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哪些傳說?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因為是壹年秋季的中期,所以叫中秋,因為每個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階段,所以也叫仲秋。八月十五夜,朗朗明月,如玉如盤,很容易引起人們對故鄉和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所以也叫“團圓節”。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下面簡單分享六個:
壹、秋暮夕月
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傳說在戰國時代,齊國有個醜女,名叫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後來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在宮中賞月,正巧齊宣王也在宮中遊逛,看到月光下的無鹽,覺得她美麗動人,於是就冊封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的習俗,從此就流傳下來。
二、嫦娥奔月
後羿因為射下天上的九個太陽,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愛戴。隨後就娶了美麗善良的嫦娥作為妻子。壹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從此經過的王母娘娘,於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兩顆長生不老的仙丹,服下壹顆可以長生不老,服下兩顆可以升天成仙,後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兩顆仙丹交給嫦娥珍藏起來。
後羿有個徒弟,名叫逢蒙,是個小人,嫦娥將仙丹藏進百寶匣時,被他偷窺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後,後羿帶領弟子們去狩獵,逢蒙稱病沒去,等後羿走後,就手持寶劍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對手,就手疾眼快地打開寶匣,把兩顆仙丹壹口氣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後,立刻感覺身體輕飄,已經能夠飛了,於是飛出窗口,飛向天空。因為牽掛丈夫後羿,所以嫦娥就降落在離人家最近的月亮上。
後羿回家後,侍女們向他講述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又驚又怒,惡徒逢蒙已經逃亡,後羿悲痛欲絕,頓足捶胸,仰望天空呼喊妻子的名字。朦朧中發現,當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這天是八月十五日,並且月亮裏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於是後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遙祭月宮裏的嫦娥。從此以後,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們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祭拜嫦娥,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三、中秋起義
元朝末年,朱元璋聯合各地反抗力量,準備發動起義。軍師劉伯溫想出壹條妙計,利用中秋節大家互相饋贈麥餅的機會,在麥餅中夾帶字條,傳遞起義信息,約定於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時舉行起義。後來起義成功,朱元璋便傳下口諭,每年到了中秋節,便把當年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日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四、燒塔起義
元朝末年,劉福通、韓山童等白蓮教首領利用宗教作掩護,發動農民起義,得到全國各地的普遍響應。潮汕人民為了與周邊地區的起義軍步調壹致,按事前密約,在八月十五這壹天,在空曠的地方用瓦片建塔,燃燒大火,作為起義的行動信號。後來,燒塔就成為中秋節的習俗,被世代流傳下來。
五、舞龍驅疫
相傳在很早以前,香港銅鑼灣大坑區,在壹次風災之後,出現了壹條大蟒蛇,到處作惡,危害鄉鄰,村民們非常氣憤,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將蟒蛇降服。可第二天卻發現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區便爆發了瘟疫。這時,村中的父老忽然在夢中被菩薩告知,只要在中秋節舞動火龍,就能將瘟疫驅除。從此以後,每到中秋節,舞火龍的習俗就流傳下來。
六、兔爺治病
傳說在古時候,老北京城裏鬧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有人染上,吃什麽藥也不管用。嫦娥看到人們的病苦,非常難過,就派玉兔到人間為百姓消災治病。
於是,玉兔就變成壹個少女,來到北京城,走街串巷,治好了很多的病人。玉兔為人治病,什麽報酬都不要,只借別人衣服穿,每到壹處,就換壹身裝扮,壹會兒是男人,壹會兒是女人,壹會兒是算命的,壹會兒又是賣油的,最後走遍北京城內外,直到瘟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