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屍肉的“僵屍肉”之爭
“臭死了,壹整節車廂,壹開門我差點吐了。”長沙海關緝私局民警張濤(化名)說。
據了解,這兩起案件共抓獲20人,其中湖南17人,廣西2人,廣東1人。
當天,在長沙* * *發現3個冷庫,用於存放這些走私凍品,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冷庫裏堆放著大量包裝上寫有外文的凍品。李走私的凍品存放在其中兩處,通過長沙紅星冷庫的門面,分發給湖南省14市縣及全國各地。
紅星冷庫占地180畝,是湖南最大的凍品批發市場,也是湖南省凍品的主要集散地。據長沙海關保守統計,紅星冷庫80萬噸凍品年吞吐量中,約有1/3是來源不明的境外凍品。
冷凍技術的發明最初是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度。但記者了解到,壹些走私凍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顯示,“肉齡”長達三四十年。6月,在海關開展打擊走私凍肉專項行動期間,壹群比他年長的80後凍肉在廣西某口岸被緝私人員查處。
專家告訴記者,多年的冷凍肉質量會比鮮肉差,但只要冷凍過程中沒有解凍現象,從外觀和口感上很難分辨。而走私肉的運輸條件惡劣,在不斷解凍的過程中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甚至開始腐爛再冷凍,其衛生安全和食品質量不堪設想。
這些來歷不明的肉類通過批發市場進入大排檔、餐館甚至正規超市。隨著生鮮電商的興起,壹些線上平臺也成為他們潛在的銷售渠道。這些肉類經過醬油腌制和辣椒調味後,有的被制成袋裝熟食,有的則演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消費者難以分辨。
很多人愛吃的“泡椒鳳爪”是走私凍品的“重災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些“好吃”的雞爪甚至有幾十年的歷史,可能來自國外。不法分子用雙氧水等漂白劑浸泡,讓它們看起來胖乎乎的,白嫩嫩的,“賣相”特別好。
據調查,李和他的家人在過去的壹年裏至少走私了數百噸豬腳和雞爪到湖南,然後通過紅星冷庫的門面分銷到全國各地。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最新的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中國只允許從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達黎加、智利和匈牙利進口牛肉。不是從這些國家進口的走私牛肉壹般賣20元壹斤,而鮮牛肉市場平均40元壹斤。
從湖南的案例來看,暴利促使不法商人鋌而走險,最終形成了境外發貨、香港集運、越南中轉、中越邊境“螞蟻搬家”走私、長沙收貨的凍品走私鏈條。
據相關人員介紹,最常見的走私路線是:走私分子從海外低價進貨,用集裝箱運到香港,再運到越南海防,在中越邊境芒街拆解,雇傭邊民“搬螞蟻”將凍品運至國內。幾十名邊民在壹兩個小時內就能搬動壹個35噸重的集裝箱的冷凍貨物。
由於冷藏車運輸成本高,走私分子從南寧用普通汽車運輸凍品到長沙。12小時後,這些貨物剛剛解凍,有的甚至開始腐爛發臭。運抵長沙的凍品被搬進冷庫再次冷卻,然後發往湖南各地、廣東、四川、重慶等地。
據了解,紅星冷庫內很多店鋪將國產肉與進口肉混在壹起銷售,經常可以看到貼著各種外文標誌的冷凍箱被卡車運到各地。“想買有檢疫證明的肉就買國產的,想買便宜的就買進口的。”壹位商人直言。
更令人震驚的是,走私凍肉的鏈條涉及很多地方。在6月份的專項行動中,經初步偵查發現,2015年6月以來,廣東番禺的、黃、溫某、遼寧大連的劉等21走私團夥承接了北京、天津、重慶、河南、廣東等地貨主的凍品進口訂單,境外走私凍品源源不斷流入國內市場。
不久前,皇崗海關、羅湖海關在福田口岸出入境大廳開展凍品、海鮮專項排查,甚至發現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方式走私凍品、海鮮入境。長期從事牛肉貿易的崔告訴新京報記者,這種陳年凍肉多為國外戰略儲備物資,主要在美國。在儲存材料的更換中,壹些陳年牛肉開始流通到市場上。“經過長時間的冷凍儲存,牛肉的表面積已經開始氧化變黑,所以不會作為冷凍肉直接賣給消費者。但經過餐館鹵制、油炸等烹飪方法處理後,可以掩蓋牛肉的外觀,口感與正常牛肉相差無幾,普通消費者難以分辨。
據了解,出於戰略儲備和穩定價格的需要,各國會主動冷凍儲存大量肉類。根據我國2007年頒布的《中央儲備肉管理辦法》,冷凍豬肉原則上每年儲存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冷凍牛羊肉原則上不輪換,每輪存放8個月左右。
