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廈門鼓浪嶼的歷史

廈門鼓浪嶼的歷史

鼓浪嶼開發於宋末元初,原名“圓沙洲”、“圓洲仔”。明朝將其改名為鼓浪嶼。鄭成功以此為軍事據點,駐兵演練抗擊清兵。目前仍有當時修建的水草臺、石寨門等舊址。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占領鼓浪嶼,直至1845年撤軍。1843以後,根據中英南京條約,廈門被開放為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占領了臺灣省。為了防止日本進壹步覬覦廈門,清政府決定要求列強“同時保護廈門”。1902 65438+10月10(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壹日)英、美、德、法、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九國駐廈門領事在《廈門鼓浪嶼與福建湧泉道臺延年界規》上簽字,大約在這個時候,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相繼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在此期間,許多傳教士來到鼓浪嶼,他們建立的學校對中國現代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例如,1898年,英國牧師魏和妻子魏愛麗到鼓浪嶼傳教時,“懷德幼兒園”是中國第壹所幼兒園(現改名為日光幼兒園)。

時線

宋元時叫圓沙洲,明代叫鼓浪嶼。因為島的西南海岸有壹塊大石頭,被潮水打了很多年,中間被沖出了壹個大洞。每當漲潮時,海浪拍打洞穴,發出鼓壹樣的聲音,稱為“鼓浪嶼石”,故名鼓浪嶼。據考證,鼓浪嶼系列是在1.08億年前經過長時間的海水侵蝕逐漸形成的。

到了宋代,壹個姓李的人上島開發,打魚曬網,以種田為生,後來興盛起來,逐漸形成內厝坳(廈門話與“李”字諧音),就是現在鼓浪嶼的壹條街道。

元代廈門設千府,鼓浪嶼有兵把守。

明初,廈門設中左守備千余戶,鼓浪嶼開始設置防洪閘,修築碼頭,派兵防守。嘉靖至嘉靖間,玉林在鼓浪嶼抗擊倭寇。萬歷元年,泉州同治丁壹中在孫光巖上題寫“鼓浪嶼洞”四個大字,這是鼓浪嶼的正式名稱。明朝末年,鄭成功在鼓浪嶼駐軍,訓練海軍,並修建了龍頭村,其大門至今仍在。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此駐軍,至今仍有日光巖上的水草臺、石寨門等舊址。

清初,鼓浪嶼澳門作為廈門五大澳門之壹設立,隸屬錢瑩,並派澳甲管理商船、漁船和渡船。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廈門設福建海關正門,鼓浪嶼設清丹小門。此時的鼓浪嶼已經相當繁華。

1841年8月,英軍占領鼓浪嶼五年。

1842年鴉片戰爭後,英、美、法、日、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13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與此同時,商人、傳教士和人販子紛紛踏上鼓浪嶼,建造豪宅、教堂、洋行、醫院和學校,並進行土地投機。壹些海外中國商人也來建造房屋和別墅,並經營電話和自來水服務。1942 65438+2月,日本獨占鼓浪嶼;抗日戰爭勝利後,鼓浪嶼結束了100多年的殖民統治歷史。

1843 165438+10月,英國最早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第壹任領事是入侵廈門的英國海軍上尉。接著,德國、美國、法國、日本、荷蘭、西班牙、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3個國家競相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領事們計劃設立工業部,使鼓浪嶼成為公共* * *界(租界)。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獨占鼓浪嶼,直至中國抗戰勝利。1949 10 6月17日,鼓浪嶼回歸祖國。

2003年撤銷行政區,隸屬廈門市思明區。區劃調整後,鼓浪嶼-石灣植物園景區將管轄10個著名景點,海陸面積245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