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過油怎麽過 肉怎麽過油才嫩

過油怎麽過 肉怎麽過油才嫩

青椒炒肉絲、爆炒牛柳等經典的中華料理中,都有不可缺少的「過油」步驟,將肉片或肉絲放入油鍋中「燙」至七、八分熟,起鍋後再進行第二次烹飪,透過這個技巧,除了能夠鎖住食材鮮甜,還可以維持肉品的形狀與色澤,大大提升菜肴的美味。看似高超的「過油」技巧,其實並不難!想讓料理美味、外觀都更升級,快掌握這幾個過油的重點吧!

過油怎麽過

過油,是將備用的原料放入油鍋進行初步熱處理的過程。過油能使菜肴口味滑嫩軟潤,保持和增加原料的鮮艷色澤,而且富有菜肴的風味特色,還能去除原料的異味。過油時要根據油鍋的大小、原料的性質以及投料多少等方面正確地掌握油的溫度。

1、根據火力的大小掌握油溫。急火,可使油溫迅速升高,但極易造成互相粘連散不開或出現焦糊現象。慢火,原料在火力比較慢、油溫低的情況下投入,則會使油溫迅速下降,出現脫漿,從而達不到菜肴的要求,故原料下鍋時油溫應高些。

2、根據投料數量的多少掌握油溫。投料數量多,原料下鍋時油溫可高壹些,投料數量少,原料下鍋時油溫應低壹些。油溫還應根據原料質地老嫩和形狀大小等情況適當掌握。

3、過油必須在急火熱油中進行,而且鍋內的油量以能浸沒原料為宜。原料投入後由於原料中的水分在遇高溫時立即氣化,易將熱油濺出,須註意防止燙傷。

劃油又稱拉油,油溫在三成熱以上,五成熱以下,原料多為丁、絲、片、條等小型原料。劃油適用範圍很廣,溜、爆、炒以及燒、煮中的部分原料都需經過劃油。

走油又稱炸。走油是壹種大油量、高油溫的加工方法,油溫在七、八成熱。走油的原料壹般都是大型的,通過走油達到炸透、上色、定型的目的。

過油的6個重點

POINT 1 潤鍋:

鍋子洗凈後,開大火燒熱,再倒入少量的油,晃動鍋子讓整個鍋面充份吃油後,把油倒出,這個步驟讓鍋面先沾滿油,能避免之後的步驟沾鍋。

POINT 2 油量要多:

鍋內需要倒入平常2~3倍的油量,油量若太少,食材下鍋時會讓油溫瞬間降低,也會造成黏鍋。

POINT 3 油溫的掌控:

「過油」跟「炸」最大的不同在於油溫,過油要註意的就是油溫不可過高,盡量不要讓油鍋燒到冒煙。潤鍋完成後,倒入冷油,待油溫提升後,即可依據食材性質依序下鍋。雞肉、魚肉的肌肉中結締組織較少、質地細致,若溫度過高會讓蛋白質變硬,口感不佳,建議使用小火、低油溫才能避免肉質過老、形狀破碎,保持住鮮嫩;而牛肉、羊肉的肌肉纖維組織較粗,肉質易老,可以使用大火來過油。另外,上漿食材外頭有壹層粉、糊包裹,能保護食材的養分並維持色澤,因為漿糊中的太白粉跟蛋大概要超過100度才能完整定型,過油的溫度會略高;但也需要註意,油溫太高會讓食物容易沾黏、表面也會因失水過多而變得太硬、失去鮮嫩口感;油溫太低,則會讓上漿的食物脫漿、掉粉,導至外部的澱粉糊化,無法成型。

POINT 4 食材分散下鍋:

壹次放入過多食材,容易讓彼此黏成壹團,造成受熱不均,甚至沾鍋;因此建議根據食材份量分散下鍋,下鍋後必須用湯勺或筷子稍微攪拌,讓食材分散開。

POINT 5 過油至七、八分熟即可:

過油的食材通常會進行二次烹調,肉類表面變色、大約七、八分熟即可起鍋,若太熟會降低口感、失去鮮味;不夠熟則可能讓食材殘留異味。

POINT 6 瀝油:

過油完成的食材起鍋後必須把多余的油瀝幹,才不會影響後續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