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深度解析肺部疾病
肺系疾病指喘證、哮病、肺脹、肺癆、肺痿、咳嗽、失音、鼻淵等。其中哮病、喘證對心肺的影響較大,該系疾病發病率亦極高,對人體 健康 的影響較大
金型體質與肺系疾病先兆潛證的關系
病理金型體質人燥氣素盛,燥氣通於肺,故易患肺系疾患。該型人體胖面白,常咳嗽咽幹,舌質偏紅,苔薄而幹,便秘尿短。
《難經·十六難》曰:“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
哮病喘證先兆
哮病是遺傳性疾病,故先露多見於先天腎的潛證,喘證為後天獲得性疾患,先兆潛證又與金型(燥質)體質攸關……
(壹)哮病先兆
本病多呈腎陽不足的陽虛先兆潛證。即見面色?白,形體偏胖,目胞虛浮或晦暗,畏寒肢冷,大便多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舌體胖大,多有齒痕,苔白膩,脈沈無力等癥。感冒時痰多清而有泡沫,呈這類先兆證型多為冷哮潛證。
阻截治則 應及早作扶腎陽治療。方宜金匱腎氣丸: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
如素見咽幹口燥,痰多粘稠,大便幹結,溺黃而短,呼吸氣粗,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癥,則為肺痰熱型先兆潛證,或為熱哮先兆前證。
糾正原則為 清肺豁痰,方用桑杏湯:桑葉、杏仁、貝母、梔子、沙參、梨皮、香豉或養陰清肺湯:冬桑葉、生石膏、人參、甘草、胡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之類。
哮病發作前先兆
鼻癢、流涕、噴嚏、胸悶、氣塞、咳嗽,繼之則哮喘發作。
冷哮用射幹麻黃丸:射幹、麻黃、生姜、細辛、紫菀、冬花、五味子、大棗、半夏。
熱哮用越婢加半夏湯:麻黃、石膏、生姜、大棗、半夏、甘草。
哮病失治易發展至動則息促的腎不納氣結局,其機制為下元虛冷,腎氣不得歸元所致,則非黑錫丹(制附子、肉桂、沈香、陽起石、破故紙、黑錫、硫黃、胡蘆巴、茴香、肉豆蔻、金櫻子)重劑不能收功。
哮病兇兆
以汗出如油,面色青紫,張口擡肩,鼻翼煽動為哮病陽氣暴脫兇兆。如《直指方》曰:“汗出發潤,喘者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者為命絕,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
(二)喘證先兆
多出現於許多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諸如溫病、失血、產後、外傷、手術、癰疽……,因此無特異先兆證,但喘與哮不同之處在於哮多屬腎,喘多屬肺,哮多屬寒,喘多屬熱。哮先兆證多為腎陽虛型體質,
喘先兆潛證則多屬痰熱質型,呈形體豐滿壯實,面赤油光,平素咳吐痰粘,大便幹,小溲短,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等癥常為喘證先兆潛證。
阻截治則 清肺豁痰,方宜桑杏二陳湯:桑葉、杏仁、沙參、象貝、香鼓、梔子、梨皮、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可酌加竹茹、瓜蔞、蘇子之類。
危證兇兆
仲景曰:“凡喘煩躁無脈,身冷神昏者死,發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擡肩擷肚,喘而不休及膈前高起,手足厥冷,脈散及數者皆死”。《直指方》亦曰:“汗出發潤喘者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者為命絕,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雜病源流犀燭·卷壹·咳嗽哮喘源流》)。皆提示了上述癥狀為心腎陽衰,孤陽欲脫的危兆,喘證見之,預後不良。《蒼生司命》還曰:“凡喘病,上喘下泄者死。上喘而小便不利者死,喘病危篤,鼻出冷氣者,此肺絕也”(《雜病廣要·喘》)。
