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現在沒有人受中秋節的歡迎。50年後就會消失。

現在沒有人受中秋節的歡迎。50年後就會消失。

呵呵。

中秋節簡介

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這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中,壹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亮,因此也被稱為“月夜”和“八月節”。在這壹夜,人們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機會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切月餅的人提前算好了全家多少人,家裏多少人,外地多少人,都要算在壹起。他們不能多切或少切,大小要壹樣。

相傳古代齊國的醜女無鹽。她年輕時,對拜月教非常虔誠。長大後,她以優越的品德入宮,卻得不到寵愛。八月十五見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來,他立她為皇後,中秋節拜月由此而來。在月亮中間,嫦娥因其美麗而聞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壹樣,容顏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在北宋時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無論貧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達他們的願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們互贈月餅,這意味著團圓。在壹些地方有活動,如舞草龍和建造寶塔。自明清以來,中秋節的習俗變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香、栽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走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習俗遠沒有舊時代盛行。不過,宴飲賞月還是很受歡迎的。人們在求月中飲酒,以慶祝更好的生活,或祝願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起源和傳說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其他傳統節日壹樣,它發展緩慢。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節”壹詞就有了記錄。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到了魏晉,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按中國歷法,農歷八月在秋中,是秋天的第二個月,稱為“中秋”,而八月十五在“中秋”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中秋節有許多綽號:它被稱為“八月節”和“八月半”,因為它在八月十五日;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月亮”展開的,所以又俗稱“月亮節”、“月亮節”。中秋節的滿月象征著團圓,所以也被稱為“團圓節”。在唐代,中秋節也被稱為“校正月亮”。“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記》說:“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送月餅以示團圓”。《帝京風光略》也說:“八月十五,祭月,餅圓,瓜錯分,瓣刻蓮花。.....結了婚的,省親的,回公婆家,說“團圓節”?quot。中秋之夜,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團圓”的習俗,即烙壹個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餅內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壓著月亮、桂花樹、兔子。中秋節過後,家裏的長輩會根據人數把蛋糕分成塊,每人壹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壹份給他們,以示家人團聚。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拜秋習俗和拜月。《禮記》載“天子在春,日月在秋。朝日對朝,夕在夕。”“晚上的月亮”在這裏的意思是拜月。它形成於漢代。到了唐代,中秋節賞月的習俗開始流行,被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 ~ 827年)在《長安戲月詩序》中說:“八月在秋。季節開始和結束;十五在夜裏,月亮在雲裏。從天取之,則忽冷忽熱,從月數取之,則為圓,故稱中秋。”

中秋節賞月在宋代達到頂峰。《東京夢》記載:“中秋之夜,貴胄裝飾亭臺,民爭酒樓戲月。”在這壹天,東京的所有餐館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系上絲綢拱門,出售新開的好酒。商店裏擺滿了新鮮水果,夜市熱鬧非凡,壹年難得壹見。達官貴人,富貴人家,亭臺月下,琴瑟鏗鏘。普通市民爭先恐後地占領餐廳,為的是先看到月光,安排家宴讓子女團聚。“數十萬只‘小紅’羊皮冰燈今晚在浙江放飛,像星星壹樣飄滿水面”(見《老武林外傳》)。和“史靜賞月會”不同於其他國家。全市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十二中或者十三中,不考慮貧富。他們都穿著成人的衣服,他們上樓或在中庭的拜月,各有各的時間:男人願意早早去蟾宮,爬仙女的月桂。女人願意長得像嫦娥,像月亮壹樣圓。”(見《醉翁新論》)

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中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也很流行。因為秋季(指農歷)的七、八、九月,八月在中,八月三十日,在中,所以叫中秋節。所以晚上天上的人比家人團聚的人多,所以也叫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拜秋習俗和拜月。《禮記》載“天子在春,日月在秋。朝日對朝,夕在夕。”“晚上的月亮”在這裏的意思是拜月。它形成於漢代。到了唐代,中秋節賞月的習俗開始流行,被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 ~ 827年)在《長安戲月詩序》中說:“八月在秋。季節開始和結束;十五在夜裏,月亮在雲裏。從天取之,則忽冷忽熱,從月數取之,則為圓,故稱中秋。”

