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真菌的次級分類

真菌的次級分類

我們通常所說的真菌包括細菌、黏菌、卵菌和真菌。所以“菌類”這個詞嚴格意義上並不是分類學詞匯。細菌的屬是monera王國。黏菌、卵菌和真菌都有真核生物。它們屬於林奈的真菌界,屬於威塔克(1969)的真菌界。按照現在的分類學觀點,原本放在真菌界的卵菌綱和粘菌綱已經從真菌中分離出來了。在Cavalier-Smith(1988-1989)系統中,卵菌綱和粘菌綱分別歸入鉻菌界和原生動物界。真菌界僅包括壺菌門、接合菌門、子囊菌門和擔子菌門。

真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分布廣泛。子實體的大小差別很大,大部分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區分。由於課堂上關於真菌分類的知識很少,只要求在實踐中掌握大型真菌(菌類)的生物學特性和分類特征,並能識別大型真菌的主要類群和壹些常見的屬、種。

大型真菌的主要類群

大型真菌是指子實體較大的子囊菌和擔子菌,壹般指廣義的蘑菇或大型真菌,即翻譯成蘑菇或蘑菇。目前,中國已知的大型真菌有3800多種。其中,姬松茸1600種,豬苓1300種,天麻300種,木耳、銀耳100種,子囊菌400多種。下面根據實踐的具體情況,簡單介紹壹下常見大型真菌的科屬特征。1.子囊菌門

1.1鍵盤

麥角菌科的子囊菌嵌在基質或菌絲體層中;肉質基質或棉絮狀菌絲體層為淺色或深色,常呈橙色;子囊呈圓柱形,細長,頂部加厚呈圓頂狀,有壹個狹長的線形孔;子囊菌無色,線形,開始時沒有隔膜,然後逐漸形成許多隔膜,最後從每個隔膜斷裂成單細胞片段。例如麥角菌和蟲草。

1.2水龍骨科

竹紅菌科的子囊菌部分或全部嵌入突出的基質中;子囊孢子有8個,但每個孢子常分裂成兩個近圓形細胞,成為16個孢子。例如足基質。

1.3木聚糖

炭角菌科的孢囊外殼為黑色,嵌在基質中。子囊菌是圓柱形的,有柄;8子囊孢子,單細胞,深色;有側絲和邊緣絲。例如炭角菌屬和達爾迪尼亞菌屬。

1.4希洛提勒斯

(1)地舌菌科子囊菌有柄,有舌狀、桿狀、勺狀或頭狀,顏色各異;種子層覆蓋在子囊的上表面;無蓋的領結;生於森林的地面上,腐爛的枝葉上,以及其他潮濕的有機基質上。例如Spathularia flavida。

(2)子囊菌為杯狀或盤狀,顏色由亮到暗,有時有柄;子囊菌無色至深色,卵圓形至細長形,單細胞至多細胞。例如Cudonia屬和Chlorociboria屬。

1.5派齊紮萊斯

(1)柏子科子囊菌為圓盤狀或杯狀,常大,無柄至柄,亮至暗,肉質,薄而脆;當它遇到碘時,囊的頂部會變成藍色。如盤孢屬、沙生土孢屬和盾殼屬。

(2)羊肚菌科子囊菌體型大,有柄,多數為海綿狀(菌蓋表面有明顯網狀棱紋)或鐘形菌蓋,少數為杯狀或碗狀;種子層覆蓋在蘑菇帽的上表面;淺黃色到棕色。比如羊肚菌和Verpa。

(3)羊肚菌科子囊菌體積大,有柄,形狀多樣,從盤狀、馬鞍狀到腦狀不等;亞固體層覆蓋上表面。如Helvella和Gyromitra。2.擔子菌門

2.1瓊脂

(1)潮蘚科擔子果肉質易腐;柄居中,蓋被蠟狀物質覆蓋;真菌褶皺直到延伸,厚、糯、稀、尖;擔子的長度是擔孢子長度的5倍以上;孢子光滑,呈橢圓形或長圓形。趴在地上。例如濕生菌屬和濕生菌屬。

(2)擔子果(側蒴科)肉質,易腐或堅韌,潮濕時總能復原;柄是部分的,側生於近中胚層,或無柄,與帽組織相連;真菌褶皺從基部延伸或放射;孢子無色,很少銹色。在原木上。如側耳屬、香菇屬和平菇屬。

(Scizophyllaceae的蓋堅韌,似皮革,幹濕均可恢復原狀;葉柄側生或者無;真菌褶皺從基部呈放射狀,沿邊緣縱向裂開並向後卷;孢子無色,圓柱形,光滑;孢子堆是白色的。在原木上。如裂褶菌。

