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和赤小豆的區別,形狀、功效以及作用各不壹樣
赤小豆又名紅飯豆。是壹種可食的模樣似黃豆的紅色豆類食物。切忌與紅豆相混。赤小豆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鐵等營養成分,有消脂減肥的功能。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有哪些區別呢?
赤小豆1 、 形態 特征 :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
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壹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壹般適合熬粥;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舍。
2、藥用價值: 由於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內臟疲勞,對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對老年性肥胖癥,有壹定的減肥效用。
3、註意事項: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蛇咬傷者,忌食百日。特別的要註意,雖然赤小豆有減肥的作用,但久食赤小豆則令人黑瘦結燥,嚴重時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吸收。還有就是陰虛而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內食用赤小豆的話,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後遺癥。
紅小豆
1 、特征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又稱紅小豆、米赤豆。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江西及上海郊區等地。赤豆又稱紅豆、紅飯豆、朱赤豆。我國各地廣泛栽培。夏、秋采摘成熟莢果,曬幹,除去莢殼、雜質,收集種子備用。
2、藥用價值: 紅小豆不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醫家治病的妙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藥性本草》說可“治熱毒、散惡血”。《本草綱目》記載,紅小豆“味甘,性平,無毒,下水腫,排癰腫膿血,療寒熱,止泄痢,利小便,治熱毒,散惡血,除煩滿,健脾胃。……”醫家通過臨床實踐,認為它對癰腫有特殊療效。例如《朱氏集驗方》稱:“此藥治壹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但水調塗之,無不愈者”。現代醫學還查明,紅小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及傷寒桿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紅豆與赤小豆是有區別的。赤豆也叫“紅小豆”都不是“紅豆”。
紅豆與赤小豆的區別之壹
紅豆, 個頭稍大,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就是常用來做豆沙的豆子, 有祛濕作用。赤小豆, 個頭較小,呈細長形 有紅有黑, 紅如朱,黑如漆, 有毒。 有壹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裏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來催吐的。
紅豆與赤小豆的區別之二
赤小豆是壹種可食的模樣似黃豆的紅色豆類食物。切忌與紅豆相混。赤小豆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鐵等營養成分,有消脂減肥的功能。著名的藥膳赤小豆鯉魚湯,就使人在品嘗美味佳肴中收到利尿消腫、減肥健美的效果。紅豆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等功能,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等癥。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解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藥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等。
紅豆與赤小豆的區別之三
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但是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煮不爛,吃著比較硬。赤小豆性質平和、味甘、酸,是壹種營養豐富的小幹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6克,鈣67毫克,鐵5.2毫克,還有磷,維生素B1、B2、煙酸以及皂草甙等營養物質。由於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內臟疲勞,對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對老年性肥胖癥,有壹定的減肥效用。
紅豆與赤小豆的區別之四
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腫,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則是壹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湯,有驅暑健脾的功效。
赤小豆質地堅硬,難於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後,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向幾名中醫師查詢,他們說,赤小豆與紅豆盡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只供壹般食用。
溫馨提醒: 應該註意與亦有“紅豆”別名的“相思豆”相區別,後者產於廣東,外形特征為半粒紅半粒黑,吃後易中毒。赤小豆與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均有“紅豆”之別名。 相思子產於廣東,外形特征是半粒紅半粒黑,過去曾有誤把相思子當做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萬不可混淆。
小結:看了以上我的介紹,是不是學會區分紅豆與赤小豆了呀,希望對妳有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