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給我介紹壹下太極的起源和思想?
《老子》第二十八章說:“歸無極。”哲學術語“無極”起源於中國學術界。“太極”壹詞最早見於老子之後的《莊子》(易傳Cue),直接沿襲了老子的意誌,但在帛書Cue中被稱為“大恒”。然而,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壹版本的銜接是在絲綢書銜接的基礎上編輯的,並結合了文本的其他部分。所以這裏的“太極”壹詞可能比《莊子》晚。
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在《太極圖說》第壹句中說:“無極與太極。”廣為認可的太極拳經典《太極傳經》(王宗嶽著)開篇也有明確的意思:“太極生而無極,陰陽之母也。”以往壹些較早的太極拳譜,都把太極拳套路中的初始“預備式”稱為“無極式”或“太極式”(沈壽《太極拳法P6研究》)。可見,太極傳的“太極”概念顯然來源於《老子》中的“無極”,“預備式”兩個名稱明確指出了兩者的淵源。
“出拳要軟”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拳法的最大特點。太極傳在《打手之歌》中唱道:“讓他用很大的力氣打我,會影響四兩千斤。”吳玉祥在《鬥士的話》中也說:“極柔,而後能極堅。”人們常把太極拳的慢動作稱為太極,形象地刻畫了太極拳“柔”的特點。並且:“老子性情溫和”也是自古以來的學術共識。因為《老子第四十三章》說:“天下最柔,天下最強。”在第78章,他說:“弱者強於弱者,軟者強於強者。”。第76章也說:“強者死,弱者活。”太極拳是壹脈相承的。
同樣,“靜”也是太極拳理論中壹直強調的。太極拳運動的重要特點是“動之以靜”、“松之以自然”、“以靜制動”、“從背後攻擊人”。這壹特點似乎也來源於老子的觀點“靜為浮躁之君”(第26章)、“歸根到底是靜”(第16章)、“靜優於急躁”(第45章)、“靜永遠優於陽剛,以靜為下壹步”(第61章)。
但是,重視“柔”不等於不重視“剛”;主要的“靜態”並不是否定“動態”。正因為人太容易被事物的“陽”面迷惑,老子才會矯枉過正,刻意強調其“陰”面。其實老子和太極傳的理論中也有壹個“守中”的原則。老子五章裏有壹句話:“言多不如守中。”正因為老子的思想自始至終貫穿著這個道理,所以中國歷史上許多對立的學術流派的理論和觀點,都可以在老子身上找到最早的雛形。“太極”這個哲學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兩儀”,即陰陽、剛柔、動靜、壹切對立和矛盾。所以太極傳的理論特別強調陰陽結合的作用。《太極傳經》說:“每見壹人,數年不能悟凈功德,率自造,雙病未悟。要避免這種病,妳要懂得陰陽;貼就是走,走就是貼;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明強弱。”鬥士的話也強調“見動猶靜,見動猶靜”,盡量避免執壹端而失“中”。在具體的訓練方法上,太極拳老師還特別強調練習者要保持“立正舒適”、“不偏不倚”、“不松不露”等適度的狀態。在意圖和風格相似的“家內三拳”中,形意拳註重上肢,八卦掌註重下肢,太極拳則特別註重腰部。腰,壹身“中”也。在這方面,《太極傳》的理論中有壹些說法,比如“時時註意腰”,“腰為軸”,“腰要活潑”,“機不可失,身散身偏,病由腰腿追捧”。我們在練太極拳時,如果抓住了這個重要的“中”部,全身就能“無疵、無磕、無間斷”、“貫穿全身”(張三豐《太極拳論》),那麽我們就能“知開合,知陰陽”。在這個崗位上,我努力了壹天,技術也精進了壹天。我已經漸漸的到了我想要的,我不滿足。”(李藝真的《五字訣》)
壹個沒有經過武術訓練的人,面對壹個即將襲來的外力,本能的條件反射就是讓自己立刻產生壹個相反的力,並進行反擊。甚至對於世界上大多數的戰鬥技能來說,也只是關於如何增加這種抗性的問題。這種功夫在我強弱的時候真的很管用。但我們遇到的對手不壹定弱,尤其是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莽撞”往往吃虧。為此,太極傳在攻防中提出了壹個原則,叫做“克己復禮”,即面對外力時如何鍛煉出壹種“順應來勢”的條件反射,如何化解。正如《太極傳》經典所說:“往上看就高,往下看就深。進則更久,退則更急。壹毛不能加,蒼蠅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種“以靜為止”、“以弱勝強”的戰術,不僅符合老子“柔”與“靜”的觀點,更深層次上似乎取自老子“順其自然”的命題。老子反復強調的“棄智”、“自私無欲”(第十九章)、“無為”等思想,顯然是更高意義上的“舍己而從人”。對此,老子曾自豪地說:“當我成功時,人民稱我為自然。”(第十七章)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但“道即自然”(第二十五章)的思想表明,“自然”似乎比“道”更高級。這壹觀點是老子本體論思想不同於西方本體論的最顯著標誌。根據辯證唯物主義,也就是說,只有尊重客觀事實,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在實踐中才不會遇到困難,在現實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推手格鬥中,對手的壹舉壹動都是自然規律。這個時候,如果妳不能放棄自己,跟隨別人,妳總是想當然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進攻,必然會以失敗告終。太極拳之所以能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之林中崛起,成為修身、養性、養生、鬥技等各方面的佼佼者,與他接受老子這種特殊的逆向思維是分不開的。
