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壯族資料

壯族資料

壯族(舊稱僮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秦以來,壯族先人歷代分別稱為西甌、駱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滸,在宋代史籍中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僮”與“壯”同音),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為“壯”。

1990年人口1548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 銅鼓

族人口數為16178811。2005年,壯族人口超1700萬人。現在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壹個民族.。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其中雲南有100余萬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壹部分。廣東的連山、貴州的從江和湖南江華也分布有壯族。在1965年統壹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廣西最常見的自稱和他稱主要有“布壯”“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儂”等20多種,雲南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等。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學者將之歸類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部分外國學者根據壯語同源詞的情況,將壯語劃入澳泰語系。壯語與同語支的泰國語、老撾語、傣語相似程度相當高。壯語有自己的文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就開始在民間使用,漢人稱為古壯字,壯族人自稱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為這種字是用漢字部首組合而成的。但是這種壯字由於使用面不廣,沒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沒能得到重視和推廣。1950年代,中國***產黨的政府專家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於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但這種文字沒有能在壯族地區推廣,但是壯族地區的官員卻昧著良心說這種文字得到了推廣,嚴重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精神,損害了黨的民族政策。 壯族

壯族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壹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壹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壹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壹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壹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征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征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沈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農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鎮壓而告失敗。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地區石灰巖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巖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裏有巖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壹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壹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在先秦時代,壯族就屬於百越的駱越、西甌等,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幹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巖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 壯族

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據此部分專家推測不排除壯族為這些古人類的後代。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裏,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註:“ 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壹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壹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壹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百越壹甌壹甌駱壹西甌駱壹西甌駱越壹烏滸壹俚僚壹僮壹俍壹沙壹儂壹壯,為壹脈相承。(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壯族

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他們存在了壹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壹起,在我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今南寧市範圍,發掘出了駱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處貝丘遺址,從中出土了壹萬年前原始石磨盤、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脫殼工具,其中南寧市亭子圩遺址出土的這類工具,經C14測定為11000年。年代僅次於湖南道縣。壯族蒼梧部祖先留下的 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萬年縣的壹萬年稻谷遺址早1000年。到了駱田時代,駱越人對境內的田疇整治已經卓有成效,已經會根據潮水的漲縮選擇田塊。今天,整個華南無論哪個民族,都以大米為貴,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飯,以大米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飯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湯圓系列、米糕系列、米餅系列、米花系列、飲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腸系列等12個系列,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副食的豬雞鴨鵝,也是大米的轉化物。從旱地農業地區移居嶺南的漢族等民族,也都放棄了麥類的種植,和壯人壹起在餐桌上享受壯族祖先創造的稻作文化。駱越人的這壹大貢獻,與日月齊光。創造和打破了多項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衣著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巖(古代壯族蒼梧部活動區域),發現了人類在15000年前用來作陶器“墊布”的植物纖維編織紋,不管這植物纖維編織紋是如何地簡陋粗糙和幼稚,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壹件手工紡織品,是全世界紡織工業的萌芽。 飲食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巖遺址中,發現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盡管它還只具備了人工馴化的壹些痕跡,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壹個農作物品種,是全世界耕作農業的萌芽。而陶器的出現,又是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進入“熟食烹飪”的文明時代的第壹個標誌。 壯族

住房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發現了帶甬道的“丅”字形“高臺式土木建築”,它不僅是中國“高臺式宮殿建築”的源頭,而且是全世界第壹座“高臺式土木建築”。 壯族先民邁出劃時代的第壹步,使中國率先邁進了農耕社會,引發了人類最偉大的壹場綠色革命,使人類從饑飽無定的采集生活中,闖出了壹條馴化動物、創造農耕、邁向溫飽生活的綠色革命之路,使人類邁進了農耕社會輝煌的農業時代。 壯族先民發明的陶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壹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的壹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制成各種器物,幹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駱越人的青銅技藝有很高的水平,他們所制造的靈山型、冷水沖型、晉寧型銅鼓,是銅鼓鼎盛期的產物,是八型銅鼓中的頂級產品,代表了銅鼓技藝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設計奇巧,工藝精湛,花紋繁縟。鼓面上的青蛙立雕,壹反青蛙450蹲勢,脊梁與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獅,身上飾以稻穗文,這壹 壯族

