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河北有什麽特產呢?
晉州鴨梨 深州蜜桃 興隆紅果 滄州蜜棗 河北血杞 槁城宮面
京東板栗 趙縣雪花梨 巨鹿串枝紅杏 宣化白葡萄 贊皇金絲大棗
紅星蘋果 磨盤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滄州金絲小棗
巨鹿銀花 滄州冬菜 祁州漏蘆 涿州禦米 巨鹿“01”血杞
張北馬 定州豬 虎皮黃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衡水金魚 深澤西河肉糕
冀南牛 壩上長尾雞 抽沙刺繡 曲陽石雕 秦皇島貝雕畫
易水古硯 唐山陶瓷 磁州窯 承德木雕 侯店毛筆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錯橋果核雕 武強年畫 黃驊毛蚶
邯鄲叢臺酒 壩上蓧麥 陽原供佛杏 龍眼葡萄 宣化鸚哥綠豆
八棱海棠 發菜 蕨菜 桑洋驢 西八裏大蒜 安平豆口灑
口蘑 蔚州貢米 小石莊大甜椒 雞澤椒幹 金絲掛毯
棗強營皮 口皮 內畫鼻煙壺 固安柳編 保定槐茂醬菜
汾州黃酒 徐水劉伶醉 衡水老白幹 晉州鹹驢肉 高碑店豆腐絲
漕河驢肉火燒 保定春不老 辛集皮革
主體介紹
邯鄲壹簍油水餃
壹簍油水餃:早在1944年,邯鄲鎮浴新街,有壹個只有壹間門面的水餃鋪,鋪主人是邯鄲縣北蘇曹村的王錦堂弟兄。為了做好生意,王氏弟兄起早搭黑,到集市上購買上好的鮮豬肉和時令鮮菜,配上小磨香油,上等醬油等調味品,用老湯打餡,精粉作皮,精心制做。當夾上壹個熱氣騰騰的水餃,輕輕咬上壹口,那壹汪香噴噴的油水便破口而出。常來的老主顧稱之為“壹簍油水餃”。幾十年過去了,該餃子鋪至今生意興隆,水餃風味不減當年。
勝芳松花蛋(河北皮蛋、變蛋)
產地:中國河北廊坊。
品種:壹般可分為硬心和湯心兩大類。勝芳松花蛋介乎硬心和湯心之間,獨具壹格。
特點:松花蛋個大,色澤好看,蛋白為茶色或琥珀色的膠凍狀,半透明,有松枝花紋;蛋 黃為深綠色或五彩色,粘度適宜,吃起來味美清香,涼爽可口,頗有特色。
工藝:加工制作時,精心挑選新鮮、個大、優質鴨蛋,用生石灰、純堿、茶葉、食鹽等為 原料,采取傳統的加工方法制作,並以大口龍缸封存外運。
大名五百居香腸
產地:中國河北大名。
工藝:系以新鮮豬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為主料,大多為瘦肉;腸衣為漂洗潔凈無瑕的豬腸衣;輔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鹽、砂糖、純高梁酒及陳年醬油等。先將肉料洗凈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種佐料及調料,攪拌均勻,放置3小時左右,待料味入肉後再灌腸。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繩結紮,邊灌邊紮,直至整條腸衣灌滿,然後經恒溫烘幹而制成。
特點:成品色澤純正,腸條飽滿,粗細均勻,肥瘦適宜,香味醇厚,甜鹹兼具,軟滑利口,食之不膩,且耐久存。
東陵糕點
產地:中國唐山遵化。
特點:其外皮色澤以紅、白為主,但所用餡料及裝飾不同:松餅色白,上嵌3個核桃仁,內為白糖餡,間有松子仁;玫瑰餅表皮色紅,印有6朵玫瑰花瓣,餡以白糖、玫瑰花為主;太師餅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內為豆沙餡;龍鳳餅表皮色紅,印有龍鳳圖案,餡以白糖、香蕉、玫瑰絲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紅下綠,餡以山楂為主。除“大八件”外,還有“小八件”及蟠龍酥、蓮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龍吐須等多種式樣,造型別致,色澤美觀,口感酥脆,綿軟酥松,味道有香甜、鹹、酸諸味。
深澤西河肉糕
產地:石家莊深澤
歷史:深澤肉糕起源於西河村,創始人是晚清時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稱西河肉糕,聞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莊、天津、北京等20多個縣市,位居深澤“美食三絕”之首。
據西河肉糕第三代傳人李喜群介紹,西河肉糕是他的爺爺李洛提發明的,據家譜記載,李洛提出生於晚清1871年,成年後在壹富戶的肉坊裏打工,年終他得壹塊驢肉,由於人多肉少,便將驢肉切成細粒,放入調料,煮熟後加入澱粉成形,切片當肉食用,從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誕生了。李家代代相傳,配方秘而不喧,至今已有五代傳人。
