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描繪的是芒種的景象
“四野皆插秧”出自《時雨》。
古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壹種形式,它源遠流長,起源於我國古代的文學創作。古詩通常以五言、七言為主,使用規定的韻律和格律,形式上較為規範。古詩的主題涉及廣泛,比如說,有許多古詩描繪芒種時節的景象。
“四野皆插秧”出自《時雨》。《時雨》是南宋詩人陸遊創作的詩歌,應時之雨連著芒種,正是農桑好時節。“四野皆插秧”的前壹句是“時雨及芒種”,整句是“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這句話的意思是芒種時節有應時的雨水,到處的人們都把水稻的秧苗從苗床裏拔出插入大片的稻田裏。
拓展知識:
芒種時節壹般在陽歷6月6日左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壹。在芒種節氣期間,中國南方地區氣溫升高,天氣潮濕,雨水充沛,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芒種節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的芒種節氣是根據太陽黃經60度來確定的。在芒種節氣期間,太陽黃經進入60度的“芒種角”,這是壹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也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
芒種時節有很多習俗,壹些地區的人會吃芒草。芒草是芒種時節的傳統食品,是壹種草本植物,有的地區稱為“草鞋草”,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在芒種時節,人們會吃芒草、煮芒湯等來度過這個節氣。
還有壹些地區的人會祭祀祖先,芒種時節也是壹些地區進行祭祀祖先和傳統文化活動的時間,例如祭祀孔子、屈原文化名人,或進行龍舟競渡等傳統活動。
芒種時節,中國南方地區開始進入夏季,天氣逐漸炎熱,農民需要開始種植農作物以滿足市場需求。在芒種時節,農民通常會進行插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四野皆插秧”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