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的第壹、二、三次高潮是在哪個歷史時期?

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的第壹、二、三次高潮是在哪個歷史時期?

中國烹飪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先秦、漢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

先秦時期(1)新石器時代的烹飪由於新石器時代沒有文字,烹飪演變的大致情況只能通過出土的文物、神話傳說和後世的歷史記載來推斷。這個時代的烹飪就像壹個初生的嬰兒,弱小、幼稚而又充滿活力,為夏商周飲食文明的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夏商周的烹飪是1,烹飪材料明顯增多,所以習慣命名為“五”。如“五谷”(粟、黍、麥、米、麻子)、“五菜”(葵花、hopus、頭、蔥、韭菜)、“五畜”(牛、羊、豬、狗、雞)、“五果”(棗、李、栗、韭菜)。“五谷”有時會寫成“六粒”、“百粒”。簡而言之,原料能以“五”命名,說明當時食物資源豐富,人工培育的原料成為主體,而且這些原料都是名列前茅的,在選材上也積累了壹定的經驗。2.炊飲器具革新,薄而精致的青銅器具進入烹飪階段。中國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有4000多件,大部分是炊具。青銅食器的出現不僅僅局限於傳熱,提高了烹飪效率和食物質量,還表現了禮儀和裝飾宴席,顯示了奴隸主和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3.菜品質量提升很快,推出了著名的“周代八寶”。由於原料的豐富和炊具的改進,烹飪技術在這個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壹方面,米飯、稀飯、糕點、小吃等食品品種初露端倪,肉醬制品、湯菜多達百種,花色品種大大增加;另壹方面,烤、燉、烤、煮、蒸、腌制等10多種方法,可以更好地用於烹飪熊掌、乳豬、甲魚、天鵝等高檔菜肴,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周代八寶”。“周代八寶”,又叫“八寶珍用”,是專門為周天子準備的宴席。由2餐6菜組成,具體名稱為:“春烤”(肉醬飯)、“春木”(肉醬小米)、“食人”(煨烤燉乳豬)、“食人”(煨烤燉母羊羊肉)、“道真”(牛、羊、鹿烹制)“周代八珍”推出後,歷代爭相效仿。“元北八寶”和明清時期的“天廚八寶”、“參翅八寶”、“燒烤八寶”,還有“山中八寶”、“水中八寶”、“禽中八寶”、“草中八寶”(主要指珍貴食用菌)、“商代八寶”、“草中八寶”。4.飲食制度也取得了新的成就。比如從夏朝開始,皇宮就首先設置了食官,配備皇家廚師,邁出了食藥結合的第壹步,重視皇太後的飲食保健。這壹制度壹直延續到清末。再比如酒席,也是按照尊卑來分類的。此外,在民間,出現了屠宰、釀造、烹飪相結合的早期餐飲業,大良、鹽城、漢漢、鹹陽、臨淄、杜英等地的酒廠興盛。因此,夏商周在中國烹飪史上開了壹個好頭,後人有“三代之術代代相傳,烹壇基業開新篇”的評論。(3)烹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動蕩時期。戰鬥多年,並肩而立。戰爭造成了頻繁的人口遷移,刺激了農業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學術思想異常活躍。這時烹飪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因素,引起了後人的註意。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吞並六國,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統壹南北,***810年結束。這壹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早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鎮都有很大發展。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在專制主義集權的封建國家,飲食文化的新特點不斷湧現。這壹時期的後半期,戰亂頻繁,政權分裂,改朝換代很快,統治階級酗酒頹廢,在飲食上尋求新奇和刺激。於是,烹飪在這場社會大變革中進化了,吸收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精華,隨時準備著變化,煥發著新的活力。隋唐宋元屬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經歷了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個朝代。是中國烹飪發展史上長統壹、短分裂、政局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成就顯著的第二次高潮。明清時期,晚清社會統治日漸衰落。由於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被半封建半殖民主義所束縛。統治階級驕奢淫逸,貪得無厭,烹飪發展迅速,宮菜、官菜繁盛。以“滿漢全席”為標誌的超級盛宴活躍在大江南北,中國的餐飲結出了巨大的花蕾,達到了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獲得了“烹飪王國”的美譽。滿漢全席作為中國清代的大型宴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見過的人並不多。可以說,人們只知其名,未見其面。“滿漢全席是中國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典宴會。以滿族燒烤、茶點、漢族經典菜肴為主,菜品100余種。壹日三餐的話,壹般要三天九餐才能吃壹遍;再加上奢華的原料、精湛的烹飪技藝、宏大的場面、隆重的禮儀,滿漢全席成為中國古典宴席之冠。滿漢全席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鮮明的文化特征不僅賦予了滿漢全席獨特的魅力,也使滿漢全席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民國時期——新食品和西餐的傳入,20世紀以來,帝國主義列強為牟取暴利,向中國傾銷大量商品。其中有機械加工的新型食品,如味精、果醬、魚露、蛇油、咖喱、芥末、可可、咖啡、啤酒、奶油、小蘇打、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引進後,這些食品逐漸應用於食品工業和餐飲業,改變了部分食品的風味,提高了食品的品質,這在沿海大中城市更為明顯。新食材的引入與傳統烹飪工藝產生了“碰撞”(比如味精逐漸取代了肉湯中用雞鴨肉骨等材料精心過濾的美味原湯),壹些烹飪程序也隨之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後,烹飪的發展並非壹帆風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第壹階段是1949到1956,屬於恢復期。由於政局穩定,經濟復蘇,烹飪逐漸恢復了歷史上的壹些好傳統。現階段是壹條上坡路,各方面初見成效,奠定了大發展的基礎。第二階段是1957到1976,是動蕩期。由於頻繁的政治運動和自然災害,經濟停滯不前,烹飪的發展受挫。在過去的20年裏,它陷入了低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第三階段是1977,屬於飛躍期。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快速增長,“舊貌換新顏”,中國烹飪迎來了黃金春天,20年的偉大成就超過了歷史上的100年。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還是處於加速運轉的良好狀態,會生出更加飽滿的花蕾。