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漿面條的歷史起源

漿面條的歷史起源

據說清朝末年洛陽壹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漿,隔了數日,發現豆漿發餿變酸,倒了舍不得,遂胡亂丟些菜葉,熬成糊狀,壹吃味道鮮美,後來家家效仿。舊社會洛陽窮人多,壹般人家買不起面粉。常常以菜代面。花個三五分錢上街舀兩瓢酸漿,回家做漿飯。切少許蘿蔔絲或白菜葉下鍋,待漿起沫後勾點面粉,稠稠的,謂之“挑漿飯”。若再下點小米,謂之“漿米氣兒”。每到飯時,滿院飄香。孩子們聞到漿味兒,興奮異常。三碗兩碗,風卷殘雲。若此時家中來客,漿飯招待,那比請他吃大魚大肉還過癮。當然壹般小康之家做漿面條兒講究了:白面條、芹菜、大綠豆、(或油炸花生米),再佐以韭菜花或辣椒油,綠白紅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饞蟲給勾了去,“剩漿面條兒”是漿飯中的上呂,民諺雲:“漿飯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其魅力。

經過數百年的改良,眼下粉漿面條的制作方法是非常考究的,漿面條,顧名思義,是以面條為主料,但這種面條用的不是上等的面粉,正宗的多為壹些雜糧面,面條壹定要細。最重要的壹點是這輔料-粉漿,這粉漿的好壞,直接決定整個小吃的味道。

做漿時,先把綠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脹後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漿,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放在盆中或罐裏。壹兩天後,漿水發酵變酸,粉漿就做好了。做時把酸漿倒在鍋裏煮至80℃的時候,漿水的表層泛起壹層白沫.這時,要用勺子輕輕打漿,漿沫消失後,漿體就變得細膩光滑,接著再下面條等其他調料即可。

另外壹種輔料是芝麻葉,壹般我們做面條時都是放青菜的,但正宗粉漿面條裏放的都是芝麻葉,但芝麻葉不太好做,也很難找,很多人都用芹菜葉代替。芝麻葉要選初長成葉的葉心,洗幹凈之後,用開水焯壹下,然後放在陰涼的地方曬幹保存起來備用。

如今方城縣的粉漿面條已被洛陽粉漿面條所代替,洛陽人的吃法也是非常講究的,以前的面條裏的配菜基本都是黃豆、芹菜、鹹菜絲老三樣,但眼下基本上都是十幾種時令小菜,像酸白菜丁、黃瓜丁、芹菜丁、胡蘿蔔丁、白蘿蔔丁,小尖椒、榨菜絲、雪菜丁、黃豆等等 ,不過這些都是事先腌制好的,已經入了味,可見下的功夫非同壹般,所以,這吃起來,味道不用再說了。

漿面條傳承千年,流傳至今。當前,洛陽水席(壹道名吃)與洛陽牡丹和洛陽龍門齊名,被稱為洛陽的三絕,在洛陽水席中就有漿面條這道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