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蟲草在野生條件下的生長習性是怎樣的?
野生蛹蟲草大多生長在海拔100 ~ 2000m的北溫帶。蛹蟲草感染並寄生鱗翅目幼蟲。昆蟲入土後,經過壹個冬天就變成蛹,到了第二年的七八月份條件合適的時候,蛹上就會產生子實體。細菌多生於針闊混交林中,地表分布以草為主的雜草,林分溫和濕潤,光照弱,土壤疏松,腐殖質豐富,pH 6.8 ~ 7.0。寄主分布在土壤表層3 ~ 10 cm的土層中。當林中地溫為15 ~ 28℃時,冬蟲夏草長出地面,單生或數個子株,橙黃色,高2 ~ 5厘米,桿狀頭,長1 ~ 2厘米,厚0.3 ~ 2厘米。寄主蛹呈錐形,有環,***9節,絳紫色,長約1.8厘米,厚約0.7厘米,高2 ~ 10厘米。蛹蟲草是由子實體(地上部分)和死蛹體(地下部分)組成的復合體(圖4-65)。
圖4-65蛹蟲草
1.子實體2。蛹體
菌絲在PDA蛋白腖培養基上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下,壹周內可長滿斜面。菌絲白色,菌苔幹燥粘稠,易形成菌蓋,無光照下能產生疏松的氣生菌絲。真菌塗層下的淡黃色。基座上有壹個近圓錐形的子囊菌,頂端裸露面上有乳頭狀突起。子囊菌薄而圓柱形,內部有8個線狀子囊孢子。蛹蟲草與冬蟲夏草的形態差異(圖4-66)主要有:蛹蟲草子實體橙黃色,子實體多為橢圓形,寄主為蟲蛹,顏色為紫紅色;冬蟲夏草子實體黑褐色,子體圓柱形,寄主為昆蟲幼蟲,顏色為黃褐色。
圖4-66野生冬蟲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