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春巻」?春巻的歴史、由來?
春卷的來歷:清朝的金門人蔡謙有次受皇上刁難,要兩手同時書寫。看丈夫沒法吃飯,蔡謙的妻子便迅速用面皮裹好各式菜直接塞入丈夫口中,這就是“春卷”。
春卷(又稱春盤)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征,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所以吃春餅逐漸成了壹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春巻=春卷,奌心=點心
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壹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裏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裏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春卷是用上白面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後將制好的餡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卷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
福建此物名春卷,在江浙有“抹油子”、“餃餅筒”……在上海春卷做的只有手指般粗細,在浙江、福建壹帶則做成直徑寸半長約1尺的大家夥。當地人每逢節日都要吃這個東西,好像北方人逢年過節吃餃子那樣。
社會發展至今,春卷已經不再局限於過節期間才食用,現在各個買早點的小鋪子都已經把春卷當做壹個常備的早餐小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