工藝:西河肉糕以綠豆、紅薯澱粉為主料,驢肉、驢油、香油為輔料,以多種調味品為佐料。制作方法是將驢肉切成細粒,用煮肉的老湯將澱粉、肉末、油壹並調好,放入盆中,加入調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澤紅亮,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當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壹氣吃飽,是宴請賓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目前,在西 河李氏家族中,有14戶制做西河肉糕,日產達4000公斤。
唐山蜂蜜麻糖
產地:中國河北唐山。
工藝:有和面分劑、搟皮、清面放片、炸制、潤漿等十幾道工序。
特點:淡黃色,有光澤,形狀蓬松,入口有甜脆綿軟之感,油而不膩,利口不沾,蜂蜜味純正清香,形似花朵味盛蜜。
河北柿幹
產地:中國河北內邱。
工藝:包括削皮、選料、晾曬、整形、捂霜等工序。關鍵工序為晾曬和捂霜,因品種不同,晾曬方法各異:制作柿餅是在房頂或場地鋪壹層苫墊物,將去皮柿子放上露天晾曬。制作柿桃是將去皮柿子成串網結在細麻繩上,吊在棚內吊桿上,讓其緩慢自然風幹。捂霜是將晾曬好並經過整形的半成品放入潔凈缸內蓋好,捂壹個白天,使其發汗,至晚間將其取出散開,讓夜間涼風將發出的汗珠吹幹,汗珠中的糖分留於柿面,形成壹層白霜。為使成品掛霜均勻飽滿,壹般捂霜2次左右。
特點:本品加工精細,色澤潔白,肉質柔韌,品味甘甜,耐貯運。
唐山陶瓷
產地:中國河北唐山。
歷史:唐山陶瓷業始於明代,據清代撰寫的《灤州誌》風俗篇中記載:明朝永樂年間“惟 唐山多缸窯能制陶器罌甕盆盎之屬”。當時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後來略產細瓷。
品種:產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盤等日用細瓷和陳設品,***500多種。裝飾方法不 斷革新,如新彩、噴彩、雕金、雕金加彩、結晶釉等。此外,還有工業瓷、建築衛生瓷和工藝美術瓷。
特點: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穎、裝飾多姿、品種齊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生產企業:中國河北唐山陶瓷工業公司。
獎項:工業瓷“鐵貓”牌理化瓷蒸曾榮獲國家銀質獎。工藝美術瓷,1984年榮獲國家銀質獎。
曲陽石雕
產地:中國河北曲陽。
歷史:《曲陽縣誌》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誌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據現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於建築業了。曲陽縣城南 有座“狗塔”,據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5年),為紀念壹只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征召當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曲陽石雕藝術已 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全國各地崇尚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從而也促進了曲陽石雕中各種佛像作品的發展。曲陽石雕佛像造型莊重優美,面貌嚴肅威武, 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至今仍是傳統的主要石雕品種。1953年,從古剎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發掘出佛像、金剛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東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號和作者姓名。 經查明,上述這些作者都是曲陽縣人。唐、宋兩代,曲陽石雕藝術更加繁榮,作品流傳全國許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歷年發掘出土的還有曲陽石雕動物、瓜果等。 在曲陽縣西郊村的壹座寺廟裏,至今還保存有壹尊唐代雕塑的漢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莊嚴,氣宇軒昂,服飾折痕,線條清楚柔和,極為生動傳神。
品種:石雕的花色品種600多個,其中有人物、佛像、瓜果、動物等傳統題材作品;也有 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及現代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還可承制人物、雕像、碑刻、 建築裝飾等圓雕、浮雕品。不論何種石雕作品,都富於民間傳統的魅力和生活氣息。
