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是什麽?
壹、中秋節來歷壹般有三種說法:
1、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先秦西漢的儒家經典《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發展到後來,貴族官吏、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遂漸漸傳到民間。
2、源於農業生產
中國自古是農耕民族,而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尤其到了八月中秋,正式各種農作物、果蔬陸續成熟的時候,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即秋天的中間這天作為節日,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月餅說
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衍生出中秋節慶。
二、傳說故事
在中秋的傳說故事中,“嫦娥奔月”無疑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了。
這是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子,神話中因服用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
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
有關恒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恒娥,因漢代人避當時皇帝劉恒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
擴展資料:
“中秋節”自古有之,所以它也成了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絕佳題材:
壹、嫦娥
唐代: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雲母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沈。
嫦娥應該後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二、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三、壹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壹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譯文:
回憶起那個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蕩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上舉杯待月光,可是烏雲浸濕了紗窗,雨水打濕了紗窗。
我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滿堂只有蠟燭高燒光閃閃,照耀得酒宴上紅彤彤。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讓我們慢慢把曲唱到終。
百度百科-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