中秋節賞月在宋代達到頂峰。《東京夢》記載:“中秋之夜,貴胄裝飾亭臺,民爭酒樓戲月。”在這壹天,東京的所有餐館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系上絲綢拱門,出售新開的好酒。商店裏擺滿了新鮮水果,夜市熱鬧非凡,壹年難得壹見。達官貴人,富貴人家,亭臺月下,琴瑟鏗鏘。普通市民爭先恐後地占領餐廳,為的是先看到月光,安排家宴讓子女團聚。“數十萬只‘小紅’羊皮冰燈今晚在浙江放飛,像星星壹樣飄滿水面”(見《老武林外傳》)。和“史靜賞月會”不同於其他國家。全市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十二中或者十三中,不考慮貧富。他們都穿著成人的衣服,他們上樓或在中庭的拜月,各有各的時間:男人願意早早去蟾宮,爬仙女的月桂。女人願意長得像嫦娥,像月亮壹樣圓。”(見《醉翁新論》)

明清以來,人們更加重視中秋節。《西遊記·知遇喜朝樂》雲:“民間以月餅為遺,取團圓之意。到了晚上,人們舉行盛宴賞月。在蘇堤頂上,壹起唱歌,和白天沒什麽兩樣。”

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考察中秋節的起源,與“嫦娥奔月”、“巫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密切相關。因此,中秋節的民俗大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都源於此。

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考察中秋節的起源,與“嫦娥奔月”、“巫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密切相關。因此,中秋節的民俗大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都源於此。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中秋節傳說之壹——【嫦娥奔月】

相傳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曬死,百姓窮困。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難的人民,登上昆侖山之巔,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升降,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婦。

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瞬間升天成仙。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反派孟鵬看到了。他想偷長生不老藥,讓自己長生不老。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很早就逃走了。後羿又氣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聲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著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進了三步,他無論如何也追不上。

後羿無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喜歡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向依附他的嫦娥遙祭。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擺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

從此,拜月中秋節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第二個傳說——【吳剛摘桂冠】

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據說月亮上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茂盛,高達500多尺。下面有壹個人經常砍,但是每砍完壹次,砍的地方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來,這棵月桂樹永遠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漢朝西河人,曾經跟著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錯,仙人就把他貶到了月宮,每天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工,以示懲罰。在李白的詩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記載。

中秋節傳說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奮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是朝廷的官兵搜查的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喜出望外,連忙傳話,說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此後,“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越來越多,如碟狀,也成為很好的禮品。中秋節過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

欣賞明亮的滿月

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在宋代,中秋節更流行賞月。據《東京之夢》記載,“中秋之夜,妳家裝修露臺,百姓爭食玩月”。在這壹天,北京所有的商店和餐館都要重新裝飾門面,在牌樓上綁上絲綢,出售新鮮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非常熱鬧。許多人登上陽臺,壹些富裕的家庭在自己的亭子上賞月,並安排食物或家宴讓子女團聚。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的習俗依舊。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香、栽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走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吃月餅

中國城鄉的人們都有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日滿,中秋月餅甜又香”。月餅最初是用來祭祀月神的。“月餅”壹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吳的《梁璐夢》中。在那個時候,它只是壹種像淩華蛋糕壹樣的蛋糕形狀的食物。後來,人們逐漸將中秋節與品嘗月餅結合起來,月餅象征著家人團聚。

月餅最初是在家裏制作的,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記載了月餅的做法。到了現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細,餡料精美,外觀精美。月餅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圓月示人團圓,以圓月餅示人永生,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祈求豐收幸福,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心願。月餅也被用來作為禮物送親戚朋友和聯系感情。

