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來了吃什麽?
大暑節氣吃什麽傳統食物?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壹帶叫涼粉,是壹種消暑的甜品。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莆田的人喜歡在大暑的時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還有人說大暑時吃荔枝,營養價值跟人參壹樣高。
荔枝是莆田特產,其中如宋家香、狀元紅、十八娘紅等是優良品種,古今馳名。在莆田,大暑前後,荔枝已是滿樹流丹、十裏飄香的成熟時候了。按照習俗,大暑到了,親友之間,常以荔枝作為互贈的禮品。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壹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3、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壹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4、吃面條
大暑到,臨沂城鄉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湯)或者吃面條的傳統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嫁出去的閨女和結了婚的兒子都要回父母家,殺上壹只羊,做上壹鍋涼面條,全家人壹起喜氣洋洋喝羊湯,吃面條,熱熱鬧鬧過大暑。
5、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後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吃姜汁調蛋
臺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姜汁調蛋的風俗,姜汁能去除體內濕氣,姜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7、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
8、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壹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壹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9、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壹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裏,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10、吃鳳梨
臺灣:大暑節臺灣周圍的海域大多布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臺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壹半,所以在這壹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壹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征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11、飲伏茶
暑熱入伏後,人們遣暑的習慣之壹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裏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後院曬幹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
12、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後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