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饸饹的簡介

饸饹的簡介

饸饹,古稱“河漏”,是我國北方壹種古老而別具風味的傳統湯食面點。《辭海》中關於“饸饹”的定義,解釋為:“北方壹種用蕎麥面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饸饹,北方壹種面食。王楨《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壹位農學家,他的農學專著《農書·蕎麥》中還有壹句話,《辭海》上沒有提及:“以供長食,滑細如粉。”也就是說,饸饹即是過去的“河漏”,外觀滑滑細細像粉壹樣,在那時是壹種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裏做的搟面條壹樣平常。

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問王婆:“間壁賣什麽?”王婆道:“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大辣酥”不知何物,“河漏子”應是“河撈”的古名,由於語言的變異,今天也有寫作“饸饹”的。這種面食可煮也可蒸,可用辛辣調味,城鄉市場常年制售,街頭攤點比比皆是。尤在民間,幾乎家家戶戶,壹年四季必食之品,就連乾隆皇帝也特別喜食饸饹,特調會做饸饹的人進宮,因此饸饹作為貢品年年奉旨進宮了 。

元代詩人許有壬曾寫到他吃饸饹的感受:“坡遠花全白,霜輕實更黃。杵頭麩退墨,皚齒雪流香。玉葉翻盤薄,銀絲出漏長。元宵貯膏火,燕墨笑南鄉。”詩中的“銀絲出漏長”說的就是饸饹。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蕎麥南北皆有……磨而為面,作煎餅,配蒜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細如粉。”到了清代,有關饸饹的記載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獻《黑龍江外記》、《爾雅谷名考》等,對“河漏”都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清代山西《陽曲縣誌》亦有具體記載:“附近居民各種面食曰:河漏蕎面為之。”並引傅青主註河漏“高齊時所謂促律忽塔是也” 。

饸饹這種美味柔和的面條,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壹種大眾化食品。元代詩人許有壬曾寫到他吃饸饹的感慨:

“坡遠花全白,霜輕實更黃。

杵頭麩退墨,皚齒雪流香。

玉葉翻盤薄,銀絲出漏長。

元宵貯膏火,燕墨笑南鄉”。

詩中的“銀絲出漏長”說的就是饸饹擠壓成形時的狀態。明代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蕎麥南北皆有……磨而為面,作煎餅,配蒜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細如粉。”到了清代,有關饸饹的記載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獻《黑龍江外記》、《爾雅谷名考》等,對“河漏”都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就連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圍場狩獵,途經壹百家子時,都要吃這裏的白蕎面饸饹,而且還特地傳旨,調承德壹百家子的廚師進宮,專到禦膳房為皇帝和後宮皇妃們做饸饹。

山西既是小麥的產地,也是蕎麥、高粱的原產地,且其栽培和食用歷史悠久。所以,對饸饹的制食,自古以來,經營面頗廣。饸饹多以麥粉壓制而成,也有用蕎麥粉或其他雜糧面粉制作的。晉南是小麥的產地,壹般都是用麥粉壓制饸饹,特別是曲沃交裏橋的豬肉饸饹面,馳名省內外。而雁北地區則用蕎麥粉制作,尤在左雲、右玉壹帶,人們最喜歡吃這種面食,如民歌中唱道:“蕎麥饸饹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三晉民間人們還把吃饸饹賦予美好的象征,因為饸饹面食柔軟綿長,以圖長命百歲為吉利,故每逢紅白喜事、老人壽誕或小孩滿月,節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特別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蕎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在三晉城鄉,多有專門壓饸饹的工具,稱為“饸饹床”,小的不到二尺長,大的可橫跨最大的鐵鍋,床身用粗壯而彎曲的木料或鐵制成,前後雙腿,中間挖壹個圓洞,下面鑲上壹塊布滿小孔的鐵皮,與床身平行加壹木棍或鐵棍,當中對準圓洞放壹木芯或鐵芯,使之可以像活塞似的上下運動。將饸饹床置鍋上,待水燒沸時,將揉好的面團坯填滿圓洞,然後將芯置於洞口,手扳木棍,用力壓下,面條便從小孔落入鍋中,待面條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各種鹵汁,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