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平山小吃特色!
煎餅:圓形,呈薄狀,可做湯用。近年街頭小吃有“煎餅果子”。
粘糕:春節時各家各戶均蒸此食品。
扒糕:切成小塊加蒜吃。
涼粉:加醋調味,夏天吃。
苦累:用酸蒜調吃。
茶面:多冬季或春節期間使用。
絲糕:也叫:黃子,味鮮美,易消化。
50、60年代平山縣主食仍以玉米面小米面為主。70、80年代,平山縣吃白面較為普遍,炒菜也多起來。白面制品以饅頭為主。烙餅、面條、餃子、餡餅兼而有之,玉米、小米、紅薯只起調節生活作用。?
在平山城,早晨最引人、最紅火的攤點就是小吃,食客圍坐在木板搭成的飯桌邊,邊吃邊聊,講著天南地北、五花八門的故事,攤主們邊忙活著,邊和食客們應承著。這小吃,有扒糕、茶面、涼粉、油鬼、燒餅、烙餅等等,單是那煮的黃燦燦、香噴噴的小米粥,就讓人垂涎欲滴。而炸“油鬼”,可就是平山最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了。?
這炸“油鬼”,看起來,與油條無異,但其中間做折身狀,似壹跪著的小人。據說炸“油鬼”乃油炸檜的意思。宋朝秦檜賣國,世人痛恨,便將兩塊面團兒抻長了,壹做奸相秦檜,壹做其妻王氏,互相纏繞做捆綁狀,下油鍋烹炸而食。而平山的壹個廚師,又別出心裁,將“油鬼”中間折疊而炸,炸熟後呈跪狀,可見其對奸臣的痛恨。炸“油鬼”,在制作中,對面粉的質量要求特別高,對和面時所用的水、堿、鹽的配比要求非常嚴格,炸出後,晶瑩剔透,酥脆可口,人們邊吃,邊想起奸相秦檜,直吃得咬牙切齒,滿口流油。?
在平山眾多的風味小吃中,缸爐燒餅也不失為壹絕。現在平山古月鎮、小覺鎮壹帶的燒餅,尚遺存著正宗的風味。仔細看,那燒餅略呈長方形,扁扁的,壹面沾了芝麻,壹面烙著微黑的糊印。在城市見慣了圓燒餅,已經吃得有些膩的遊客,第壹次看見四四方方的燒餅,心裏不免產生許多好奇。趁著熱,雙手捧了送到嘴裏咬壹口,焦、脆、香、酥,色香味壹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