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在古代三七被叫做什麽

在古代三七被叫做什麽

在古代三七被叫做金不換。

在古代,三七是壹種非常珍貴的中藥材,被廣泛用於醫療和保健。三七被稱為“金不換”,是因為它的根和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且非常難以獲取,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植株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而通常大家所熟知的三七藥材則指三七的主根,習慣稱“剪口”,側根稱“筋條”。總之,三七被稱為“金不換”,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和珍貴性。三七在古代就被廣泛用於醫療和保健,至今仍是壹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材。

三七的形態特征:

三七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質,1條至多條,呈紡錘形。莖暗綠色,至莖先端變紫色,光滑無毛,具縱向粗條紋。指狀復葉3—6個輪生莖頂;托葉多數,簇生,線形,長不足2毫米;葉柄長5—11.5厘米,具條紋,光滑無毛。

葉片膜質,中央的最大,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長7—13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兩側葉片最小,橢圓形至圓狀長卵形,長3.5—7厘米,寬1.3—3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偏斜,邊緣具重細鋸齒,齒間有1剛毛,主脈與側脈在兩面凸起,網脈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