另外,老子所說的“心為虛,腹為實”(三章),簡直就是學習包括太極拳在內的所有內家拳法和各種氣功課的基本要求。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也是對太極拳剛柔並濟、時快時慢、外守內守、攻守養生等特點的高度抽象。
太極宗師楊成福的得意弟子陳微明先生早年也發現了《老子》中所闡述的思想與太極拳理論的密切關系。在他的《太極傳術》壹書中,有“太極與老子”壹節,列舉了太極傳論與老子的幾個相似之處。好在這壹節不長,現摘錄如下,以彌補本文的不足(標點符號是作者加的):
老子曰:“總有無,故欲觀其奇。總有些東西,所以我們想用它的眼睛去看。”堅持下去,看它的美,突然有機會,就是看它。
老子說:“有無互生,齊頭並進。”表示左重左空,右重右右;前進得越久,後退得越快。
老子說:“天地之間,還迷人嗎?虛而不屈,移出。”所以太極不能,運動就是法。
老子說:“連續性存在,就不會頻繁使用。”如果妳是連續的,妳就會有堅實的精神;那些不常使用的人表現出他們的輕松。
老子說:“身在後,身在先,身在外。”後面前面的那個,他不動,他不動,他微微動,他先動;活在身外的人是自己停滯不前的,活在別人身上的人也是活著的。
老子說:“善如水。.....住在好地方,心地善良,...做好事,做好事。丈夫不爭,所以沒什麽特別的。”生活在好地方的人有機會獲得動力;善心深者,聚氣聚神;擅長事物的人會效仿;行善者,不先不後。太極無敵,但無可爭議。
老子說:“妳能抱壹個嗎?”致力於柔軟,可以做寶寶嗎?“就是極軟極硬,諸法統壹。
老子曰:“屈則全,廢則直。”它意味著在音樂中尋找直感,儲存起來,然後發送出去。
老子說:“欲縱欲之,必固之;想變弱,就要變強;如果妳想把它拿走,妳必須修好它。它叫做暮光之城。“太極是黏而不斷的,不與之對抗。他狂妄,他強我弱,他把我帶走,然後他就可以狂妄,強大,強大。
老子說;“對立,道之動。”所以,必有起伏,必有起伏,必有左右。
老子說:“天下最柔,天下最強。什麽都沒有。”他還說:“如果妳不爭論,妳就會贏...不請自來”,意思是介紹失敗,就能拉出壹千英鎊。
太極傳的理論與老子的思想如此壹致,絕非偶然。《老子》是我國最早的哲學專著,具有博大、精微、包羅萬象的特點。這是所有學派創始人的壹個顯著特點(老子不僅是道家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創造者之壹)。這個規律正如老子所指出的:“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第42章)但“萬法歸宗”的分析要全面,民主要集中。壹門具體的學科、壹門技術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許多分支之後,必須有人去總結和完善,所有的規律最終都要回歸到“壹”和“道”。其實,太極拳是對中國武術文化的總結和提升。所以太極傳和老子不謀而合是很自然的。
太極拳是什麽時候由誰創立的?目前說法很多。但從太極拳在中國武術中的地位來看,沒有對中國文化特別是道家文化和老子學說的深厚造詣,是不可能創造出這樣壹種拳法的(最近的學術研究表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儒道互補的特點,但儒家似乎壹直對武術不感興趣)。從現存的壹些經典文獻來看,武當道士張三豐不僅有這樣的條件,而且張三豐的身世似乎和老子也很相似,都有忽悠的特點。《史記》載有孔子對老子的評價:“今見老子,猶為惡也!”我覺得老子高深莫測。這壹特點也體現在後人對老子及其著作的考證中。早在漢代,司馬遷就不能完全確定老子是不是老聃。還是老萊子還是周太師?老子活了160多歲還是200多歲?妳是春秋時代的還是戰國時代的?老子出關後,更是“不知其終”。《老子》這本書是老子壹個人寫的?還是在春秋戰國這樣壹個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漸完善的?所有這些都有待證實。張三豐也是如此,他的名字包括張三豐、張山峰等許多說法。宋金明歷史上有壹個人死而復生,生卒年無法考證。他的行蹤飄忽不定,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太祖朱迪多次派人尋找他,但都無功而返。武術氣功的專著很多,如《無根樹》、《太極拳論》。像這樣有覺悟的人,壹定對老子有非常深的研究,對老子思想的理解壹定不是小事。
太極傳的理論與老子的思想如此壹致,張三豐的人生經歷與老子如此相似。這樣,如果以張三豐在明初創立太極拳的觀點來看,老子與太極拳關系的自然性似乎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