冀州玉雕
產地:中國河北冀州。
工藝:采用加拿大碧玉、深翠綠玉、芙蓉石、清白玉石等作原料,經選料、下料,按設計圖案鑿大坯,鑿局部,而後第二次校稿,再著力局部細雕,拋光等工序制成。
錯橋果核雕
產地:中國河北三河。
特點:設計新奇,雕工細膩,形象鮮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
涿州禦米
產地:中國河北涿州。
特點:潔白如玉,晶瑩透明,煮熟顆粒長而不斷,香味撲鼻,湯汁清亮;米飯雖值盛夏,放置幾天也不會腐敗,曬幹再煮,色味如新。
晉州鹹驢肉
產地:中國河北晉州。
歷史:唐貞觀年間,魏征出使山東,經過晉州時探望家鄉父老,見到家鄉驢肉很多,但制法不當,風味不佳,便將長安制作驢肉的方法傳授給壹位叫孟雙林的肉鋪老板。孟又結合當地的情況,制作出風格獨特的鹹驢肉,深受人們歡迎。
工藝:選肥嫩驢肉10千克,放入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撈出控幹,切成2~3千克的肉塊,將肉塊放入鍋內,加清水,猛火燒開,去浮沫,加食鹽、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取少許硝放鐵勺內,用木炭點燃,冷凝時將勺傾斜,使其溶入湯中,然後翻鍋壹次,用鐵箅子壓實肉塊,改用文火煮半小時,停火潷去浮油,再燜6~8小時,至肉熟透。將煮熟的肉撈出,食時順肉切條,再切成片後即可食用。
特點:色澤紅潤,鹹香適口,營養豐富,是佐酒下飯佳肴。等等。
河間驢肉火燒
河間市地處廣闊的華北平原中部。古代曾為河間國,漢代封河間王,是為諸侯,後又設府,地處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後,為通往南方各地的“禦路”,相傳道路的寬度為“十八弓”。成為南北通衢大路,俗稱京南第壹府。因此,南北風味的各種飲食文化均在這裏有所發展,尤其是清朝走向沒落的後期,宮中禦膳房烹飪高手回到家鄉,流於民間,靠手藝吃飯。因此有話流傳說:“要吃飯,河間轉”。
八仙之壹張果老在品嘗完世間美味後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自從最後兩只龍在夏朝被人吃了壹條、死了壹條以後,就只有屠龍術流傳下來了,而驢則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讓人吃也吃不完。堪稱第壹人間至味。驢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學士宋祁路過洛陽,在友人處盤桓數日,詩酒唱和之余,大食驢肉,最後竟吃紅了眼,竟將代步的驢也殺來食之。有俗語雲:要長壽吃驢肉,要健康喝驢湯。可見驢肉不僅味美,還兼具食療效果。
河間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來到河間,壹書生“殺驢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裏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贊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現在的形狀和風味。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
保定驢肉火燒
源自保定市徐水縣漕河鎮,現在遍布燕趙大地,“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火燒據說起源於明初。朱棣起兵謀反,殺到保定府徐水縣漕河,打了壹場敗仗。燕王眼瞅著餓得就要見閻王去了。士兵出了個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其實所謂“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饑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地做的火燒吃了。哪知味道還很不錯。於是後來當地老百姓也開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因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馬。這裏的馬可不是做火燒吃的死馬,而是活生生的戰馬。馬成了戰略物資,當然就不能由著老百姓做火燒吃了。但是想吃馬肉火燒了怎麽辦啊?於是就出現了替代品——驢肉。驢肉纖維比馬肉細膩,而且純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而且保定壹帶,屬於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適合養驢。河北地區的驢有兩種,壹種是沿海壹帶的渤海驢,壹種是山區和平原的太行驢。保定的驢壹般都是太行驢,而另外壹種驢肉火燒——河間的驢肉火燒則是渤海驢。相比來說,太行驢比渤海驢好吃壹些。於是在種種際會之下,驢肉火燒就誕生了。