喘證大抵皆忌見:直視譫語(肝竭),胸高肚凸(肺竭),泄利(脾絕),大汗如油(心竭),畏寒肢厥(腎竭)。
肺脹(肺氣腫)先兆
“脹”兆是本病的重要外露,氣憋、胸滿是本病的報標信號……
《靈樞·脹論》說:“肺脹者,虛滿而喘咳”。
《金匱要略》說:“咳而上氣,此為肺脹”。肺脹是壹種久咳致痰瘀挾雜,氣濁交阻的肺病。
最早潛證多呈痰濁質型:素稟形體肥胖,面目虛浮,咳嗽痰多,食少腹脹,舌質淡、苔白膩,舌體胖大等癥。
阻截治則祛痰清肺,方宜桑杏二陳湯化裁:桑葉、杏仁、象貝、梔子、梨皮、沙參、茯苓、法夏、陳皮、竹茹、瓜蔞、黃芩。
早期先兆為:咳嗽努掙,常嗆咳氣急,痰少發粘,動則氣促,咳則面紫氣粗,舌質紫或有瘀斑,治以清肺化痰、順氣活血為主。方宜蔞貝溫膽湯化裁:瓜蔞、貝母、枳殼、竹茹、茯苓、法夏、陳皮、甘草,酌加厚樸、赤芍
氣虛則用人參蛤蚧散:人參、蛤蚧、杏仁、甘草、人參、茯苓、貝母、桑白皮、知母,並加胡桃仁以補腎納氣。日久漸現杵狀指,桶狀胸,張口擡肩,面浮目脫,呼氣延長等癥,則已成為典型肺脹病。
肺脹兇兆
肺脹如突然昏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呼吸微弱為陽脫征兆,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肺源性休克。
出現嗜睡、神迷,為痰迷心竅的險訊,繼之則神誌不清,喘息更甚,陷入昏迷狀態則預後不良,屬現代醫學肺性腦病。
喘喝擡肩,汗出如珠,面浮唇紺,四肢厥冷,神識不清,脈沈微欲絕,或脈浮大,為心陽虛、陽氣外脫之兇兆,《金匱要略》說:“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大,不治,又加利尤甚”相當於現代醫學急性心力衰竭。
突然唇紺面紫,鼻煽憋氣,胸悶煩躁,痰聲漉漉,神誌恍惚,則為肺閉的危候,繼而氣閉,終由閉到脫,肺絕而亡,肺絕者氣去而無還也。《中藏經·虛勞死證》說:“肺絕則氣不反,口如魚口者,三日死。”相當於現代醫學急性肺水腫、急性呼吸衰竭。
肺痿先兆
肺痿指肺部的痿縮性、退行性病變,本質屬虛。肺與皮毛相合,故皮毛焦先兆可為肺部預兆的旁證……
肺痿,指肺葉萎縮,《金匱要略》提出“重亡津液,故得之”。臨床癥狀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證,如《素問·痿論》說:“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金匱要略》說:“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並肺不張、矽肺、肺硬化等。
肺痿分為虛熱型和虛冷型兩類,以虛熱型較為多見,日久損陽而演變為虛冷型。虛熱型肺痿產生原因為“肺熱葉焦”,日久則形成痿躄(指手足痿廢),《素問·痿論》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痹”。虛冷型肺痿則可發展為上虛不能制下膀胱失約的遺尿、小便數等病癥,遷延日久,可導致心陰兩虛,心肺具絕。
早期先兆潛證仍為陰虛燥熱質型:平素每見幹瘦面赤,唇裂口幹,咳嗽,咯痰,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而幹,脈細數或滑數。
阻截治則 潤肺保津,方宜清燥救肺湯:冬桑葉、生石膏、杏仁、甘草、麥冬、人參、阿膠、黑芝麻、枇杷葉。
報標癥 為持續吐濁痰涎沫(大量稠痰、稀痰),為肺痿早期先兆。日久氣陰兩傷則宜予麥門冬湯:麥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陰損及陽又當溫肺益氣,用甘草幹姜湯以溫肺益氣。
