裏有陰證、陽證之分,已知小柴胡湯方證屬半表半裏陽證,又稱為少陽病;很顯然柴胡桂枝幹姜湯方證屬半表半裏陰證,當屬厥陰病。那麽,用厥陰病提綱來衡量該方是不是相符的呢?
厥陰病的提綱為: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主特點是,半表半裏寒,上熱下寒,沖逆明顯。柴胡桂枝幹姜湯的適應證已如上述:治瘧多寒、微有熱、或但寒不熱、往來寒熱、心煩等,更值得註意的是該方有桂枝可降沖逆,有天花粉、生牡蠣滋津、斂津、止消渴,用幹姜溫下寒、黃芩清上熱,是治療厥陰病典型的方藥,而臨床用其治療厥陰病常能奏效。
第四節 臨證驗證屬厥陰
例1:李某,女,88歲。2002年10月6日初診:3年來陣發性心房纖顫,曾長期住院治療未能控制。近癥:時有心前區發緊,或胸悶、心悸,手足涼,口幹,腰酸,乏力,頭暈,耳鳴,眠差,易汗出,舌苔薄白,舌質淡,脈雙側反關,時結。多次心電圖顯示:V3、V5、ST下降,T波低平。證屬厥陰病上熱下寒,並血虛水盛。為柴胡桂枝幹姜湯合當歸芍藥散的適應證:柴胡12g,黃芩10g,天花粉12g,生牡蠣15g,生龍骨15g,桂枝15g,幹姜6g,炙甘草6g,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澤瀉15g,蒼術15g,茯苓12g。
治療結果:上藥服7劑,自感頭暈、乏力、心悸好轉,心房纖顫發作減少。繼續加減服用2個月,未再發心房纖顫,隨訪2年病情穩定。
例2:王某,1955年8月19日初診:病6日,服西藥無效,刻下癥:往來寒熱,口苦,咽幹,心煩,胸脅苦滿,上腹揉按有水聲,小便不利,舌淡紅,苔白滑,脈弦細。證屬少陽病,兼水飲內停之證。宜和解少陽,兼治水飲。方用柴胡桂枝幹姜湯加減:柴胡9g,黃芩9g,桂枝6g,幹姜4.5g,茯苓9g,陳皮6g,澤瀉6g,粉甘草3g。
治療結果:服2劑,寒熱解,胸脅苦滿及停飲癥狀消失,小便通暢。(孟永利,傷寒論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例3:女,23歲。初診:1961年1月20日。停經5個月,白帶多,無妊娠現象。近7日來自覺口苦,胸脅苦滿,不思飲食,前日先感周身痛楚,腰痛,後來月經,色鮮紅,氣腥、量少,小便不利,便時尿道刺痛,唇幹燥,口微渴,喜熱飲,心煩,夜間頭部汗出,腰酸腹痛,舌淡苔薄脈弦數。此素體血少,近日少陽受邪,擬柴胡桂枝幹姜湯以和少陽,加四物湯養血:北柴胡15g,桂枝10g,幹姜6g,天花粉12g,黃芩10g,炙甘草6g,牡蠣12g,幹地黃10g,赤芍10g,川芎3g,當歸10g。
治療結果:上藥服1劑,口苦、腰酸痛等癥大減,白帶亦少,胸悶、心煩、口渴等癥均除,經仍未凈,繼續服2劑,經凈帶止而愈。(李培生,等.高等中醫院校教學參考叢書.傷寒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按:此3例治驗出自不同醫家,卻都用柴胡桂枝幹姜湯加減治療常見急、慢性病。3例皆有胸脅苦滿、口苦咽幹、心煩,或心悸、小便不利,或四逆,即呈上熱下寒之證。諸家認為本方證病位在半表半裏看法是壹致的,但歷來受以《內經》釋《傷寒》的影響,總認為半表半裏為少陽,小柴胡湯證為少陽病代表,柴胡桂枝幹姜湯由小柴胡湯加減而來,故認為仍屬少陽,其原因是對六經的實質不明。
當知《傷寒論》的六經不是《內經》的臟腑經絡,而是八綱加入半表半裏理念形成的六經,在半表半裏病位有陽證、陰證,陽證為少陽病,陰證為厥陰病。例2作者認為“證屬少陽經病,兼水飲內停之證”,即所謂“少陽病兼水飲內結”,也即上有寒熱、下有寒飲之證,實即半表半裏陰證。
小柴胡湯是治半表半裏陽證,柴胡桂枝幹姜湯是治療半表半裏陰證,兩者有明顯的不同,這即是陳慎吾先生所指的“陰證機轉”、張路玉所稱的“從陽”,也即由半表半裏陽證轉為半表半裏陰證,六經所屬當為厥陰病。
這裏對比壹下烏梅丸的方證便可清楚。歷來後世對厥陰病概念不清,治療厥陰病的方藥則更含糊,但認為烏梅丸是治療厥陰病之方的看法是壹致的,其方藥組成特點是寒熱並見,其主要適應證特點寒熱錯雜。
而柴胡桂枝幹姜湯的方藥組成亦是寒熱並見,其主要適應證也是寒熱錯雜,兩方的方義和適應證是相類的,故柴胡桂枝幹姜湯與烏梅丸壹樣是治療厥陰病之方。
總之,從方藥組成看,柴胡桂枝幹姜湯方證屬半表半裏的上熱下寒證;從病位分析,本方屬半表半裏陰證;從六經提綱、臨床治驗看,本方證皆屬厥陰病範疇,因此,柴胡桂枝幹姜湯方證隸屬於厥陰病類方證。
既往人們可據條文所述癥狀運用本方,且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瘧疾、肝炎、冠心病、內分泌紊亂、婦科病、慢性腎炎、前列腺炎等病,當辨明本方所屬厥陰後,則進壹步明了其方義,將更廣泛、準確地運用於臨床,同時進壹步解析厥陰病的其他方證,更能進壹步清楚厥陰病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