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的中藥屬性
英文名:佛手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別名:佛手柑、手柑
來源:該品為蕓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幹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幹或低溫幹燥。
性狀:該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卷曲。長6~10厘米,寬3~7厘米,厚0.2~0.4厘米。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性味功效:佛手性溫,味辛、苦、酸。歸肝、脾、肺經。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用於肝胃氣滯,胸肋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等癥。 1.該品粉末淡棕黃色。中果皮薄壁組織眾多,細胞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類圓形氣孔。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多角形的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
2.取該品粉末1克,加無水乙醇10毫升,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幹,加無水乙醇0.5毫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佛手對照藥材1克,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納米)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4]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佛手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用法用量:3 ~9克。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黴,防蛀。 1.(《閩南民間草藥》)治痰氣咳嗽;陳佛手6-9克。水煎飲。方中佛手和胃化痰,為君藥。
2.(《閩南民間草藥》)治婦女白帶:佛手15-30克,佛手豬小腸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氣,燥濕,疏肝解郁,為君藥。
3.佛手露(《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治脅肋疼痛,心煩易怒,胸悶不舒,噯氣泛惡,納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癥:佛手120克,五加皮30克,木瓜、青皮各12克,梔子、陳皮各15克,良姜、砂仁、肉桂各9克,木香、公丁香各6克,當歸18克,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藥為粗末,裝入絹袋內,入酒浸,文火煮之,濾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約30克,1日3次。孕婦忌服。方中佛手行氣止痛,和胃化痰,為君藥。 1.陰虛有火,無氣滯癥狀者慎服。
2.《本經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