滄州“興濟白”草辮
主產於興濟鎮,系以當地產小麥莛為原料,手工編織的辮形工藝品。柔韌適中,不折不斷,結實耐用,被譽為“興濟鵝白,不染自美”。為加工草帽、禮帽、童帽、旅遊帽、果籃、花籃、菜籃、首飾盒、沙發墊、門墊、壁掛等日用品與工藝美術品的最佳半成品原料。產地從17世紀即開始生產,至19世紀初出口。
保定槐茂醬菜
據有關資源記載,槐茂醬園於清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開業,迄今已有320 多年的生產經營歷史。被稱為“保定三寶”之壹的甜面醬年產8000噸,銷量居全國首位,現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槐茂醬園所產醬菜選料上乘,腌制工藝特殊,形成了“槐茂 醬菜”的獨特風味。相傳、清朝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慈禧太後與光緒皇 帝參謁西陵,經過保定時,曾品嘗過槐茂醬菜,連聲稱好,並賜名“太平菜”。槐茂醬菜已有到40多個品種,什錦醬菜、醬包瓜、醬苤藍絲、醬萵筍、醬三仁、 醬黃瓜、糖蒜、蝦油瓜等都是名產品。塊形整齊、絲條均勻、色澤鮮艷、質地嫩脆、味美甜香、醬香濃郁。
保定健身球
保定健身球,即壽星牌鐵球,始於宋朝,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是明、清兩代宮廷的珍貴貢品,此產品可發出高、低清脆悅耳之聲,被稱為“雌雄”球,是民族傳統產品,古色古香,典雅大方,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能,老少皆宜,是贈送親友的精品,被稱為“東方瑰寶”。既是醫療保健器具,又極具觀賞收藏價值。
保定春不老
“保定府三件寶,鐵球面醬春不老”的民謠,長盛不衰地在保定流傳了300多年。(鐵球介紹見“保定健身球”、面醬介紹見“保定槐茂醬菜”)保定種植的春不老是專供腌漬的壹種葉菜,與疙瘩頭同屬芥菜類,但肉質根小,葉柄長而圓,腌漬後,無論存放多久仍保持綠、嫩、脆的本色,別有風味,既不生筋長柴,又無苦澀味道,為冬春季不可多得腌菜。
辛集皮革
辛集皮革業歷史悠久,始於明,盛於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鎮。現在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裝、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等較為完整的皮革產業鏈。改革開放以來,辛集皮革業這壹傳統優勢,得到迅猛發展,成為全市最大的特色支柱產業。是全國最大的產銷基地,並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北美、歐洲、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皮革服裝600多萬件,出口羊皮服裝革近千萬張。商會企業年銷售額60多億元,出口創匯3.8億美元。
趙州雪花梨
雪花梨早在北魏時就有是向宮廷進貢的土特產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雪花梨的特點是:果肉細脆而嫩,汁多味甜,果汁含糖量11-15%,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果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還可加工成梨罐頭,梨脯,梨汁等各具風味的工業食品和飲料,雪花梨還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咳,潤燥清風,醒酒解毒等功效,中藥“梨膏”即是用雪花梨配以中草藥熬制而成的。
趙州雪花梨暢銷全國,並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趙州雪花梨被農牧漁部命名為“優質農產品”,並在1985年全國水果質量評比會上榮獲果品第壹名。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痛消疫、切片貼燙火傷、止痛不爛"等功能。據現代醫學研究,雪梨能生津渴、開胃消食、消痰祛風、醒酒、解瘡毒等。用雪花梨加中草藥川貝、蜂蜜或冰糖等制成的雪梨膏、梨糖漿等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有明顯的療效。雪梨是肝炎、肝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輔助治療果品。因此,雪花梨被譽為"中華名果"、"天下第壹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