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這首詩的作者誰?
駱賓王(640年-684年),字觀光,義烏(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做。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禦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據說武則天壹開始滿不在乎,聽到“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頗有得意之色,但聽到“壹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矍然為之動容,問:“誰為之?”有人告訴她是賓王的作品,她竟責問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感嘆不能為己所用。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逃亡,不知所終。後人因此對其生死多有推測。《舊唐書》與《資治通鑒》都說駱賓王被殺[1],《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郗雲卿在《駱賓王文集》序中認為“文明中,與嗣業於廣陵***謀起義,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孟棨《本事詩》說駱賓王逃脫後削發為僧,“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
壹說駱賓王逃匿於今江蘇南通壹帶,據朱國楨《湧幢小品》記載,明正德九年(1514年),義烏南通城黃泥口壹位曹姓農民挖地時曾發現駱賓王墓,農人掘開墳墓,見“棺內人還衣冠如新”。農人大異之,於是把墓地封回。不久墓址就被水淹沒。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職南通的福建人劉名芳,派人下水搜尋,結果找到幾根“枯骨查牙”,就當作駱賓王的骸骨,迎至狼山東南麓,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南通駱賓王墓。
駱賓王的詩題材較為廣泛,因才高位卑,憤激之情,時見紙上。他的[五言律詩]精工整煉,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筆力雄健。名作《帝京篇》是初唐罕有的長篇詩歌,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絕唱”。他對革新初唐的浮靡詩風,開辟唐代文學的繁榮局面起了壹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