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戰役影響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戰役影響

民國三十年(1941)十二月底至民國三十壹年(1942)壹月中旬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本稱第二次長沙會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盟軍取得的第壹次勝利。就中國戰場而言,這壹仗是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誌的戰略相持階段國軍的重大勝利之壹。即使是1945年3-5月戰略反攻階段的最大勝利: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會戰,日本稱之江、老河口會戰)也無法與之相比。

由於李玉堂等將領指揮10軍成功保衛長沙,戰鬥結束後,原本屬於“留罪”的軍長李玉堂升任27軍副軍長,10師原軍長方顯爵,28原團長葛升任10師副軍長。其他在戰鬥中立下戰功的將領也受到了國軍統帥部的嘉獎。雖然中方打了勝仗,但也得出結論,在日軍後期的攔截中,中國軍隊忽視了對道口的重點控制,未能摧毀日軍的道口設備,從而避免了日軍被大規模建制殲滅;而日本則認為戰鬥準備不充分,過程中指揮多次變更,使戰鬥陷入被動。

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後,中國第九戰區舉行了大規模的慶祝大會。此外,這場戰役結束後不久,美國宣布向中國貸款5億美元,同盟國也決定任命蔣中正為盟軍“中印緬戰區”的最高指揮官。次月,蔣中正訪問印度,遊說印度加入盟軍陣營。由於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大獲全勝,印度最終同意加入盟軍。隨後,美國和英國宣布廢除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此後兩年,日軍再也沒有對第九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但第九戰區的部隊,尤其是長沙前線守軍,因為長期僵持而放松了警惕,日軍經過這次戰鬥總結了經驗教訓。因此,在1944年的恒昌戰役中,經過充分準備,日軍集中20多萬人進攻第九戰區,並改變了行軍策略。而是在1944第四次攻下了嶽麓山逆著湘江水流的炮陣地,攻下了長沙。僅在衡陽保衛戰中,第10軍就獨自堅守衡陽47天,沈重打擊了日軍,大大延緩了日軍開辟“陸上交通線”計劃的進程,使日本國內生產物資匱乏,從而為中國軍隊盟軍在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攻作戰創造了戰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