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文魚嗎
三文魚也叫撒蒙魚或薩門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壹。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的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馬哈魚壹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我國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中文學名:鮭魚
拉丁學名:Oncorhynchus
別稱:北鱒魚、大馬哈魚、羅鍋魚、馬哈魚、麻糕魚
二名法:Oncorhynchusket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亞綱:新鰭亞綱
目:鮭形目
科:鮭科
分布區域:大西洋、太平洋,美洲大湖,黑龍江
分享
外形特征
三文魚
三文魚體側扁,背部隆起,齒尖銳,鱗片細小,銀灰色,產卵期有橙色條紋。鮭魚肉質緊密鮮美,肉色為粉紅色並具有彈性。
三文魚是世界名貴魚類之壹。鱗小刺少,肉色橙紅,肉質細嫩鮮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魚類。同時由它制成的魚肝油更是營養佳品。
生活習性
三文魚為溯河洄遊性魚類,BC的主要品種有chinook, sockeye, pink, chum和在河
三文魚
圖冊 4張
溪中生活1~5年後,再入海生活2~4年。產卵期為8月至翌年1月。溯河產卵洄遊期間,它們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壩,經過長途跋涉,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產卵場,而且還不攝食。
每年的大概是7月~10月間,會有成千上萬條三文魚到加拿大佛雷瑟河上遊的亞當斯河段繁衍後代。
它們都是從太平洋逆流而上而來的。行進的過程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進壹個階段就有壹個層梯式的“增高”。到壹個“層梯”,就好比我們上臺階壹樣,需要邁步向上。而魚只能靠身體不停地跳躍,才可能達到下壹層梯。(如同鯉魚躍龍門壹樣。)可是因為特殊的環境及三文魚特別的產卵習慣,必須要到達這個長距離高海拔層梯的上遊,才可以產卵。所以它們所躍的不僅僅只是壹兩層的“臺階”,而是很漫長的回流之路。
在這些臺階上面,會有許許多多即將冬眠,需要補充食物的熊。這些熊會叼住因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魚兒,所以也會有許許多多的魚死於熊逐漸肥大起來的肚子裏。
只有經歷過層層難關後,三文魚才可以抵達最上遊的壹個平靜的湖面產卵。產卵後,三文魚死亡,結束它的壹生。
還有壹些鳥類會食用三文魚們辛苦產下的卵,供給自己生存。而三文魚死去後,
三文魚
圖冊 3張
它們的屍體會供許多動物食用。也有壹些類似狼的陸地動物會叼著三文魚,在森林內覓食。而食用後,陸地動物則會將剩下的殘骸留在那裏。隨著時間的流逝,殘骸慢慢腐爛在地裏,成為大樹的養分,幫助森林成長得更加茂盛。
孵出的小魚苗將會重新回到海洋,成長之後,它們又會沿著長輩走過的路成群洄遊,奇怪的是它們總是能準確找到母親產卵的地方,重復同樣的悲壯。
生長繁殖
三文魚
三文魚是美國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的研究人員將大西洋三文魚、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魚以及大洋鱈魚三種魚進行基因雜交改造,培育出來的壹種全新三文魚品種。其具體做法是,在大西洋三文魚的受精卵中植入從奇努克三文魚體內提取的生長激素基因序列,以及從大洋鱈魚體內提取的抗凍蛋白基因序列。
為何選擇這三種三文魚進行雜交培育?奇努克三文魚是鮭魚家族中體形最龐大的壹種,而大洋鱈魚血液中的抗凍蛋白,則可以讓它們在寒冷的水域中生存。
普通的野生大西洋三文魚,通常只會在春夏季節的溫暖水流中發育成長,需要三年才能長大。但“吸收”了奇努克三文魚和大洋鱈魚優良基因的AquAdvantage三文魚則不同,在合成基因的作用下,它在寒冷的氣候中依然能分泌生長激素,這樣它的生長周期更短,上市時間從三年縮短為壹年半,而且身材也比普通野生三文魚要大得多。
三文魚
圖冊 6張
看上去轉基因三文魚將會給漁業和環保帶來福音。就像AquaBounty公司總裁Ronald Stotish博士說的那樣:“轉基因三文魚的快速生長能力可以降低養殖成本,它的環境適應能力又意味著三文魚可以在鄰近陸地甚至居民區的地方養殖,既方便供應,也減少了運輸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不過美國民眾卻不這麽看,他們更關心的是,這種既不會增加任何營養成分,也沒有變得更美味的三文魚吃下去是否安全,Stotish覺得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我們的轉基因三文魚跟傳統的大西洋三文魚在每個衡量角度上都是壹致的”。在AquaBounty公司遞給FDA的試驗數據中,轉基因三文魚在口感、色澤、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蛋白質等諸多方面,都與大西洋三文魚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沒有任何區別。
AquaBounty方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