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所恐懼的,其實是不敢面對的自己
看《百年孤獨》的時候有壹個情節:馬孔多的大雨下了整整4年11個月零2天,年老的烏爾蘇拉背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水蛭……
看到這,我差點把書扔掉。因為密集恐懼癥,即使沒有親眼看到,但只需要想象壹下,依然會頭皮發麻。
有時候,愈強迫自己不要想,但大腦越不聽使喚。於是我鬼使神差地百度了水蛭的圖片,密密麻麻的,看的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而後,接下來壹段時間,遇到下雨我的腦海裏就會出現密密麻麻水蛭的畫面,特別崩潰。不能去陰暗潮濕的角落,不能待在昏暗幽閉的空間。前段時間持續的雨天幾乎快讓我心長毛了。
這恐怕是“No zuo no die”的最好例證。
就在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候,頭皮和後背依然發麻。
除此之外,我還有幽閉恐懼癥,特別害怕黑和局促狹小的地方。壹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會留壹盞燈,當初買房的時候就堅決不考慮沒有窗戶的衛生間和廚房。
這大概是壹種因為個體差異的生理現象。我沒有查證過,不知道這算不算壹種病態。
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比較恐懼的事物吧。有的怕貓,有的怕蛇,有的怕老鼠。但只要不接觸自己所恐懼的事物,我們還是會過的很愉快的。
可是,遠離了令妳恐懼的東西,就壹輩子也不會恐懼嗎?
02
我們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意念,既不能遠離,也不能克制住去想。
如我,依然看完了《百年孤獨》,對那段描寫看的很詳細,壹邊忍受著頭皮發麻的痛苦,壹邊仔細看。
於我而言,越怕越想弄明白。深入了解之後,或許就會增加免疫力,從而不再害怕。
就像小時候走夜路,總感覺後面跟著個鬼,所以看到害怕的影子,我總會定定地站住,讓自己看的明明白白,哦,原來是只貓,原來是棵樹。反正仔細看完之後,反倒沒有那麽害怕了。
兒子壹歲半的時候,我因為學中醫買了壹個人體穴位模型,是肉色塑膠的,有40公分高。上面遍布所有的穴位名稱,用的是黑色字體,乍壹看挺嚇人。兒子第壹次看到它的時候,嚇哭了。
但是他哭完以後,又跑到模型旁邊,又想拿,身體又躲得遠遠的,壹邊靠近,壹邊躲閃,讓人忍俊不禁。最後,反復很多次後,他終於可以無障礙地抱著那個模型愉快地玩耍。
他克服了恐懼的障礙。
看,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只有面對,才能超越。
03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壹個故事:有壹個年輕人遭遇家庭變故,窮途末路想去輕生的路上遇見了壹幫歹徒,他面無懼色,心如死灰。歹徒被他視死如歸的樣子嚇壞了,驚詫著逃離。
對於年輕人而言,死都不怕,還怕什麽?後來,他並沒有選擇放棄生命,而是得到了重生,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只是因為輕生的最後壹刻,他的意念裏只有壹句話:“妳死都不怕,還怕什麽?”
是啊,人生路上波折重重。我們往往就被當下的困局擾亂了心智,覺得無法再前行了。其實是因為,我們只是遠遠地望著困難,並未靠近它,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麽,到底有多難。
我們只是被自己給嚇住了。最大的恐懼感其實是來源於我們的內心。
《冰雪奇緣》裏,艾爾莎天生擁有制造冰雪的魔法,在壹次玩鬧中,她的魔法不小心傷害了妹妹,從那以後,她開始身居幽室,與世隔絕,因為害怕傷害其他人,所以她的生命中出現了極度的恐懼。
越恐懼,她的魔法越失控,最終她在失控中冰封了整個城堡。她逃離了。
影片的最後,她用愛克服了恐懼,方才明白,原來壹直以來魔法的失控,正是因為她的恐懼。當她不再害怕,當她用愛克服恐懼,她駕馭了她的魔法,為他們的城堡制作各種浪漫的冰雪世界,從此擁有了隨心所欲的幸福人生。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因為無知和未知而害怕。
04
早上看了壹則新聞,開網店改變銀行的馬雲搞起了機器人,做搜索,做地圖的李彥宏完成了無人駕駛,他們開始推出人工智能產品,三到五年,有大批的保姆和司機將要失業。
細思極恐。
且不管這個人工智能時代進展地有多快,離我們有多遠,但至少這是壹個趨勢,這個世界在悄悄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轉變就是壹瞬之間。
很多人總覺得改變很難,跳出壹個熟悉的領域從零開始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是,事實就是這麽殘酷,越是害怕改變,越要承擔不改變的巨大風險。
對於未知的東西,我們總覺得很遙遠很艱難。要去重新學個技能,要去重新找份工作,要換壹個行業,要融入壹個新圈子,太難了。
要戰勝恐懼,只有下定決心去做。
未來艱難與否,走下去才知道。另壹種活法幸不幸福,只有擺脫現有的生活才知道。
當然,保持現狀很容易。
可是這個時代已經不允許我們保持現狀。如果三年前的我們和三年後沒有變化,那我們就要被巨大的變化所吞噬,我們將無所適從。
05
這個世界就像壹盒美味的巧克力,但妳永遠不知道下壹顆是什麽味道。
無論妳是幹著壹份戰戰兢兢的工作,還是維持著壹個風雨飄搖的家,亦或是幹著壹份正在走下坡路的事業,妳都要弄清楚,不敢往前邁出那壹步,到底是害怕什麽?
也許,那份妳想放棄的工作並不適合妳,那個妳拼命想去挽救的婚姻其實已經走到了盡頭,那份妳自認為的事業早已不順應潮流。而妳害怕的不過是怕會變得更糟糕。
歸根結底,這種不自信,只是妳能力的缺漏。
恐懼那個毒瘤的背後,其實是能力滿足不了欲望的痛苦。
但是,如果可以正視自己,我們又怎麽會有恐懼?
人生就是查漏補缺的過程。
在哪個環節有欠缺,未來都躲不過,“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並不是玩笑話。
還不如,早點正視自己,早點補足自己的能力,機會來的時候,輕松抓住,而不是戰戰兢兢充滿恐懼。
人生永遠都會有更糟糕的事情發生,那些讓我們猝不及防的事情,不過只是人生的常態。
當然,永遠也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美好乍然降臨。
那些令我們所恐懼的,並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給自己設置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