觀潮

“知玉兔甚圓,九月已霜寒。發消息關上門關鑰匙,夜潮留月。”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觀潮》這首詩。在古代浙江,中秋節除了賞月,觀潮是另壹項中秋節活動。中秋節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在漢代梅成的《七發》中有詳細的描述。漢代以後,中秋觀潮更加流行。明代朱廷桓的《補武林往事》和宋吳子木的《孟良錄》中也有觀潮的記載。這兩部書中壯觀的觀潮場面表明,中秋節觀潮在宋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燃燒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壹派美景。然而人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就有了燃燈助月的習俗。在湖廣壹帶,習慣在塔上疊瓦,在塔上燒燈。在江南,有制作燈籠的習俗。在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為盛行。今天,周雲金和何在他們的文章《閑說四季》中說:“廣東的燈籠最盛,家家戶戶在節前十天用竹條紮燈籠。制作水果、鳥獸、魚蟲和‘慶中秋’字樣,並在糊紙上塗上各種顏色。中秋夜燈用繩子綁在竹竿上,樹高在瓦檐或梯田上,或用小燈做成字形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上中秋’或‘豎著中秋’。有錢人家掛的燈可以高達幾十尺。家人聚在燈下盡興飲酒,普通人豎起壹根旗桿,兩盞燈籠盡興。這座城市充滿了燈光和玻璃世界。”似乎自古以來,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在規模上似乎僅次於元宵節。

其他中秋節習俗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慶祝方式也多種多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人們在中秋節要穿過南浦大橋才能活得更久。在建寧,中秋之夜掛燈籠是向月宮要孩子的吉兆。上杭縣的人們慶祝中秋節,他們的大多數孩子在拜月時都會被邀請去看望他們的父母。龍巖人吃月餅時,父母會在中間挖出直徑兩三寸的圓餅給長輩吃,意思是不能把秘密告訴晚輩。這種習俗源於傳說月餅含有反元殺的信息。在金門過中秋節之前,拜月應該去祭拜上帝。

廣東潮汕有中秋節拜月的習俗,主要是針對婦女和兒童。俗話說“男不滿月,女不祭竈”。晚上,明月升起時,婦女們在院子裏和陽臺上立起壹個箱子祈禱。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擺滿了上好的水果和糕點作為祭品。當地還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潮汕有句俗話:“河對嘴,芋頭吃。”八月,是芋頭的收獲季節,農民習慣用芋頭祭祖。這當然和農耕有關,但民間還有壹個流傳很廣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南宋,建立元朝,殘暴統治漢人。瑪法保衛潮洲對抗元朝。城破之後,百姓被屠殺。後人為了不忘記胡人統治的苦難,就以芋頭與“胡頭”諧音,形似人頭,以此祭奠祖先,代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節晚上燒塔在壹些地方也很流行。塔的高度從1-3米不等,多為碎瓦砌成。大塔也是用磚砌成,約占塔高的1/4,再用瓦片疊起來,頂部留壹個塔口,供燃料輸送。在中秋之夜,它會被點燃燃燒。燃料是木頭、竹子、谷殼等。火旺的時候會澆上松香粉助威,非常壯觀。還有燒佛塔的民間規定。誰把佛塔燒到滿屋誰就贏了,在燃燒過程中失敗或倒塌的人就輸了。獲勝者將由主持人頒發彩旗、獎金或獎品。據說燒塔也是元末漢人反抗殘暴統治者和中秋起義的起源。

中秋期間江南的民俗也是五花八門。南京人中秋節愛吃月餅,壹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應該是桂香的時候上市,肥而不膩,好吃。喝完之後壹定要吃壹小塊糖芋頭,澆上肉桂漿。美不言而喻。“桂漿”因屈原《楚辭·少思明》“助北閉關飲桂漿”而得名。肉桂果肉是壹種桂花,在中秋節前後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江南女子善於把詩詞歌賦變成餐桌上的佳肴。南京人和家人壹起賞月,叫“慶團圓”,團坐喝酒叫“滿月”,趕集旅遊叫“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和戲月橋。清代獅子山下建有觀月樓,都是供人賞月的,玩玩月橋的人最多。當明月高掛時,人們壹起去月亮塔玩月亮橋,以看玉兔為樂。“戲月橋”位於秦淮河夫子廟,名妓馬湘蘭的豪宅旁邊。這天晚上,文人聚集在橋上吹笛子,唱歌,追憶牛渚把玩月亮,給月亮寫詩,所以叫把玩月橋。明亡後漸衰,後人有詩曰:“風流南宋已盡,留西風長板橋,但記得坐玉人橋,月下教笛。”龍板橋,原月亮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進行了修繕,修復了壹些明清時期的亭臺樓閣,疏浚了河道。直到中秋節,妳們可以壹起享受玩月亮的樂趣。

