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分別是什麽

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分別是什麽

佛教的基本理念

壹、人性:佛不是來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神秘的神。佛陀的壹切都具有人性。他和我們壹樣,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但在人的生活中,他表現出慈悲、禁欲、般若等超越世俗的智慧,所以他是人性的佛。

二、生命:佛陀發展的佛教非常重視生命,處處教導和指導我們衣食住行乃至起居坐臥。甚至對於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參加社會和國家活動都有明確的指示。

三、利他:佛生於此世,以“教利”為宗旨,教育壹切眾生,利益壹切眾生,以利他為根本。

四、喜樂:佛教是壹種給人喜樂的宗教。佛陀慈悲的教義是解決眾生的苦難,給他們幸福。

五、時代:佛因壹件大事而生於世,尤其與我們的世界。雖然佛陀誕生於2500年前,已經認證為涅槃,但是佛陀給了我們所有世代的眾生壹個好的因緣。所以今天,我們仍然以佛陀的思想和教法為榜樣。

六、壹般性質:佛陀的壹生很壹般。我記得當年的梁漱溟先生,他是從研究佛學逐漸轉入儒學的。他認為佛教的人性不夠,所以太虛大師讓他在漢藏教育學院演講時,他在黑板上寫了“這裏,這裏,這個人”。他說:“我為什麽去儒家,就是為了這六個字談時間。佛教講的是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和尚只搶,但是我們人生的當下生活很重要。佛教講空間和場所,說有這個世界,有別的世界,有無限的世界。雖然這個世界說了那麽多,但是我們相處的世界需要我們去凈化。佛教講的是眾生,不僅是人,還有十法界的眾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眾生無量,其中人最重要。”梁演講結束後,太虛大師做了解釋:佛教雖然講過去、現在、未來,但重點是世俗的布施;在空間上,佛教雖有此世、彼世、無量世,但重視此世也是普遍利益;佛教講眾生,法界雖有十種眾生,但對人類布施更重要。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種儒家經典中壹直強調“我是許多中的壹個”,說明他不是神。《維摩詰經》說佛國佛國向眾生求。沒有眾生就沒有佛,沒有大眾就沒有道可尋。六祖大師甚至說:“佛法在人間,不離人間。從庫博特身邊經過,就像找兔子的角壹樣。”我們要成佛,就要在人性中修行,修行,只有靠人才能成佛。在其他方面,我們無法成就佛道。

道家思想

永生

壹般認為,道家思想的特點之壹是幻想通過各種養生實踐達到長生不老,“從而創造了中醫養生學”;或者從考察養生起源的角度:“壽命無限延長論,

健康維護

馮仁說:“長壽、財富和許多男人是人們想要的。壹個不想獨處的女人有什麽不好?”姚曰:“人多則懼,財多則患,壽長則辱。就是這三個,沒那麽養眼,所以我不幹了。”類似的話還有很多,但都說明了壹個事實,先秦時期的道教作為壹個富有哲學內容的思想體系,不僅沒有追求長生不老、達到長生不老的思想,而且還與這種思想對立。道家認為修形不足以存世的觀點,或者說“生而身死,死而生”等生命現象的解釋,不僅是為了讓人明白追求長生不老的荒謬,更重要的是借助“死而生”最能體現自然規律這壹不可抗拒的事實來解釋自然規律和“道法自然”的思想目的。

道教提倡“養生”,但這個觀念也不包含追求長壽的意思。先治天下而後有閑,而子以“兩臂重於天下”勸趙諾、侯默去爭鄰國之地,可見“得正道者也不凡”,“能尊重生命者,雖富而不愛惜身體,雖窮而不愛惜身體”,不能“以利而廢身”[18]

如果參考壹下《韓非子閑學》中關於“身”和“壽”的論述,就能更清楚地看到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今天或許可以說,孩子聰明長壽,世界就瘋狂。智慧,性;命,命也。活著的人不是從別人那裏學來的。這個世界之所以叫瘋狂,是說人不能做自己能做的事。

今天,有些人在這裏。他們不屬於成衛,他們不屬於軍隊,他們不關心世界的利益。主必以禮待之,以為輕物者重生,故陳大宅設於其夫之上,故人易死,輕物者今日重生,而難得之。

雖然在談及“養生”的思想時,必須考慮到楊朱學派的影響,即無論是道家的“養生”還是楊朱的“重視健康”,本來就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闡述。至於楊朱後學和道家後學如何把這種重於天下的價值觀念轉化為節欲長壽的養生理論,後面還要討論。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考察先秦道家在“生死”問題上的觀點,就不難發現,上述觀點並不是道家的宗旨。在《老子》中,雖然沒有直接討論人的生死,但從壹切不得違背自然規律的宗旨出發,即“風不朝止,陣雨不終日”,是不可能相信長生不老的;“天地皆靜。

不是為了長久,而是為了人民?後來寫的《莊子》講得很清楚,生和死是自然規律,如:“死於中途者,全知也”;“生死,命也。”“妳不能生來就有,但妳不能阻止它。”《莊子》中以寓言、故事闡述道家思想的表現形式,雖然提到了“上至危,下至五叔”的彭祖;南博紫葵與女羅的對話中,有“子雖大,色若聽話,何樂而不為”;我聽到了婕妤的話,比如“古人所拍之山,有神明居住,膚如冰雪,心如處子”[⑩]等等。,但這些描述不能作為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的例證。因為道家引用這些故事和謠言,目的是說明凡事不可刻意追求,也就是所謂的“世人以為修形足以存,而修形之果不足以存,則天下滿譏。”此外,《莊子》中以和姚的名字寫成的對話,更清楚地表達了道家“不知如何生,不知如何死”的思想,以做壹個“真正的人”:

道家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提出的壹種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形成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道家所提倡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性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的壹切事物都處於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道是其基本法則。這是對陶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可以讓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重柔”等思想對中醫養生有很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壹切聽其自然,人類不需要強大。

安靜,這裏主要是指內心的平靜;無本就是不要過多幹預,順其自然,充分發揮人的自我能動性,適合統治者。在養生方面,主要指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具體來說,清靜主義的養神延年思想壹直為歷代養生專家所重視,在養神、調戲、氣功指導、健身運動等方面都滲透到養生科學中。

溫柔壹點,回歸簡單。

老子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充滿活力;東西強了,就會造成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強者為死者;弱者生。”如果經常處於弱勢地位,可以避免早衰。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明、無為,回歸原始的樸素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返樸歸真”。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歷代都有很多崇拜者和繼承者。同時也闡述了補充老莊養生、著述、指導後人的思想。

形神兼備

莊子主張擺脫物欲,引虛靜以養心,但並不否認其有壹定的強身健體作用。《莊子·刻意》說:“熊學舊習新,只是長生之事。此道所引之人,舉形之人,亦為彭祖壽所好。”可見,中國古代的道學是道教所倡導的,從壹開始就用於健身、治病、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