畫龍點睛之筆,正是駱越人對稻作文化貢獻的特別標記。鼓面上的太陽紋告訴我們,駱越人有自己的歐幾裏得,公元前他們就能夠在鼓面上表現出分割圓法。分割圓法被認為是兩千多年前壹個民族最高科學水平的標誌,從記載上看當時世界上只有漢族和古希臘的歐幾裏得能分割圓,人們沒有想到壯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罷了。駱越人制造的鐓、圓形器、牛首提梁卣、鐘、靴形鉞等青銅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設計精巧,卣紐和卣腹上四頭圜眼圓睜的水牛頭,堪稱壹絕。 駱越人的生產工具別具壹格,其早期的帶肩石斧和有段石錛,是典型的越人產品。所鑄造的銅鉞類包括靴形鉞、扇面鉞、風字形鉞、鏟形鉞、圓頭形鉞等,形狀多變、精巧實用,表現了駱越人的聰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鏟為國內壹絕,長舌形,束腰,邊沿加工精細圓潤,束把處有邊牙,以便綁牢。最大的長60多厘米,寬 20多厘米。既是生產工具,也是壹種藝術品,祭祀稻作神靈時又是神器。其設計獨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戰國銅棺,合浦鴨首流銅魁、鳳凰形銅燈、人足形銅盤等,都閃耀者駱越人智慧的光芒。 花山文化是駱越人創造的世界聞名的藝術畫廊,主要分布於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綿延200多公裏,另有5處分布於左江流域的憑祥市、天等縣等處。***有84 個地點,183處,287畫組。主體形象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紅色,平塗成投影式(鬼影),皆兩臂彎肘上舉,半下蹲成騎馬式,猶如蛙泳之狀,整個畫面呈歡歌狂舞之態,震動人心。花山崖畫是駱越人祭祀蛙神的聖地,是按照駱越人敬祀蛙神的場面描繪的。除了蛙神形象,還有奔犬、鹿、鳥、銅鼓、銅鑼、星星、太陽等形象。其產生年代上限在戰國,下限在西漢,長達700多年。少量為後世仿制。其中規模最大的為寧明縣的花山崖畫,壯話叫做岜萊(Byaraiz),岜意為山,萊意為花紋。因其規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個左江崖畫。花山崖畫和世界各地巖畫相比,有顯著的特色。其蛙神形態不僅整齊劃壹,而且綿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較罕見。寧明花山畫面高40多米,寬長達170多米,就壹個“地點”(世界巖畫規則,畫面邊沿外500米內無畫為壹個“地點”)的面積來說,堪為世界之最。此畫面尚可辨認的人物形象達1300多個,所有的大小圖象加起來達4萬多個,世界少有。花山崖畫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這樣大規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藝術珍品,堪稱壹絕。花山崖畫不是靜態古老文化,而是活態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間。至今在古駱越北界紅水河沿岸的東蘭、鳳山壹帶,還保留有“蛙婆節”,祭祀民族圖騰蛙神。節日裏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頭套,跳躍之狀酷似花山崖畫上的動作,其他地方民間流傳的壹種師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們把花山人物形態稱為蛙形舞姿。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壹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壹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溜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壹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墻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 廣西龍脊的壯族山寨

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壹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壹般為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墻,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壹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壹個寨子壹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壹體,就像壹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處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幹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壹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壹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壯族婦女

壯族服飾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鑲嵌壹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為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緄邊,邊條有寬細,壹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三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緄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緄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掛壹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壹起,走動時發出“沙啦吵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壹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著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壹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為主。

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三七分)用發卡固定,或紮長辮壹條,辮尾紮壹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將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現在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繡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壹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三寸寬的繡花布條縫制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壹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三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壹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男女都穿布鞋。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壹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壹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壹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壹人,***吃壹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汙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壹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壹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鬥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鬥笠、帽子。火塘、竈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竈臺。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壹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壹個名字,送嬰兒壹套衣服,壹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幹爹、幹媽。忌筷子跌落地上,認為不吉利。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裏。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