“牛羊肉等冷凍產品在我國的保質期壹般為8個月至12個月,到期後不得解凍。而世界上其他國家保存時間更長,壹般可達2年。”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國家對凍肉保質期有詳細規定,但冷庫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並不是所有標準都嚴格執行。
事實上,老齡戰略儲備肉的身影在世界上也屢屢出現。2010俄羅斯內務部經濟安全局在別爾哥羅德破獲壹起肉制品走私案。冷戰時期,儲存和冷凍了30多年的“戰爭肉”通過烏克蘭從美國、巴西、比利時和加拿大走私到俄羅斯。犯罪團夥從事這壹活動已有數年。《僵屍肉》出版後,也引發了諸多質疑。網上有消費者表示,40多年的儲存和冷凍成本甚至超過了凍肉本身的價值,根本不需要花大力氣走私到中國。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種戰略儲備肉的倉儲成本很低,不同於營利性冷庫需要考慮倉儲和電費。作為戰備物資儲存的肉類折算冷凍成本約為每噸17元。
也正是低廉的倉儲成本和價格,催生了走私過期陳化肉的市場熱潮。該人士稱,懷疑是低於30-40元的牛肉。在過期肉的國際市場上,肉制品銷量大幅增長的中國首當其沖。事實上,長沙海關破獲的“僵屍肉”走私案並非首次。2014 10,長沙市工商局對湖南紅星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查獲豬肚、雞爪、豬腳等動物產品25.3噸,大部分超過24個月的保質期。部分進口凍肉沒有通關證明,涉嫌走私。
6月24日以來,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東城、豐臺等地的多家菜市場和肉類批發市場,發現北京市場普遍供應冷鮮肉,但很少銷售凍品。多位商家表示,出售的肉都是剛宰殺的,沒有凍肉。因此,在零售市場上很難看到陳年凍肉。
那麽,“僵屍肉”在哪裏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走私肉已經形成了壹個完整的再加工、分銷的產業鏈,重點轉移到二三線城市。
“走私肉從香港入關後,主要銷往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市,目標客戶是小餐館。”壹位接近經銷渠道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種過期凍肉進口價格很便宜,也沒有檢驗報告。為了躲避檢疫監管,配送也會避開北京上海等壹線城市,重點供應二三線城市的餐廳。“這種肉存放時間太長,會註水保持外觀有光澤。用手摸,表面有黏黏的感覺。”
在這個走私銷售網絡中,形成了駐點團隊、環環相扣的嚴謹模式。該人士稱,走私肉從國外運到香港等港口,再清關進入廣州等分銷城市。經過分割再冷凍後,賣給全國各種渠道。同時,工廠和冰櫃往往建在偏遠的郊區。運輸過程中,幾個團隊走不同的路線,每個地點和環節都有同行接應,直接賣給酒店和餐廳。
另壹家從事烏拉圭牛肉進口的香港貿易公司負責人林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儲存三四十年的“僵屍肉”其實在業內並不多見,在國外壹些冷庫統計才會流出,而超過保質期1 ~ 2年的凍肉在市場上需求量最大。據他介紹,進出口肉類貿易周期長,交易量巨大。壹旦積壓到期,就會有大量經銷商找上門來,“提出以40% ~ 50%甚至更低的價格全部買下。”多位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和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利用技術手段,壹般可以通過檢測肉類的感官和微生物指標來確定是否過期,但很難直接確定陳年凍肉的實際儲存年限。
我國現有的肉制品檢驗標準是GB2707-2005《鮮(凍)畜肉衛生標準》和GB/T 1723-2008《鮮凍切牛肉衛生標準》。其中,肉制品的檢測重點是色澤、粘度、氣味等感官指標,冷凍禽肉解凍失水率、揮發性鹽基氮含量等技術檢驗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微生物指標。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學會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分會理事長南慶賢表示,陳年凍肉在長期儲存過程中,表面會變成黃色、棕色甚至氧化黑色,其肉質細胞中的營養早已流失,纖維品質也發生了變化。但是,“進口走私中很難保證倉儲環境。壹旦汽車達到0℃以上的解凍條件,凍肉會迅速滋生細菌,導致腐敗。這時候即使再冷凍,肉裏面還是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細菌。”
江西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黑龍江、安徽、重慶等省市紛紛開展“僵屍肉”專項整治。批發市場、大型冷凍食品倉庫、餐飲企業重點檢查凍肉來源是否合法,是否超過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