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癥的名詞解釋
壹、敗血癥名詞解釋:
膿毒癥歷史上有很多中英文名稱,現在統稱為“膿毒癥”或“全身性感染”。
膿毒癥是指機體對細菌、真菌、病毒等感染的炎癥反應失衡而導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且滿足以下三項指標中的兩項:呼吸頻率>;22次/分,收縮壓≤100mmHg,格拉斯哥評分(GCS)
①頑固性休克
②需用升壓藥維持,平均動脈壓≥65mmHg。
③血乳酸≥2mmol/L可診斷為感染性休克(膿毒性?震驚吧."
二、敗血癥的發病率:
據最新權威文獻統計,2017年,全球共發生膿毒癥病例約4890萬例,其中11萬患者死於膿毒癥,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9.7%。膿毒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區差異很大,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我國膿毒癥的標化發病率為461/65438+萬,死亡率為66.7 ~ 79/65438+萬。根據這個結果和當年的全國人口
二、敗血癥有哪些類型?
根據普查數據,我國每年新發敗血癥患者的敗血癥類型有哪些?膿毒癥可分為革蘭氏陽性菌膿毒癥、革蘭氏陰性菌膿毒癥、厭氧菌膿毒癥、真菌膿毒癥和病毒性膿毒癥。根據不同的人,膿毒癥可分為老年膿毒癥和新生兒膿毒癥。
除上述常規分類外,根據目前臨床使用的診斷標準,膿毒癥是指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註不良或低血壓的感染,如果患者在膿毒癥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為循環和細胞/代謝功能障礙,通常稱為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