肺痿兇兆
肺痿病人出現皮毛枯焦,咳啞聲嘶為肺精敗絕的預兆,《靈樞·經脈》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
肺痿疾患本為咯吐痰涎多的病證,如反無痰涎或痰涎漸少,神疲色悴羸弱枯晦,亦為肺精將竭之惡訊。
如張口喘喝,呼吸氣微,面白唇紫,汗出如油,四肢發冷,六脈沈弱,又為肺氣耗盡,元根將竭兇兆,相當於現代醫學呼吸循環衰竭。
肺癆先兆
肺癆指肺結核,病源為癆邪伏體,癥狀的產生主要為癆毒作祟,故先兆癥多具有特異性……
該病先兆潛證,常是正虛肺衛不足型,即見經常咳嗽,少氣乏力,勞累愈甚,自汗畏風,體瘦神憊,聲音低怯,易傷風感冒,苔白脈虛等癥。
阻截治則由於肺衛不足,氣管素稟薄弱,因此須服用增強肺衛抗力的藥物以圖糾正。如瓊玉膏:人參、生地、茯苓,百合固金湯:生地、熟地、麥冬、百合、當歸、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保元湯:人參、茯苓、肉桂、甘草等。以益肺強衛,從而可防患癆蟲的侵入。壹旦感受肺癆蟲後,該病即極易轉變成陰虛先兆證,呈現形體消瘦、潮熱、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
肺癆報標癥
幹咳無痰,盜汗,顴紅(癆紅)。咯血、胸痛、潮熱、盜汗、消瘦為肺癆典型征兆,X線檢查及痰培養可以確診。治療以養陰清肺、清熱殺蟲的月華丸(《醫學心悟》)為代表方劑: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山藥、百部、沙參、貝母、阿膠、茯苓、獺肝、三七、白菊花、桑葉,熬膏服用。
肺癆兇兆
1.毒入營血兇兆
肺癆如出現高熱、寒戰、昏睡為疫毒入營血兇兆,如見氣急、紫紺、脈數無力為預後不良,易導致厥脫癥。現代醫學認為結核熱度壹般不太高,如出現高熱並伴惡寒,常提示急性彌漫性血行播散。肺部結核竈如侵入肺靜脈則可沿血行播散於全身,形成毒血癥,呈現高熱、畏寒、虛弱、出汗、昏睡、脈細弱等癥。結核可播散於全身各組織,包括骨、腦、腎、內分泌腺、生殖器、皮膚……尤其易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結核,易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2.咯血兇兆
小量咯血是大量咯血的信號,大量咯血易導致亡陽陰竭兇兆。癥見暈厥、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肢厥脈細微、血壓下降,屬現代醫學的失血性休克,主要因肺結核空洞較大血管破裂引起大量咯血而致。如咯血過程中突然出現氣急掙紮而起,面唇發紫為咯血窒息的征兆,應立即搶救。
3.肺竭兇兆
長期癆咳,損耗肺精,日久必致肺竭。兇兆為呼吸微弱欲絕(嘆息樣呼吸),面白唇紫,神識恍惚,脈微弱,預後不良。西醫認為肺結核發展為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肺組織被大量破壞,其余肺泡進行病理性代償,壹旦代償失力則易出現呼吸衰竭,氣急是失代償、呼吸衰竭的信號。壹旦出現紫紺,心悸氣急,嘆息性呼吸,脈微欲絕,甚至昏迷,抽搐,則為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危象。
4.疫毒犯腦兇兆
肺癆病由於正虛邪陷、毒邪猖獗,入血犯腦,預後不良。其兇兆為頭痛、嗜睡、惡心,嬰兒可見囟門飽滿,重者甚至出現頸強、昏迷。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結核性腦膜炎,多為粟粒性肺結核的並發癥,由血行播散引起,常見於嬰幼兒及體虛正氣弱者。
5.疫毒犯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