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火燒河間和保定哪個正宗 驢肉火燒河間和保定區別
驢肉火燒河間和保定哪個正宗?
針對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底驢肉火燒那個正宗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說法。
主要還是依據個人口味而定,二者都是流傳了很久的華北小吃,各有各的口感和特色。
驢肉火燒河間和保定區別
1、保定派選用的太行驢,河間派選用的渤海驢
保定派選用的太行驢其實是華北驢,按分類屬於小型驢,壹般體重在160kg-220kg;
河間派選用的渤海驢也叫 驢,按分類屬於大型驢,壹般體重在250kg以上,而且渤海驢除了肉可以吃,皮就拿去熬阿膠了。
至於說口感,其實兩種驢並沒有什麽大的差別。而且無論是保定派的鹵制還是河間派的醬制,驢肉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烹調,口味本來就因為烹調發生的變化。更何況,也沒見誰吃“白切驢肉”的。
2、保定驢火的驢肉為鹵制,而河間驢肉火燒中的驢肉采用的是醬制
保定驢火的驢肉為鹵制。驢肉配以近20種調料,在湯汁中用大火燒開之後,再用炆火慢燉,燉足十幾個小時,直至驢肉吸滿了湯汁的滋味。而且保定驢火的特色就在於“熱吃”。從鹵水中撈出驢肉,剁得碎碎的,澆上壹勺熱湯,有些還加上燜子,夾在剛出鍋的火燒裏,端上桌壹定得趁熱吃。
而河間驢肉火燒中的驢肉采用的是醬制。先把驢肉中的血水泡凈,然後同樣配備20余種調料進行煮制,煮壹個半到兩個小時之後關火,然後驢肉浸泡在湯汁中,與湯汁壹起放涼。河間驢肉火燒與保定的不同即在於,驢肉是涼吃的。將放涼後的驢肉撈起,切成片狀,夾在剛出鍋的火燒中。與保定驢火相比,別有壹番滋味。
3、從觀感上來說,保定驢火與河間驢火最大的不同,其實是火燒。
保定派是圓火燒,從和面開始,壹點都不能含糊。首先,面要和得稍硬,並且要反復揉面,這樣才能保證面的筋道。然後將面搓成長條,揪成面團,滾圓,表面抹上驢油。將揉好的面團放進餅鐺,用特制的木模壓面團,使之成型,這是必不可少的壹個工序,所以叫做“打火燒”。待火燒兩面都烙至微微泛黃,就要進行真正的“火燒”了。將取出來的火燒放到壹個長長的叉子上,推進爐竈裏燒烤均勻。爐竈是特制的,邊上可以放得住火燒。這樣,火燒接觸更高的溫度,卻不接觸明火。使火燒更加鼓、脆、香,包括邊上也要變成黃花色。剛出爐的火燒是鼓起來的,切開壹個口子,將剁好的驢肉、燜子塞進去,壹個香噴噴的驢肉火燒大功告成。
而河間驢火的火燒則是長條形的。與保定壹樣,河間火燒也是死面的,和面的時候要加上鹽和堿增加筋道。面和好、醒好。然後搓條、搟成寬長條,然後使勁抻薄,抹上油酥,卷條揪成劑子,搟成長方形的火燒胚子。然後放到餅鐺裏烙,溫度不能太高。等火燒基本熟透後,把它放到平底鍋下的爐竈中(與保定火燒差不多),不多久,火燒外面就會有壹層酥脆的外皮,咬到嘴裏十分得香脆。
無論是保定火燒還是河間火燒都講究層次,壹般的火燒都有20層。酥脆可口、層層分明的火燒,夾上鮮嫩的驢肉,每壹口都充滿了幸福感,至於它是保定的還是河間的,有那麽重要嗎?
河間驢肉火燒傳說
根據河間獨特的風味,“燜驢肉”。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傳說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來到河間。這種形狀(其中壹個是圓的)和味道是幾代人形成的。河間有句老話:“常去集市,怕沒人賣火。”。也就是說,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人們對這種食物的熱愛。所以說,河間驢肉火燒的來歷非凡,滋味也十分的美味。
驢肉火燒是哪裏的特產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河間壹帶,口感酥脆,受到很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