在江蘇省巫溪縣,中秋之夜要燒香。香桶四周有紗帛,畫的是月宮裏的風景。還有用線香織成的香燭,上面插著紙魁星和彩旗。上海人中秋宴配桂花蜂蜜酒。

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中秋節晚上,每個村莊都用稻草燒瓦罐。瓦罐紅了以後,把醋放進去。這個時候,整個村子都會飄著壹股香味。忻城縣中秋節期間,從8月11日晚上壹直到8月17日都要掛草燈。

安徽省婺源縣,孩子們在中秋節期間用磚塊建造壹座空心寶塔。塔上掛著窗簾、匾額等裝飾品,塔前擺著壹張桌子,陳列著各種器皿,以供奉“塔神”。晚上,裏裏外外都點著燈和蠟燭。雞西中秋節的孩子們玩中秋鞭炮。中秋炮是用稻草紮成辮子,浸濕後撿起來砸石頭,發出巨響,有遊龍的習俗。火龍是用草做成的龍,裏面插著香。當妳參觀龍的時候,有鑼鼓隊,他們在被送到河邊之前在村莊裏巡回演出。

在四川省,除了在中秋節吃月餅,人們還吃蛋糕、鴨子、芝麻餅和蜂蜜餅。在壹些地方,橙色的燈籠也被點燃並掛在門口以示慶祝。還有小孩子在柚子上上香,沿街跳舞,叫做“舞動流星球”。嘉定縣中秋祭土地神,表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觀音會”。

在北方,山東慶雲縣的農民在8月15日祭祀土地谷神,稱為“少年苗社”。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了月亮還要祭奠祖先。冠縣、萊陽、廣饒、郵城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房客。即墨中秋節吃壹種節日食品,叫做“麥箭”。山西六安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稱月餅為團圓餅,中秋之夜守夜是習俗。

河北萬全縣將中秋節稱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邢俊和關帝夜讀春秋的圖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的雨是苦雨。如果中秋節下雨,當地人認為蔬菜壹定很難吃。

陜西省西鄉縣的中秋之夜,男人劃船爬崖,女人擺好酒席。無論貧富,都要吃西瓜。中秋節有鼓手沿門吹鼓要錢。在洛川縣,家長帶領學生給老公帶禮物,午餐比學校聚餐還多。

壹些地方還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節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之外,還有香港的舞龍、安徽的打樁塔、廣州的中秋節、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的賞月、戴的、苗的跳月、董的偷月菜、高山族的抱舞。

中秋節相關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俗稱“八月半”。這壹天,所有在外的親戚都會回家團聚,所以也叫“團圓節”。這是春節後壹年中壹個重要的“節日”。節前,鹽城鄉親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平時人們從食品店買各種帶餡的月餅,也有雞、鵝、鴨等待宰的家禽,還有壹些蓮藕、梨、鉆石等。這壹天,早上多吃餃子或糕點,中午多吃公雞或鴨子,晚上多吃月餅、糯米糕(西方俗稱“粘燒餅”)或蓮藕餅。在舊社會,晚上,所有的家庭都要“尊重月光”,孩子們會拿著盤子裏的水果,放在八仙桌外面,點上香燭,燃放鞭炮,與拜月的家人團聚。窮人家吃普通年糕,富人家擺酒席吃團圓酒。目前城鄉“敬月”習俗已不多見,其他民俗仍存。壹些機關和群眾團體經常在這個節日舉行港澳臺僑茶話會和聯歡會,工商企業在秋季舉行展銷會和交易會。知識分子,尤其是文化藝術界的名人,常常借賞月之機聚會,吟詩作賦,寫寫畫畫。

