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作文 主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要求:1500字左右
論小吃,我還是比較鐘愛吳橋的“羊雜湯”,它不像滄州的“羊腸子”。之所以我不喜歡“羊腸子”,是因為裏面有許多說不出來的羊的器官,由然而出壹種罪惡感,覺得自己很殘忍,吃肉還不夠,還要連身上的各種器官都剝削的壹幹二凈。還是只吃肉好,那樣,還吃得心安理得壹些。
當然,“羊雜湯”也不是徒有虛名的,的確非常好吃。壹碗香噴噴的羊肉,澆上滾燙的湯,灑上佐料,擱上香菜。鮮美無比的湯,加上嫩滑可口的肉,順便就壹口熱騰騰的大饅頭,簡直令人飄飄欲仙。所以,每天早上,小攤上總是擠滿了吃的不亦樂乎的人們。可以如今我卻沒機會再去吃了。
論家常飯,我比較喜歡媽媽做的魚香肉絲,最奇特的是,媽媽能做出不同口味的來,有時候辣,有時候甜,有時候酸。令我百吃不厭。不僅外表很鮮艷,味道也是無可挑剔的。每壹次都是吃的是在都出不下去了,才肯罷休。上初中後,因為住校的關系,很少能吃到這麽美味的東西了。
論實惠,我比較推崇“酸菜魚”。壹鍋魚很大,壹次吃不完,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打包帶回家,沒想到,竟然可以吃好幾天!它不僅特別實惠,而且味道也不差,肉鮮菜嫩。帶著辣味的湯汁是最惹人駐足了。那種味道,令我至今還記憶猶新,總想再去吃壹次。
論省時省事的,非“方便面”莫屬。也是我最長吃的壹種東西。迫於食堂的飯菜實在是不敢茍同,只能天天與方便面親密接觸。對於方便面,確實是讓人愛又讓人恨,令人無可奈何。盡管它省時省事還省錢,味道也不錯。但是它裏面含有的大量防腐劑對人身體的傷害也及其大。據說,壹袋方便面,需要七斤蔬菜來解毒。但天下人,人人都吃。我也不好意思提出反抗,因為我也在吃。
關於吃,我就說這些,相信大家也有了了解。吃東西,要有眼光,要懂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定奪該吃什麽。因為壹個農民工是不可能天天出入大飯店的。我們要選擇那些合適我們的菜肴,既不貴,吃著還舒心。何樂而不為呢?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從幾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學會用火烤熟食物,到現在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在吃飯這壹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經成為了壹個餐飲大國。不管是中國的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還是百姓桌上的家常菜,路邊的小吃,都已名揚天下。話說各種菜肴,那真是數不勝數啊!
說到八大菜系,那是各有千秋。壹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密不可分,同時還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徽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魯菜味濃,喜用蒜蔥,以烹制海鮮,湯菜與動物內臟為長;川菜火辣,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還有那壹片紅的重慶火鍋,給人帶來視覺與味覺上的沖擊;粵菜爽、淡、脆、鮮,突出煎、炸、燴、燉,地域最廣,用料繁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閩菜則因地域近海以海味為主,刀工嚴謹,以味取勝;蘇菜註重湯汁,以燉、燜、煨著稱,湯鮮味美,江蘇名廚薈萃,蘇菜自然是與眾不同;浙菜鮮嫩軟滑,香醇綿糯,清爽不膩。當年北方人南下,影響南方人的口味,用北方的烹調方法制作南方的作料,“南料北烹”成為浙菜壹大特點;湘菜早在漢朝以前就形成了,口味以香酸辣為主,和川菜有相同之處卻又截然不同;
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工,以烹制山珍海味聞名。油爆大蛤、宮爆雞丁、四喜獅子頭、西湖醋魚、三蛇龍虎鳳大會、太極明蝦、符離集燒雞……都是八大菜系的代表。八大菜系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
可在民間,最受歡迎的還是小吃和家常菜。
就拿餃子來說說。餃子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意為“交子”,指的更歲交子。餃子本來只是北方的面食,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逐漸傳到南方。從前,只有在過年或者有重大事情的時候才會壹家人聚在壹起包餃子,吃餃子,過年的時候還會在餃子裏包上硬幣。現在,餃子已成為速凍食品,在超市,可以買到成袋裝的餃子,平時,還可以在市場買餃子皮和肉自己回家包。雖然餃子是壹種很平凡的食物,卻可以做出很多花樣。什麽三鮮水餃,清蒸蝦餃,魚肉水餃……各種餃子的做法也不盡相同——煎炸蒸煮,各有特色。餃子作為民間小菜,卻成為了老外來中國必吃不可的食物。餃子由家餐桌上的菜肴發展到如今,體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磅礴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