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制作時間和管理是怎樣的?
(1)產卵期的管理:菌絲生長發育階段的管理主要是調節溫度,保持水分,防止雜菌汙染。為防止雜菌汙染,播後10天內室溫應控制在15℃以下。播種兩天後,菌株開始發芽並逐漸向四周生長。此時,每天要檢查幾次培養料內的溫度變化,料溫要控制在30℃以下。如果物料溫度過高,應揭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覆膜。材料溫度穩定後,沒有必要傾斜薄膜。10天後,菌絲長滿料面並進入料層。此時可將室溫提高到20-25℃。如發現雜菌汙染,可在雜菌生長處撒石灰粉或用0.3%多菌靈擦拭。在此期間,空氣的相對濕度會保持在65%左右。壹般情況下,播種後20-30天菌絲就會長滿整個培養料。
(2)出菇期管理: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每天最低溫度1小時打開菇房門窗和塑料薄膜,然後加蓋,增加料面溫差,促進子實體形成。還需要根據濕度噴水,將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調節到80%以上。當菌絲達到生理成熟,遇到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光照,就會擰成很多灰白色的小米狀的菌芽。此時可將其噴入空間,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不要在材料表面噴水,以免影響菇蕾發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時要豎起塑料薄膜,既通風又潮濕,室內溫度可保持在15-18℃。芽堆形成後,迅速生長。2-3天後,當莖稈伸長,頂部形成灰黑色或褐色扁圓形的原帽時,即可揭去覆膜,在材料表面噴灑少量水,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每天噴2-3次,溫度保持在65438±0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