(4)鵝膏科植物的莖是中間的,容易與帽分離;有團藻和菌環,或者只有團藻;菌褶遊離;孢子光滑無色,堆積時呈白色至蒼白色。趴在地上。如鵝膏。

(5)菜蛾科植物的菌柄是中間的,容易與菌蓋分離;有或沒有團藻;細菌折疊是遊離的或部分遊離的;孢子堆積時光滑,呈粉紅色至酒紅色或紅色肉桂色。在生地上,爛木頭或爛草上。如普魯托菌屬和草菇屬。

(6)口蘑科的菌絲體肉質或近膜狀;柄位於中部至側部,或無柄,與帽組織相連;真菌褶皺是彎曲的、直的或延伸的;孢子堆積時無色或近無色,白色、淡黃色或酒紅色,有紋飾或光滑,無芽孔。這個科是壹個非常大的科,有很多常見的屬,如口蘑屬、蜜環菌屬、杯傘屬、雞樅屬、麻風菌屬、邁錫尼菌屬、Laccaria和石松屬。

(7)傘菌科的菌柄中等,容易與菌蓋組織分離,具有典型的珠柄;眼瞼肉質,眼瞼通常呈粉狀至鱗狀;真菌褶皺從遊離到部分遊離或直立;孢子無色,黃色或紫褐色,多數光滑,少數有疣、斑或刺,有或無芽孔;孢子堆有各種顏色,如純白色、乳白色、淡黃色、粉紅色、紫色到黑色等。脫水後會變色。趴在地上。如蘑菇屬、蘑菇屬和白蘑菇屬。

(8)鬼傘目(Coprinacea)生於菌柄;菌蓋肉質至膜狀,常脆,菌蓋表皮由桿狀細胞或囊狀細胞組成。孢子深色,球形、橢圓形或檸檬形,光滑或有疣、棘、網狀,芽孔明顯;孢子堆呈黑色、深褐色或深紫色,很少呈酒紫色或磚紅色。地面上,糞便或植物殘體。如鬼傘屬、Psathyrella和Panaeolus。

(Bolbitiaceae的柄居中,與帽組織相連或稍分離;帽半膜至肉質,表皮為網格狀角質層或由長平臥菌絲組成;真菌褶皺遊離到接近遊離;孢子光滑,很少粗糙或疣狀,芽孔清晰或不明顯;孢子堆銹褐色至臟褐色。生地上,腐爛的木頭或糞便上。如茶樹菇和博爾比修斯。

(10)牽牛科植物的柄與帽組織相連,有無無菌簾;帽上的上皮層由平臥的菌絲組成,菌絲常糊化;真菌褶皺是直的、彎曲的或稍微延伸的;孢子蜜黃色至栗褐色,在KOH溶液中變成深褐色,末端被截斷,有芽孔;孢子堆紫丁香紫色、紫丁香紫色黑色、深肉桂色、深銹褐色或深銹褐色。生地上,腐爛的木頭或糞便上。如球蓋菇、黃傘菇和黑木耳。

(11)皮傘科的柄居中,與帽組織相連,有環或無環;帽表皮為平臥菌絲或松散附生菌絲,或細胞稍膨大脫落;不容易將種層與菇肉分離;孢子常皺至疣狀,無芽孔;孢子堆銹棕色至粘土色。在未加工的地面或腐爛的木頭上。如Cortinarius、Rozites和Inocybe。

(12) Crepidotaceae有或沒有柄,或只有假柄;真菌褶皺分叉,有褶邊囊和無褶邊囊;孢子光滑或有嵌入的刺;孢子堆淺棕色至淺棕黃色。腐爛的木頭、植物殘渣或地面。如Crepidotus。

(13)紅葉科的柄與帽組織相連,帽的表皮由緊密的平臥菌絲或囊狀向上的頂生細胞組成。種子層褶皺,邊緣薄而尖,少數種有葉脈;孢子有棱角,有縱條紋或粗糙,無芽孔,堆積時呈粉紅色,酒紅色或淡紅色肉桂色。在地面或其他基底上。如紅千層。

(14)柏木科的菌柄中等,部分,側生或無,與帽組織相連;蘑菇帽肉質,有細毛,常發粘,帽邊初卷;菌類的褶皺在梗上延伸、分叉、交織成網;褶皺之間有橫脈。孢子光滑,有刺或有疣;孢子堆呈白色或棕色至淺銹色。在未加工的地面或腐爛的木頭上。比如Paxillus。

