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
目錄
1.形態特征
2.分布範圍
3.種植技術
4.購物技巧
5.營養價值
形態特征
竹蓀幼擔子菌芽呈球形,有三層被膜,外被膜薄而光滑,灰白色或紅褐色;中間膠體;內層被膜堅韌多肉。成熟時,包衣開裂,梗推出帽。莖中空,15 ~ 20 cm高,白色,外觀由海綿狀氣孔組成。手柄下部留有塗層,形成團子;帽柄頂端呈鐘形,表面凹凸不平,呈網格狀,凹部密被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狀傘菌,垂如裙,長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 ~ 3.565438±0.5 ~ 2微米。
分布範圍
竹蓀竹蓀分布於世界上許多國家,如日本、印度、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東非。中國也分布廣泛。黑龍江、吉林、河北、陜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臺灣省等省份均有竹蓀的報道,但各地竹蓀的種類不完全相同,其中西南省份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較好。
種植技術
用廢木箱做栽培容器。在箱底鋪上厚度為5 ~ 10 cm的腐殖土,並在上面鋪上竹、木或其他替代材料,在材料上接種竹蓀栽培種子。每平方米用3瓶菌,最後用肥沃的土蓋5 ~ 8 cm,澆上水,在室溫下培養菌。經常灑水保持濕潤。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菌絲可在4 ~ 5個月內長滿培養料。當溫度達到20 ~ 24℃時,細菌芽就會在表土中形成。此時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以上。當菌球鉆出表土時,空氣的相對濕度應提高到95%以上。
畦田栽培
選擇背風陰涼的場地,挖壹個床床,深度10 ~ 15 cm,寬度100 cm,長度不限。在畦底留10cm的松土,先鋪壹層竹片或木塊(幹竹片需洗凈浸泡8 ~ 12小時晾幹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木塊上播1層株,撒1層幹竹葉,頂部覆蓋10cm的肥土。如果遮蔭條件差,就要在苗床上搭遮蔭棚。經常灑水,保持表土濕潤。從接種到收獲需要10-12個月。此外,還有菌種壓培法和塑料袋直接培養法。
經營
(1)水分管理是栽培成功的關鍵。菌絲生長階段土壤濕度應保持在65 ~ 70%,濕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好。如果土壤太幹,可以噴細水,但不能在土壤上積水。
⑵各成長階段的管理。在菌芽生長階段,溫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氣相對濕度為70-75%。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每天可噴水3-4次;每天開窗通風1 ~ 2次,每次30分鐘。
⑶室外苗床栽培的管理。謹防人畜踩踏。在產卵的過程中,平時不要挖檢,以免把菌絲弄斷。
(4)及時填土。如果出土的是埋藏的段木錄,要及時覆土。
購物技巧
主要是聞見顏色。
好的竹蓀日日香,色淡黃。
劣質貨壹般用硫磺熏蒸,聞起來有硫磺味,很白。
營養價值
竹蓀竹蓀營養價值很高。據分析,每100克鮮竹蓀竹蓀含粗蛋白20.2%(高於雞蛋),粗脂肪2.6%,粗纖維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以及鈣、磷、鉀、鎂、鐵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竹蓀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為65438±0.76%,是其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竹蓀的子實體脆甜可口,風味獨特。作為壹道菜,它色、香、昧俱佳,是宴席上有名的美味。在蘑菇飲食文化的各大菜系中,幾乎都有竹蓀名菜。湘菜中的竹蓀芙蓉是中國國宴中的名菜。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訪華時,吃了都贊不絕口。此外,如竹蓀湯、竹蓀烤風吞、竹蓀燉雞片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美食,深受國內外客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