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螃蟹的習性是什麽?

螃蟹的習性是什麽?

了解和掌握河蟹的生活習性是健康養蟹的基礎。

(1)棲息地模式

中華絨螯蟹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澈、水生植物豐富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有兩種居住方式:隱居和窯洞。在有潮起潮落的河流或各種水域的沿海地區,河蟹往往生活在洞穴中(圖2-2)。在餌料豐富、水位穩定、水質良好的湖泊和草蕩中,河蟹壹般不挖洞,隱居在水草和泥沙中。通常隱居的河蟹新陳代謝強,生長快,體色淺,腹足少銹,被譽為“背綠、臍白、爪金、毛黃的清水蟹”。而穴居河蟹新陳代謝較弱,生長緩慢,體色較暗,腹部和腳上有大量鐵銹,被稱為“黑蟹”。

圖2-2螃蟹洞

(2)飲食習慣

中華絨螯蟹是壹種雜食性甲殼動物,其動物性食物包括魚、蝦、螺、蚌、蚯蚓和水生昆蟲。植物性食物有金魚藻、菹草、輪葉麗藻、眼子菜、星星草、浮萍、絲狀藻類、水葫蘆(鳳眼蓮)、空心蓮子草(喜旱蓮子草)、南瓜等。濃縮飼料包括豆餅、菜餅、玉米、小麥、大米等。但壹般來說,水生植物等食物容易獲得,所以在自然環境中,胃中的食物成分往往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中華絨螯蟹不僅食量大、貪吃,而且消化吸收能力也很強。中華絨螯蟹的耐饑能力很強,1個月不吃東西也不會餓死。當水溫低於5℃時,中華絨螯蟹的代謝水平很低,攝食強度減弱或不攝食,在洞穴中冬眠過冬。

(3)爭食和打架

河蟹不僅貪吃,還具有搶食打架的天性。尤其是人工養殖條件下,養殖密度高,容易爭食打架。為了避免和減少爭鬥,在人工養殖中,可以采用多點均勻投餵,合理搭配動植物投餵,對剛蛻皮的“軟殼蟹”進行保護(如增加水生植物作為隱蔽物,將投餵區與脫殼區分開等。)防止同類自相殘殺。

(4)自切割和再生

抓河蟹時,如果只抓到1 ~ 2只腳,它可以迅速脫腳逃跑,在原地再生新腳。新的腳明顯比原來的小,這是自我切割再生的結果。這是河蟹長期適應自然環境形成的壹種保護本能。河蟹壹生都有自割現象,但再生現象只存在於幼蟹的生長蛻皮階段,而且是成熟蛻皮。

(5)感覺和運動

河蟹有敏銳的視覺、嗅覺和觸覺。尤其是嗅覺,這個器官是埋在1天線1段的平衡囊,屬於化學感受器,對外來氣味的變化非常敏感。河蟹的攀爬能力很強,尤其是在蟹苗和幼蟹階段。由於身體較輕,它可以依靠附肢剛毛上吸附的水分在潮濕的玻璃上垂直爬行。因此,在小水體養殖中華絨螯蟹時,不僅需要添置良好的防逃設備,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養殖環境,提供優質的餌料。只要繁殖環境的生態條件好,中華絨螯蟹就不會逃跑。

(6)適應溫度

中華絨螯蟹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65438±0℃以上和35℃以下均能存活,但對高溫的適應能力較差。在30℃以上的水域,中華絨螯蟹穴居的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蟹類,如果長期生活在30℃以上的水域,容易出現性早熟。所以夏季池塘小水體養蟹很有必要。

(7)對光的適應

河蟹喜歡弱光,害怕強光。在水裏,它整天不睡覺,晚上出來。夜晚,河蟹依靠嗅覺,依靠1雙復眼,在微弱的光線下尋找食物。漁民在捕撈河蟹時,利用河蟹喜歡調暗光線的原理,在夜間用燈光誘捕,大大提高了捕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