(15)蓼科植物的葉柄居中,與帽組織相連;擔子果肉質,幼時有壹層粘稠的傘菌蓋,逐漸消失,在蓋緣留下壹層膜或絲膜,在梗上有容易消失的菌環;菌褶厚、薄、細長、呈蠟狀;孢子深綠色,大,近紡錘形;孢子堆是綠褐色到深褐色。與針葉樹形成外生菌根。如紅鉚釘菇(Chromophosphorus rutilus)。

(16)牛肝菌科擔子果肉質,易腐,帽厚,柄中等;細菌肉受傷後常變成藍色;底層多呈管狀,少數呈半褶狀或褶狀。外生菌根是由林地上的樹木形成的。例如牛肝菌屬、乳牛肝菌屬和乳牛肝菌屬。

(17)紅菇科擔子果肉質,脆,易腐;生於梗中;帽和柄異質,果肉和果肉中有泡狀細胞;孢子寬橢圓形至球形,有澱粉紋飾,堆積時呈白色或黃色。趴在地上。本科只有紅菇和乳菇。2.2非褶菌目

(1)雞油菌科擔子果肉質或膜質,有柄,漏鬥狀至喇叭狀,或截桿狀;基質生於擔子果的外部,光滑或有皺紋;生殖菌絲薄壁膨大;擔孢子光滑,無色或淺色,不含澱粉。出生在森林的地面上。比如雞油菌。

(2)棒槌科擔子果呈珊瑚狀,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壹兩行菌絲體;種子層生於擔子果周圍,光滑或有皺紋,紡錘形;孢子無色,光滑,不含澱粉,有白色或淡黃色孢子。在地上或木頭上。如翅目、花翅目和麥角目。

(3)擔子果扁平或卷回,扇形,殼狀,半圓形,很少完全扁平,通常有致密的邊緣區,有實層和褐色中間層;種子層光滑至細皺紋或小瘤,生於擔子果下側。二線菌絲有骨架菌絲,三線菌絲很少。沒有剛毛,有或沒有鎖狀關聯;常有囊或被膜;孢子無色、光滑、含澱粉或不含澱粉。如韌革菌屬(圖)。

(4)擔子果壹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有或無柄,被真菌或無菌蓋覆蓋,革質,軟木或木質,堅硬,通常不同程度地呈褐色;蘑菇肉均質或雙層,黃褐色至深褐色;單線或雙線菌絲,無鎖狀結合,菌絲組織遇KOH溶液變黑;種子層光滑,有疣,齒狀,管狀或褶狀;大多數種類有剛毛;孢子薄壁或厚壁,無色至黃褐色,有的在棉藍試劑中呈強藍色反應,光滑,很少紋飾,形狀多樣。生木材上或森林中的地面上,造成木材白腐。如桑黃、紅層孔菌。

(5)燈籠草科的擔子果匍匐,其固體層光滑、有疣或齒狀。如果擔子果有柄,其固體層為齒狀,果肉為淺色或深色,遇KOH溶液變為深色或綠色;帶或不帶鎖定接頭;孢子球形到橢圓形,有裝飾,有小結節或刺,淺棕色到有色,不含澱粉。在地上或木頭上。比如說韋阿利斯。

(6)多孔菌科擔子果為壹年生或多年生,平臥或平展至反卷,肉質,革質,木栓質至木質;蘑菇帽略呈圓形、半圓形、扇形、勺形、馬蹄形等形狀,顏色多樣,如白色、淺褐色、褐色、紫色、褐色或紅色;菌肉是均質的或雙層的;單線、雙線或三線菌絲,有或無鎖狀聯結;種子層呈管狀、迷宮狀、齒狀或褶狀;種子層沒有剛毛;孢子無色,香腸狀,圓柱形,橢圓形或近球形,光滑或有紋飾。生木材上,疏生在活樹上或地面上。如黃蘑、黃蘑、多孔菌和栓菌。

(7)靈芝科擔子果為壹年生或多年生,具蘑菇帽,表面常具殼狀、半圓形或柄狀;兩三行菌絲體,具鎖狀關聯;底層是管狀的;孢子為橢圓形至球形,頂部常被截斷,雙層壁,內孢子壁呈褐色,棘或其他類型的突起伸入外孢子壁。生在木頭上。如樹舌靈芝。

木耳2.3(木耳)

木耳科擔子果匍匐,卷曲,具膠質;筐呈網格狀排列或散布在菌絲層上,有時有原擔子,原擔子橫向分成4個細胞,每個細胞有壹個長花序梗;孢子生於花序梗頂端,無隔膜。如木耳。

2.4花和耳朵(Dacrymycetales)

