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與鮭魚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與鮭魚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1.歷史因素

魚類洄遊是有遺傳性的,其中壹個主要原因是魚類本身在其物種發展史上決定了它們洄遊的壹系列特征。這種遺傳在每種魚甚至不同種群中都有不同的特點。

在研究魚類洄遊時,必須掌握其發展史上影響洄遊的壹系列歷史和環境因素,這樣才能了解洄遊的原因,探索洄遊變化的基本規律。

2.魚的內在因素

魚類自身因素對洄遊的影響也很復雜,往往與其他外界因素密切相關。這方面最明顯的就是性激素對產卵洄遊的巨大影響。當性腺成熟時,內分泌激素促進魚類新陳代謝的變化,引起魚類的洄遊。比如三文魚,由於性激素的作用,改變體型和顏色,迫不及待毫無保留地從海裏進入淡水。在洄遊期間,魚類的血液化學、滲透壓調節機制的變化也與洄遊有關。如果魚長勢不好,即使到了繁殖年齡也不會產卵和洄遊,所以魚的生理活動對洄遊非常重要。

3.環境因素

(1)溫度:溫度對魚類洄遊影響很大。首先,魚類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與溫度密切相關,產卵洄遊的開始與溫度條件有關。壹方面,成熟的魚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也是魚產卵的主要條件。魚卵、仔魚和幼魚都需要在壹定的溫度條件下發育。魚類的攝食洄遊與溫度的關系更多的表現在溫度上。導致食物生物的變化,間接影響魚類的攝食活動。至於越冬遷徙,溫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此時,越冬洄遊的時間和速度直接受水溫下降的早晚影響。中國的許多魚類經常在壹年中的溫度條件下結束冬季遷徙,向南遊去。寒流來的早,魚類南移的時間也提前且加快的快,說明魚類是跟隨壹定的溫度進行遷徙的。

(2)水流:河流中的水流對湖泊、河流中產卵的魚、卵、仔魚的被動洄遊影響很大。海流對我國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鱅魚)和三文魚的產卵洄遊起著“導向”作用,其卵和仔魚的被動洄遊完全依賴海流。魚卵和仔魚常被洋流帶到很遠的地方,擴大了它們的棲息地分布面積。在各種洋流中生活著不同種類的魚。即使在成體階段,由於獨特的溫度、浮遊生物組成和洋流的理化因素,也與魚類洄遊密切相關。魚類具有感受水流的能力,水流對其感受器的持續刺激能使其感受到水流的速度和方向,這被魚類視為洄遊過程中的“導向”。

(3)水化學因素:水的化學成分,尤其是鹽度,是影響魚類洄遊的最重要因素之壹。壹般穿越河口的魚類在進入淡水河流之前,都要在河口的鹹淡水區待壹段時間,以逐漸適應在相對較淡的水中生活,調整自身的化學因子。鰻魚洄遊到產卵場,“引導”因素可能與水中鹽度和溫度升高有關。

幼鮭在淡水河中生活數月後,沿河向下遊遊去,在海洋中生活數年後,再返回原河進行繁殖活動。是什麽機制引導三文魚精準回歸?美國魚類學家A.D.Hasler經過20世紀50-70年代的長期研究,認為這與氣味遷移有關,憑借其靈敏的嗅覺,可以分辨出自己出生的河流與其他河流之間細微的氣味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