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從何而來!?
實際發展
隨著醫學的發展,營養學的實踐和代表著作
傳統營養學在預防、保健和治療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尤其是在食物營養和食療方面,大多記載在醫學書籍和本草著作中。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重要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也奠定了我國傳統營養學的理論基礎,提出了全面飲食的觀點。如《蘇文·臟氣法》說:“五谷為補,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補,氣味合,以補精氣。”這樣配制的飲食,可以滿足人體健身的需要。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綜合飲食記錄。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以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載有365種藥物。書中還記載了壹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如薏苡仁、亞麻(芝麻)、芡實、山藥、桂圓、幹姜、核桃仁、川椒等。東漢時期的醫家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使用了許多食物來治療疾病。比如治療精神營養不良和抑郁癥的“百合雞黃湯”就是典型代表。晉代葛洪在其《肘備用急方》中首次記載了用藻類治療疥瘡(甲狀腺腫),用豬胰腺治療消渴(即糖尿病)。到了唐代,孟鶚寫了第壹部食本草專著(食療本草),共分三卷,收錄了241種食本草。每種食物都包含幾個配方,配制合理,使用方便。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女方》中的《飲食二十六法》壹文中指出,“飲食能祛邪氣,固臟腑,悅精神,醒腦補血。如果妳能吃食物來緩解疾病,妳可以說是壹個好工人。?作為醫生,丈夫應該知道病源,知道自己做了什麽,用食物治療。如果飲食沒治好,那就給藥。“書中論述了用肝治療夜盲癥;藻類和海帶治療腫痛;用谷殼防治腳氣。”《飲膳正》是元代飲膳醫生胡思慧所著,內容豐富而全面。這本書有三卷。第壹卷概述了各種禁忌,以及聚寶和差異。第二卷介紹“各種湯藥”和“各種疾病的食療”第三卷是食物本草,附有圖集。書中還首次記載了蒸餾制成的藥酒。明代醫家李時珍,勤求古法,博采眾家之長。* * *收集了1892種本草,寫成了《本草綱目》壹書。《本草綱目》既是明代以前的本草大師,也是壹部食物本草的總結。其中,食物占全書本草總篇數的三分之壹以上,均作了全面的評述,並增加了許多以前沒有記載或描述的食物。此外,還記載了大量的治療處方。清代張行雲的《辨病飲食》和王孟英的《趣生飲食譜》也各具特色。
總之,中國的傳統營養學在古代是與醫學同時萌發和發生的,到了商周時期才逐漸成型,並設立了“食醫”專門負責此事。到秦漢唐宋時期,逐漸奠定基礎,經過元明清的豐富發展,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和臨床經驗,值得後人挖掘、繼承、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