擔子果為無柄或具柄,墊狀,花瓣狀或匙狀;擔子頂端分叉,每根樹枝上生出壹根短梗;孢子生於葉柄頂端,長方形至橢圓形,起初為單細胞,後逐漸產生隔膜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細胞。例如古皮尼亞屬。

2.5鬼筆(陰莖)

(1)草菇科的孢子囊完全遊離,有柄,有或無自由下垂的鐘形帽,有或無蘑菇裙;孢子體僅生於帽的外表面或子實體的上部,成熟時呈橄欖綠色,黏而臭;孢子無色至淡黃色或橄欖綠色,圓柱形至窄橢圓形,光滑。在未加工的地面、腐爛的木頭或植物殘體上。例如陽具屬和Mutinus屬。

(2)籠形科的擔子是無柄或具柄的,由壹個球形網或幾個圓柱或伸展的臂組成,基部有壹個團藻;子孢子通常產於子實體內側,淺橄欖褐色,有臭味;孢子無色,淺橄欖色或黃褐色,圓柱形至窄橢圓形,光滑。地面或植物殘體上。如西姆布盧姆屬。2.6軸吊艙

枝孢科擔子果有柄,柄貫穿孢子體形成有頂端的中柱,頂端膨大與被毛連為壹體;孢子體為固體,由永久的胚芽漿片組成,常交織成小腔或迷宮狀間隙或空腔,或稀疏交織,近胚芽褶狀,或多或少呈放射狀排列,或呈分離齒狀,垂懸於被膜下,表面有固體層;孢囊偶有,無孢子;孢子為球形,近球形,寬卵圓形至倒卵圓形,無色,光滑或有紋飾。趴在地上。如傘菌屬和沙粒菌屬。

2.7 Tulostamafales(Tulostamafales)

(1)tulosomaceae擔子果有柄;覆蓋2層,外罩部分脫落,內罩較薄,不規則開裂或通過頂孔開裂;孢子體成熟時呈粉末狀,由孢子體和擔孢子組成。孢子光滑或有紋飾。在地上或沙子裏。如Tulostoma屬(圖)。

(2)擔子果有柄,堅硬,圓柱形,通常長,表面有鱗片,基部有團藻;被膜呈鐘形或扁圓形,有兩層,外層被膜較薄,由外層傘菌碎片混砂粒組成。內被為半球形,革質,淺棕色,與柄連接處開裂。內被和孢子消散時,露出帽狀頂端,或在內被上形成大量小孔,小孔往往或多或少沿內被的四周排列。孢子體成熟時呈粉末狀,有孢子和彈力絲;孢子球形至卵圓形,厚壁,表面密被疣狀,有短花序梗。出生在沙灘上。如Battarrea stevenii。2.8石松目

(1)地稔科擔子果的外被為星形,有三層,內被為球形或扁圓形。頂孔可釋放孢子,少數屬種的內被膜容易破裂消失。成熟孢子體呈粉末狀,擔孢子球形,近球形,有疣狀、多刺狀或柱狀突起,孢子不分枝。在未開墾的土地上,在幾棵腐爛的樹上。如地星屬。

(2)石松科擔子果球形至陀螺形,無柄無軸,被薄層覆蓋,有小刺或疣,常完全脫落;成熟孢子體呈粉末狀,內被頂部開小口或上部破碎脫落;孢子絲長,有分枝或無分枝;孢子呈球形或橢圓形,有刺,少數是光滑的。趴在地上。如羊角菌屬、石松屬、鹿盤菌屬和真皮層菌屬。

2.9硬皮病

硬皮藻科為擔子果形,被膜不分成可分離的層,因磨損從頂部斷裂,偶爾呈不規則星形;最後,孢子體為粉末形式,由孢子塊組成,並填充有細菌漿片,細菌漿片或者破碎並變成粉末,或者形成包圍孢子塊的永久壁;沒有運動的絲綢,永遠是簇絨的頭發;擔孢子通常呈球形,有顏色,有小刺或網狀。生於地面,完全或部分生於地下的很少。比如硬皮病。

2.10日齡

傘菌科的子實體呈倒錐形、杯狀、漏鬥狀、喇叭狀、坩堝狀,體積較小;覆蓋1至3層,外側有毛,內外側光滑或有縱向條紋;造孢結構(孢子體-小袋)可通過細菌爬繩附著在包被內側或與包被分離;種子層不規則地排列在小包內壁,易於消化。擔孢子無色光滑,形狀大小不壹,浸泡在膠體中。在腐爛的木頭、地面或糞便和腐殖質上。比如Cyat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