中秋節的起源,鹽城的民俗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說古代皇帝在春天的2月15日早上祭祀太陽,在秋天的8月15日晚上祭祀月亮。這就是後來說的:“祭日不如祭月,仲春仲秋正當時。”在古代,農歷的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中、吉。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中間,所以人們稱它為“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皇帝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達官貴人、文士紛紛效仿,這壹習俗逐漸流傳到鹽城民間。所以鹽城每年中秋節都有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與唐朝明太祖在八月十五日參觀月宮的說法有關。相傳有壹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唐明帝做了壹個夢。在羅道士的陪同下,他飛到了月宮,走到了美麗的宮城前。突然,他感到壹陣寒意和芳香。他壹看,門前壹棵巨大的桂花樹下,壹只大白兔正在搗藥,門上嵌著壹塊巨大的匾,上面寫著“廣寒清虛之府”。他們進了廣寒宮,裏面奇花異草,氣派非凡。在雕梁畫棟、玉柱金碧輝煌的大殿裏,數百位仙女身著潔白透明的輕玉紗,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唐明帝從夢中醒來後,趕緊命令手下人把月宮裏的曲子寫下來,整理後就成了五彩斑斕的羽衣,後來在民間流傳。

中秋節賞月

當中秋節到來時,賞月和談論月亮已經成為人們談論很久的話題。

追溯中秋節賞月的起源,據《長安戲月詩序》“秋在時,則夏在冬;八月在秋,季節起止於萌;月中十五夜。從天取之,則忽冷忽熱,從月數取之,則為圓。”換句話說,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因此得名“中秋節”。為什麽人們喜歡中秋節賞月?有詩說:“四時有明月,何必過中秋。瑤臺寶鑒應該是玉宇的最高首長;釋白浩千尺,散入太空色。萬象入我眼,群星避榮,風露助靜。"

從季節上看,現在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糧食要秋收。自古以來,人們就在這個季節飲酒跳舞,歡天喜地慶祝豐收,這在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有所描述。從起源上看,中秋節也是“祭月節”,源於古代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春秋有兩個節日:對太陽的春節和對月亮的中秋節。起初,祭月的日子是在“秋分”,每年的八月都不壹樣,所以秋分不壹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壹大寵溺,逐漸確立了8月15日為祭月日。從科學觀測來看,秋季地球和太陽傾角增大,中國上空暖濕氣流逐漸消退,而西北風仍然很弱。這樣,在濕氣已經去了,沙塵還沒有起的時候,空氣特別清新,天空特別幹凈,月亮看起來又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機。就像古詩裏說的“艷而明,古今卻賞中秋月,不知是不是月色?”天空中壹片晴朗。"

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盛於唐宋。據宋、朱彜的《舊聞》記載:“中秋節賞月”始於何時?考古學家開始在杜子美創作詩歌。“瀏覽唐詩,的確有不少中秋賞月詩,如王建友詩:“月如圓,色漸凝成,玉盆盛滿水侵緣。讓壹家人晚上睡到天亮。"許寧詩曰:“八月秋月滿,嫦娥校正鮮桂枝;“壹年不如今日夜,十二峰前不能眠。”

到了宋代,民間中秋節更加繁榮。據《東京夢》記載,對北宋京都賞月的盛況有這樣的描述。“中秋之夜,妳家裝飾亭臺,民爭食肆,戲月唱,千裏皆聞,我坐在壹起,直到天明。”《新編醉翁筆記》記載:“青城人之子弟,可自去十二、十三,無分貧富,皆著成人之衣。他們上樓或在中庭的拜月,各有各的時期:男人願意早早上蟾宮,攀上仙桂;女人願意長得像嫦娥,圓得像明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月圓之時,人們會在庭院和陽臺擺上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水果,賞月談心,直到明月當空,再為月亮分享果實,其樂融融。在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節也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拜月”、“淘氣的月亮”、“行走的月亮”、“跳躍的月亮”和“偷月亮”。

藍天如洗,滿月如盤。人們在賞月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思念曾經出國旅遊、生活在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很多古詩都表達了此時人們的思想。唐代詩人尹文貴寫道:“萬裏無雲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明月寄杜朗》詩雲:“不知今夜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視家人團聚、親友團聚,* * *在享受天倫之樂方面極為珍貴,歷來被稱為“共度良宵者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