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蜜原文 課文荔枝蜜賞析
通過對使至塞上的閱讀,我們能夠領略作者寫作的背景,也能從中學到許多。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荔枝蜜原文 課文荔枝蜜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荔枝蜜原文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壹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壹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妳要傷害它,才螫;壹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麽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四圍是山,懷裏抱著壹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壹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壹望,奇怪啊,怎麽樓前憑空湧起那麽多黑黝黝的小山,壹重壹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壹片比較平坦的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麽幻景呢?趕到天明壹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壹棵連壹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的不是時候,滿樹剛開著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有時還趁著月色采花釀蜜。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熱心腸的同誌為我也弄到兩瓶。壹開瓶子塞兒,就是那麽壹股甜香;調上半杯壹喝,甜香裏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妳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壹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壹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花開得正鬧。壹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妳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麽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人,舉動很精細。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壹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開壹個木頭蜂箱,箱裏隔著壹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只蜜蜂都願意用采來的花精供養它。
老梁嘆息似的輕輕說:“妳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壹窩蜂,壹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壹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壹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麽,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麽東西來糟害麽?”
老梁說:“怎麽不怕?妳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幹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麽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待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壹個問題,就問:“可是呢,壹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壹只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
我說:“原來壽命這樣短。妳不是總得往蜂房外邊打掃死蜜蜂麽?”
老梁搖壹搖頭說:“從來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數,自己就悄悄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我的心不禁壹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麽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沈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裏,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壹只小蜜蜂……釀造著未來…
荔枝蜜賞析文章的題目叫荔枝蜜,但是,荔枝蜜並不是本文著重描寫的對象。作者從此生發開來,立意在贊頌釀造這荔枝蜜的蜜蜂,進而自然聯系社會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線索是蜜蜂荔枝、荔枝蜜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壹部分(第1自然段):從蜜蜂寫起,先交代出我對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於小時候被蜜蜂箋過,所以不大喜歡它。作者最終是贊頌蜜蜂、但開始時卻表示自己不喜歡蜜蜂,這壹開端是出人意料的。這也就使文章從壹開始就引人入勝。而從另壹方面來看,這壹開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藝術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現生活。作者決定把自己對蜜蜂的認識過程告訴讀者,使讀者同自己壹道經歷壹下生活的曲折和認識的變化,壹起感受,壹起前進。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從化溫泉,在這裏出現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樹。寫荔枝樹的密,是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記早晚作襯。在這壹部分,作者對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轉變,由總不大喜歡到動了情,由總不怎麽舒服到想去看看。這種思想感情的初變,是由於我吃到了荔枝蜜,在此,作者充分發揮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宕開筆鋒,從我想吃荔枝,但來得不是時候,吃不到荔枝,領略不到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際,吃到了荔枝蜜。荔枝蜜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釀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將放出的風箏又收了回來,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細品味,這段看似離題很遠的文字其實是緊緊扣題的吃蜜贊蜂,順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寫荔枝林中訪蜂場,是全文的主體部分。我由吃蜜動了情,為尋求生活的真諦,進而要去看看蜜蜂。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進,也是文章結構上的壹個過渡。作者先描繪了我參觀養蜂場的情景,壹進養蜂場,就見到了出出進進,飛去飛來的蜜蜂,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麽新生活呢。這是以人生來比蜜蜂,它包含著對蜜蜂的贊美,這壹部分幾乎全是敘事,其中大半是錄寫與養蜂員老梁的對話,然而依然不減詩情。深入蜜蜂生活,談論蜜蜂的勞動,抒寫自己對這小小生靈的情思。散文的筆是在畫自然界的這壹小生靈,但是,筆意卻落在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馬看蜂、走筆畫蜂,才使後面的沈吟有所依托,並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沈吟,點出了詩眼所在:釀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壹個單行:這天夜裏,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壹只小蜜蜂。意思是顯然的,作者借此表達了自己參與生活的蜜的釀造,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願望。
荔枝蜜讀後感《荔枝蜜》看起來像壹首美妙的詩,但是更像壹首歌,作者在這裏唱的是壹首贊歌,壹首生活之歌,作品的最偉大之處是讓人學會了在生活中放歌。
楊朔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在平凡中展示不平凡,這壹鮮明的特點也讓讀者受益匪淺―他教會了人們在生活中尋找亮點、在平凡中尋求偉大、在壹般中尋覓超越,然後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營造壹個美妙的氛圍。讓社會充滿愛。所以學過了《荔枝蜜》之後,最大的啟發就是要善於發掘社會上的美。
每壹個人都是社會的人,都不能離開社會,每壹個人也都為這個社會辛勤式作著,辛勤的付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支持也同樣不可缺少,如果把壹個人放到原始森林,給他最有利的工具,窮其壹生他所做的也只能是壹點點的成就。因此《荔枝蜜》似的文章正如賽艇隊裏的鼓手,用“咚咚”的鼓聲振奮人心,在精神上給予隊員以最大的支持。尋找歌唱的亮點是贊歌能否唱得好與不好的關鍵,而楊朔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的機會。在《香山紅葉》裏,他發現了老向導這片最紅最紅的紅葉;在《荔枝蜜》中他發現了最可愛最值得尊敬的勞動者―蜜蜂。他謳歌了蜜蜂,贊揚了了偉大的祖國勞動者,把這首生活贊歌唱得十分響亮且悠揚!
當然贊歌是需要唱和的。在這篇文章裏作者只給我們提了壹個很好的開頭,我們所要做的是互相勉勵,互相勸慰,在疲勞中為對方送上暖融融的話語,在饑渴中為對方提供可口的飯菜,在孤獨中給予對方感情,在痛苦中給予對方慰藉。好的需要表揚,高尚的需要贊頌,美麗的需要誇耀,善良的需要表揚。從心中唱出的贊歌必然會像壹泓富有溫意的泉水溫暖妳周圍的人,從眼神流露出的誇獎必然能讓妳周圍的人永遠生活在春意盎然之中。
不要太在意妳贊歌對象的大與小,小蜜蜂所象征的是祖國的千千萬萬的辛勤勞動者;同樣也不要在意妳贊歌的優美與否,因為從心中唱出的歌都是美麗而動聽的。當然,當壹個人唱贊歌的時候不僅僅是為了別人,他也要用贊歌來鼓勵自己。作者在結尾說夢見自己變成了壹只小蜜蜂來激勵自己成為生活的辛勤開墾者。自己唱出來的也為自己,自己給自己加油,那樣才能強有力地生活下去。
讀過了《荔枝蜜》就要學會生活,學會觀察,學會歌唱,那樣才能有真正的美好的生活。既然生活是這樣的美麗,既然連小蜜蜂都如此辛勤地勞動,那我們只有壹路高歌,互相勸勉,朝著最偉大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