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傳統糕點有哪些?
重慶開埠後洋人湧入,西洋糖果點心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1930年代,上海人楊子堯開設了“沙利文”西餐館,自辦面包廠。“來鴻順”西餐館、“康元”食品廠陸續出現,開始批量生產西式糕點。
本埠作坊則興起中式糕點,主要有酥皮類的冬瓜酥和佛手酥、糖皮類的麻餅和薄脆、甜酥類的桃酥和杏仁酥、糕食類的燈草糕和綠豆糕等。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雜糖類,有京果、明果、紅元、芝麻片、牛皮糖等數十個品種,酥脆香甜,令人回味無窮。
據老人回憶,那時逢年過節或探親訪友,所帶禮物少不得糖果糕點。主人家上茶,除傳統的瓜子、花生、胡豆、紅苕幹外,照例也要上綠豆糕、芝麻片等點心。
利似春潮帶雨來
抗戰爆發,全國各地主流糖果糕點廠家相繼遷渝,促進了本埠糖果糕點制造業的迅猛發展。
1938年,最先遷渝的漢口“振興”糖果餅幹廠、上海“冠生園”食品廠,均制作西點面包和附設西餐部。中國糧食公司在江北頭塘建立重慶糧秣廠,生產銷售餅幹。“康元”“匯羅”“大三”“中興”“大升”面包房等烘烤西式蛋糕和面包。江浙幫開設“椿茂”“大新”“華豐”餅幹廠等30余家,主打餅幹,新增夾心、威化等品種。
1940年,重慶生產的糖果已有硬糖、軟糖、奶糖、乳脂糖、蛋白糖、夾心糖、拋光糖、膠基糖、巧克力糖、粉糖、茶糖等11類,數百個花色品種,足可與香港和西方進口糖果分庭抗禮。1942年,“新記花果園”推出裱花蛋糕,其造型華麗,深受歡迎。
中式糕點方面,蘇州幫、廣東幫糕點商四處設店開鋪,老字號有“采芝齋”“同義永”“老稻香村”等18家,新增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薩其馬、淋糖扭酥等。本埠“關東村”“端誠”“利群”“傑羅”“新新”等21家,主打本地傳統糕點,新增燈草糕、雲片糕、燕窩酥、回餅等品種。
斯時,糖果店星羅棋布,令人目不暇接。作家、美食家梁實秋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到市中區去遊逛,只覺得異香撲鼻,忍不住垂涎三尺。原來是有的糖果店故意用電扇往外鼓風,招徠顧客。
到1945年,重慶糖果糕點廠商已達220家、大小零售商逾千家。抗戰勝利後壹些廠家遷回原籍。國民黨挑起內戰後,國統區經濟惡化,百業雕敝。到1949年,面粉廠倒閉過半,蔗糖收購停頓,糖果糕點業極度萎縮。
繁榮經濟展宏圖
解放初期,西南公安部依法接管了“國大”代表賴健君經營的“新記花果園”,成立第壹家國營食品企業。1952年6月,又將先後接管的原中國糧食工業公司餅幹廠、糧秣廠,沒收戰犯王耀武出資創辦的“興記大昌”餅幹糖果廠,合並組成重慶市合作社聯合社食品廠。
1954年初,開展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1月,全市80余家私營糖果廠均實現改造,壹律姓“公”。市中區組建了兩個公司,名為“大眾”食品有限公司,“金星”糖果糕點公司;壹個廠,名為“利農”食品廠。
由國家全額投資,1953年新建江津糖果廠、榮昌“虹橋”食品廠,1954年建立了璧山縣糖果糕點廠,1958年建立了“金星”食品廠、北碚“縉雲”食品廠。
上世紀60年代由於天災人禍,國民經濟嚴重困難,副食品全部憑票定量供應。1961年2月,市委指示銷售高價糖果、糕點。為了人民的需要,“華山玉”“冠生園”食品廠晝夜生產,兩廠日產量最高時達40噸,超出常規生產4倍以上,加上其它60個廠、作坊生產,1961年全行業生產銷售1956.2噸,回籠貨幣10651萬元,為全國之首。1965年7月,隨著經濟好轉,高價糖果糕點恢復平價。
此壹時期,重慶產品牢牢地占領了毗鄰的川東、川南市、縣市場,有的產品還進入川西、川北和成都市場。尤其是糖果、餅幹大量銷往湖北、陜西、雲南、貴州、西藏、山西等省區,成為西南地區糖果糕點行業最有活力的生產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重慶糖果糕點業蓬勃發展,各區縣新建了壹大批國營、集體、鄉鎮、個體食品廠。國營企業“華山玉”、“冠生園”、“縉雲”食品廠,陸續引進波蘭夾心糖,德國松化餅幹、巧克力、太妃糖、莫古爾糖,意大利巧克力等生產線,極大提升了質量和口感。花色品種達2500個。
“縉雲”“冠生園”“新渝”“蘭香園”、合川桃片廠、江津食品廠等企業生產的桃片、怪味胡豆、花生糖、米花糖等產品,不僅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還遠銷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日本和東南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