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食物或者菜譜歷史淵源比較悠久
冰糖葫蘆,酸甜適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簽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壹只只糖葫蘆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壹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那是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了怪病,她突然變得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眼見貴妃壹日日病重起來,皇帝無奈,只好張榜招醫。壹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他在為貴妃診脈後說:“只要將‘棠球子'(即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5~10枚,半月後病準會好。”貴妃按此方服用後,果然如期病愈了。於是龍顏大悅,命如法炮制。
後來,這酸脆香甜的山楂傳到民間,就成了冰糖葫蘆。
2、年糕的由來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壹年比壹年提高。
年糕作為壹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谷。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壹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幹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壹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壹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沒有糯米那樣粘性的谷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壹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壹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
3、巧克力的由來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壹種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壹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壹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壹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4、北京烤鴨的由來
烤鴨的祖先是西方的烤鵝。烤鵝技術被兩次傳入中國,壹次是在元朝,壹次是在清朝。元朝的時候,蒙古帝國占領了很大的地盤,從中國的東部,到地中海地區,都是他的地盤。所以西方人如馬可波羅可以到中國來。他們帶來了不少西方的文化,包括大炮,也包括烤鵝。在元大都就有了烤鴨店。為什麽從烤鵝變成烤鴨?這是因為鴨子是中國的特產。在清朝末年,烤鴨的方法改變了,從燜爐改為掛爐,而且吃法也帶有明顯的山東的特色,實際上烤鴨店就是山東榮城人開辦的。其特點是用餅、大蔥或黃瓜、醬和鴨子壹起吃。餅卷大蔥黃瓜和醬,是山東最常吃的東西。而且這時候,烤鴨的鴨子也從壹般鴨子變成填鴨。填鴨的方法也來自歐洲烤鵝的方法。
5、糖炒栗子的由來
糖炒栗子是京津壹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
南宋時,陸遊在《老學庵笑記》中曾記述這樣壹段動人的故事。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壹祖國的熱望。
6、臭豆腐的由來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饣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壹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壹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7、豆腐的由來
1959年到1960年間,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曾發掘了兩座漢墓。壹號漢墓中,有大面積的畫像石,其中有豆腐坊石刻。這是壹幅把豆類進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產圖像。考古專家認為,此刻畫可以證明,中國豆腐的制作不會晚於東漢末期。
淮南堂是我國淮南壹家豆腐坊的名字,據傳原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麽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壹嘗,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
8、火鍋的由來
我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竈,可以很方便地移動,可以算是火鍋初級形式。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有加熱過的痕跡。奴隸社會後期,出現了壹種小銅鼎,高不超過20厘米,口徑15厘米左右。有的鼎與爐合二為壹,即在鼎中鑄有壹個隔層,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層有壹個開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鏤空作通風的煙孔。有的鼎腹較淺,鼎中間夾壹炭盤,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溫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說是壹種較好的火鍋了。漢代出現壹種稱為“染爐”、“染杯”的小銅器,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積壹般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可以推斷這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唐宋時,火鍋開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多備火鍋。大詩人白居易喜歡邀友至家吟詩賦詞,他的那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中的“紅泥小火爐”,即是唐代流行的壹種陶制火鍋。在五代時,就出現過五格火鍋,就是將火鍋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時的火鍋又稱暖鍋,壹種是銅制的,壹種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來食用。到了清代,各種涮肉火鍋已成為宮廷冬令佳肴。嘉慶皇帝登基時,在盛大的宮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鍋宴請嘉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
9、涮羊肉的由來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於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壹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
相傳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燉羊肉了。廚師急忙殺羊剝皮,剔骨割肉。這時,探馬報道:“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離此不遠了。”兵貴神速,眼看清燉羊肉吃不上了,聰明的廚師想出壹個辦法,他在羊肉上揀了壹個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飯勺草草地攪壹下,便急急忙忙撈在碗裏,加了點鹽,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饑不擇食,飽餐了壹頓,感到這肉片格外鮮嫩。待忽必烈勝利返朝後,重賞了廚師,問清了這種羊肉片的烹調技術,禦賜菜名為“涮羊肉”。
10、“比薩餅”的由來
“Pizza”,即比薩餅是意大利的著名食品。凡到過意大利的人,壹定要品嘗壹下比薩餅。剛從紅通通的爐膛裏烤出的比薩餅,色鮮、味濃、外焦裏嫩、香氣誘人。關於比薩餅的來歷,人們壹般認為它於公元1600年誕生在那不勒斯。傳說,當地有壹位母親,因家裏貧困,只剩下壹點點面粉,正在為給孩子做點什麽東西吃而發愁。鄰居們得知後,湊來了壹點西紅柿和水牛奶酪。這位母親就將面粉和成面團烙成餅,將西紅柿切碎塗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後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噴噴的比薩餅。如今比薩餅為世人所喜愛,並走進了中國。
11、春卷的由來
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壹天,就將面粉制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壹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
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遊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壹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
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
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壹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壹。
12、月餅的由來
據說,月餅在唐代就曾出現,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節祭拜月亮時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後由全家分食。由於月餅象征團圓,有些地方稱為“團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蘇東坡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的《淞南采府》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在的月餅頗為相近。
13、過橋米線的由來
過橋米線已有壹百多年歷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日備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見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許時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癡如呆在壹旁看書。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壹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快,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壹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人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從楊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經過壹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
經過歷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成為雲南的壹道著名小吃。
14、餃子的由來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壹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壹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壹,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蔔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除這些文字記載,還可以看到壹千三百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餃子。它是從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的唐墓裏出土的。出土時,壹只餃子和四只餛飩壹起被放在壹個木碗中。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餃子已傳入我國的邊遠地區。
15、元宵的由來
元宵,南方人又叫“湯圓”、“水圓”、“湯團”等。宋人陳元靚寫的《歲時廣記》稱它為“元子”;《乾淳歲時記》稱它為“乳糖元子”;《大明壹統賦》稱它為“糖元”;《武林舊事》稱它為“團子”。各地制作的種種元宵,雖然風味各異,但均帶有團圓的寓意和象征,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元宵最初起源於宋朝,那時民間開始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沈,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他壹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壹天到晚提心吊膽。因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袁消”有袁氏滅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