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以前只有窮人才吃是真的嗎?
大閘蟹的貴,讓人根本舍不得揮霍壹般地買來吃。可能壹次也就舍得買個三兩只大閘蟹。而且,也正是因為貴,吃大閘蟹才會有壹整套的講究。有的地方的要求是吃得幹幹凈凈,整只大閘蟹只能剩下殼。而且,大閘蟹吃完後,殼還不能扔,而是要扔進壹鍋高湯中,增加壹些鮮味。喝完了壹碗湯,壹只大閘蟹才算是真真正正地吃完了。畢竟,動輒四五十元壹只的大閘蟹,扔的每壹塊肉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可是,誰能想得到,現如今舍不得吃的大閘蟹,曾經竟然是窮人的專屬美味!以前的上海窮人,曾經在解放前的壹段時間裏,整日都只能靠著吃大閘蟹度日。因為,他們的錢只能買得起大閘蟹,買不起肉。
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範守霖對此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不光是現在的中國人喜愛大閘蟹,70年前的中國人也壹樣。中國人的“大閘蟹情節”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大閘蟹作為季節性產品,壹直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根據範守霖提供的線索,記者在宋人高似孫所著的《蟹略》中發現,古代吃貨們對吃蟹早有相當程度的研究,比如以產地把蟹分成吳蟹、楚蟹、越蟹、淮蟹等;以水域把蟹分成江蟹、湖蟹、溪蟹、泖蟹等。其中“姑蘇婁縣即昆山也,有郁吳塘蟹,特肥大。”婁縣蟹也被今人認為是特指昆山陽澄湖大閘蟹,並被奉為蟹中的極品。可見當時人不光喜歡吃蟹,還對婁縣蟹頗有鐘愛。
在民國時期,1918年11月2日的《申報》上記載:有富人“陳設良菊數十種並備陽澄湖大蟹佐以時鮮佳肴”款待客人。可見,深秋大閘蟹,在那時也算明星產品。
陽澄湖總水面18萬畝,大閘蟹產量有限,尤其在當年不采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陽澄湖大閘蟹絕對可以算是市場上的稀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